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彬生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胃癌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结石
  • 1篇性关节炎
  • 1篇修补术
  • 1篇再手术
  • 1篇再手术治疗
  • 1篇增殖
  • 1篇张力疝修补术
  • 1篇治疗胆结石
  • 1篇实验性关节炎
  • 1篇实验性关节炎...
  • 1篇术后
  • 1篇速康
  • 1篇探查

机构

  • 6篇福州市第一医...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8篇林彬生
  • 2篇林正清
  • 2篇陈文
  • 1篇张南文
  • 1篇罗鸿斌
  • 1篇陈艳
  • 1篇陈魁
  • 1篇王力群
  • 1篇陈晓乐
  • 1篇陈艳

传媒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早期探查与剖腹探查在钝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在钝性腹部外伤中,腹腔镜早期探查和传统的剖腹探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12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腹部钝性外伤患者96例,分为腹腔镜探查组和剖腹探查组,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氧气吸入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结果 腹腔镜探查组的患者术后心电监护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心电监护时间)t=17.506(P<0.01).(持续吸氧时间)t=5.582(P<0.01),术后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t=14.756(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而术后并发症相比对照组x2=7.253(P<0.05).腹腔镜组死亡10.0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死亡为14例(30.42%),x2=4.608,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早期介入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及心电监护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林正清林彬生
关键词:腹腔镜剖腹探查术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収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及病死率,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切口长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相比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获得相同的生存率。
林彬生陈文陈艳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雷帕霉素抗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检测TPL和RAPA单用和联合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IκBα、pIκBα、p-NF-κB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 TPL和RAPA联合应用对SW480细胞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两药联合能够比单药显著抑制IκBα和NF-κB的磷酸化。结论实验证实TPL和RAPA能协同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刘新飞李宏杰付雨晴陈晨倪广茂蔡沛杰高连超林彬生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雷帕霉素结肠癌增殖体外研究
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HGF/c-Me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研究
2021年
目的筛选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HGF/c-Me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探讨实验性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模型组和正常组,应用Array star大鼠全基因组芯片来检测两组大鼠滑膜组织中mRNAs表达情况,以Fold change值>2.0且P-value<0.05的标准筛选差异表达mRNA,行信号通路分析,筛选与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的mRNA。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共筛选出4547个差异表达mRNA,并获得14条信号通路与c-Met基因表达相关,其中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数最高,共有21个差异基因且均为上调表达,其中c-Met mRNA差异表达倍数为5.19,进而激活下游JAK2/STAT3、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 HGF/c-Met信号通路在实验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燕愉张南文魏桂财罗鸿斌陈晓乐林彬生
关键词:关节炎滑膜肝细胞生长因子
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疼痛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胃癌患者15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传统的术后处理措施,而研究组的患者渗透使用快速康复理念及相应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上低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理念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疼痛,促进其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其疗效确切。
黄陈鑫陈魁王力群林彬生
关键词:快速康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疼痛胃肠功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9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LRCL组各46例。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胆总管内径、腹痛、腹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LRCL组显著优于L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LC组较LRCL组胆总管内径显著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腹泻发生率的比较,LRCL发生率4.43%,LC组发生率8.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特点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重要的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所带来的并发症,在临床值得推广。
林正清林彬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胆结石
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附36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腹股沟嵌顿疝病人应用巴德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施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0min。术后疼痛4例,2例出现阴囊积液;12例合并小肠网膜坏死,行小肠网膜切除;2例合并肠绞窄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同期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一期修复,5~12天出院。随访1~5年无复发及排斥反应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的应用效果肯定,即使对于合并肠绞窄坏死如果局部无污染可行一期修复,并获满意的效果。因此,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于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手术方式。
林彬生陈艳
关键词:肠绞窄无张力修补
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就诊时经医生检查均符合临床中有关复发性胆道结石的相关诊断标准。50例患者全部进行B超检查,对17例患者进行CT检查,对8例患者进行MRCP检查,对3例患者进行PTC检查,本研究组患者均择期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探查取石。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进行探查以及B超检查和CT检查,确保无明显结石残留。结果在本研究组的50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案例,其中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伤口感染2例。患者出院前经B超检查和CT检查检测均未发现结石残留。结论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会加大手术的风险以及操作难度,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再次手术消除结石,清除结石的病灶,对胆管进行矫正,防止结石复发尤为重要。
林彬生陈文
关键词:再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