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肉毒
  • 4篇外括约肌
  • 4篇括约肌
  • 3篇肉毒毒素
  • 3篇肉毒杆菌毒素
  • 3篇尿道
  • 3篇膀胱
  • 3篇逼尿肌
  • 2篇尿道外
  • 2篇尿道外括约肌
  • 2篇注射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巴氯芬
  • 2篇A型肉毒毒素
  • 1篇毒素治疗
  • 1篇肉毒毒素治疗
  • 1篇肉毒毒素注射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林海洋
  • 5篇徐丹枫
  • 4篇孔乐乐
  • 4篇崔心刚
  • 4篇瞿创予
  • 3篇任吉忠
  • 1篇郑军华
  • 1篇刘玉杉
  • 1篇陈斌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膀胱PUNLMP和低分级乳头状癌的生物学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膀胱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PUNLMP)和低分级乳头状癌[low-grade(grade1)papillary carcinomas,LG]的生物学差异。方法:统计两种肿瘤的2年复发率,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34例膀胱PUNLMP和46例LG的细胞增殖指标(Ki-67)和癌基因/抑癌基因(c-erbB-2、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PUN-LMP的2年复发率及Ki-67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低于LG,P值分别为0.020、0.001和0.003;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PUNLMP和LG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但PUNLMP仍需要长期随访。
姜应波吴丽敏徐丹枫林海洋陈斌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BTX-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DESD)的临床效果。方法脊髓损伤致DESD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临床表现排尿无力、排尿等待,需要压腹以助排尿。200 U BTX-A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使用尿道镜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1ml/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个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最大尿流率由(9.2±5.0)ml/s增加至(16.2±7.0)ml/s,单次尿量由(182.5±52.0)ml/次增加至(235.5±40.0)ml/次,剩余尿量由(288.7±122.5)ml下降至(155.4±81.2)ml(P<0.01);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顺应性及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术前分别为(113.0±64.8)ml、(15.2±2.0)ml/cm H2O、(52.7±19.2)cm H2O,术后分别为(205.5±75.6)ml、(22.5±9.3)ml/cm H2O及(37.1±7.3)cm H2O(P<0.01,P<0.05,P<0.01)。治疗前需要坐位排尿的8例患者均可以直立排尿。随访2~7个月,疗效稳定。结论BTX-A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无反射伴DESD的有效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崔心刚徐丹枫瞿创予任吉忠刘玉杉孔乐乐林海洋
关键词:肉毒杆菌毒素脊髓损伤
尿道镜下外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排尿障碍62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多种因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多种因外括约肌痉挛所致的排尿障碍患者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中位年龄37(15~78)岁。临床表现为尿潴留、排尿困难,需腹肌用力协助排尿,尿频,尿失禁等。将BTX-A200U溶解于8mL生理盐水,尿道镜下使用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处,1mL/点,25U/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记录患者注射前后排尿前和排尿时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振幅值(T、L及TL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到排尿症状改善情况,其中明显改善14例,中度改善20例,轻微改善19例,无改善9例。42例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道闭合压平均降低9.3cmH2O(4~29cmH2O)。患者在BTX-A注射后,TL值平均增高0.35(P<0.05),其中34例TL值增高,8例下降。另20例进行电话随访,其中1例因全身疾病死亡。注射后未出现与BTX-A相关的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是一种治疗各种病因引起尿道外括约肌痉挛的有效方法,短期内对部分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存质量。TL值是反映外括约肌功能状态较准确的指标。
林海洋崔心刚徐丹枫瞿创予孔乐乐
关键词:排尿障碍
肉毒杆菌毒素尿道外括约肌注射联合巴氯芬口服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评价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加巴氯芬口服治疗脊髓损伤后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DE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脊髓损伤后DESD患者38例,男31例、女7例,平均年龄(36.5±17.8)岁。200 U BTX-A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使用尿道镜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1 ml/点)。术后第2日,随机选取12例患者(BTX-A+巴氯芬组)加服巴氯芬10 mg/次、3次/d,服用3个月,与另外26例患者作比较(BTX-A组)。4周后复查尿流动力学,随访2~9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变化,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1个月,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最大尿流率、单次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顺应性增加,剩余尿量及充盈末逼尿肌压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TX-A+巴氯芬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膀胱顺应性明显优于单纯BTX-A组(P<0.05)。BTX-A+巴氯芬组有3例患者因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而停药,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TX-A注射加巴氯芬口服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患者的排尿障碍,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崔心刚瞿创予徐丹枫任吉忠孔乐乐林海洋
关键词:巴氯芬脊髓损伤
A型肉毒毒素用于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神经源性或非神经源性外括约肌失弛缓症、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及不能耐受口服巴氯芬或疗效欠佳的失调性排尿患者的临床效果;膀胱逼尿肌层内注射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
林海洋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膀胱过度活动症
文献传递
巴氯芬治疗女性失调性排尿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巴氯芬治疗失调性排尿的疗效。方法以同步压力流率肌电图测定方法诊断失调性排尿,使用新的计量指标即TL值计量逼尿肌外括约肌失调的肌电图图象。结果30例患者中,15例恢复正常,10例明显改善,5例尚存在轻微失调;TL值显著升高。结论巴氯芬是一种强效的GABA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该症安全、有效,且直接插入式肌电图配合同步压力-流率测定能够准确反映逼尿肌-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徐丹枫瞿创予任吉忠林海洋郑军华崔心刚孔乐乐
关键词:巴氯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