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道礼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文学
  • 5篇文论
  • 4篇代文
  • 4篇诗学
  • 4篇古代文论
  • 2篇雕龙
  • 2篇艺术
  • 2篇语言
  • 2篇中国古代文论
  • 2篇人论
  • 2篇诗经
  • 2篇宋代
  • 2篇宋代诗学
  • 2篇文心
  • 2篇文心雕龙
  • 2篇写作
  • 2篇古文
  • 2篇方言
  • 2篇方言写作
  • 2篇《诗经》

机构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7篇梁道礼
  • 2篇王素
  • 2篇汪沛
  • 1篇王铭
  • 1篇王效峰

传媒

  • 1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本色”到“妙悟”:两宋诗学发展的逻辑进程——以“焕发真识”诗人论为中心被引量:2
2007年
与两宋政治文化由“外王”向“内圣”转换、思想焦点由“道统”向“道学”转换相呼应,两宋诗学发展也经历了由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尚“本色”向以艺术家气质为中心的重“妙悟”的转换。转换引发了两宋诗学星转斗移式的重新建构。重新建构起来的诗学,由“焕发真识”的诗人论、“忘我忘象”的艺术观、“进技于道”的创作论三大理论支柱支撑。以“焕发真识”诗人论为中心的两宋诗学史上这次转换的灵感源泉、知识基础、理论取向、逻辑进程,对中国文学、中国文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梁道礼汪沛
关键词:中国文论宋代诗学以禅喻诗《沧浪诗话》
论前期古文家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1991年
唐代的古文复兴不是韩愈的专利。早在韩愈之前,前期古文家就借助于“三统循环”,论证了古文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从社会风气的扭转和作家自身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复兴古文的途径;运用“先道德而后文学”,恢复和高扬了先秦散文生气勃勃的实用精神;通过“六经为师”的实践,把复兴古文的理想化为惹人注目的现实。前期古文家思想和实践上虽然表现出一种奇怪的惰性,却相当出色地完成了散文文体拨乱反正的任务,并为后期古文家的进取留下一个契机。
梁道礼
关键词:独孤及
论毛诗派对比兴的重新整合被引量:1
1993年
从对《关睢》传的分析入手,对毛诗派的比兴观念进行“现象还原”,整理出经毛诗派整合过的“六义”比兴的具体样态。从对毛诗派传诗方法内在矛盾的揭露入手,探究了毛诗派对比兴进行如此整合的必然性。在中国文学思想发展流程中,估价了毛诗派比兴整合的历史意义。
梁道礼
关键词:《诗经》比兴
《淮南子》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承绪与改铸被引量:4
2014年
先秦法家思想对于《淮南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构建上。秉持圣王中心的历史观念,《淮南子》对于法家的君道观念多有承绪,并引用道家、儒家思想资源进行了修正。但总体而言,《淮南子》的这个努力依违于法、道、儒之间,表现出似是而非的特征和理想主义的倾向。
王效峰梁道礼
关键词:《淮南子》法家
接受视野中的孟子诗学被引量:10
2003年
和孔子、荀子相比,孟子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方式的最大不同,乃在《孟子》和孟子诗学中蕴含的思想智慧,是在接受过程中逐渐被中国古代文论发现和吸收的。按"言各有畛"的原则分析孔孟之间诗学主题上的根本变迁,可以看出,孟子"以意逆志"说中可以与西方文论、当代文论相呼应的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文论在接受过程中对"以意逆志"说进行的重大理论改造及其意想不到的后果。中国古代文论对孟子"知言"、"养气"思想智慧的发现和吸收,表明了孟子对中国古代文论"大而化之"的影响方式的思想威力。
梁道礼
关键词:诗学中国古代文论
汉语文学方言写作嬗变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辨明言说的"言语"和书写的"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文中基于古今作家在文学书写中运用方言资源的创作实践,在中国文学史的视野中考察了汉语文学方言写作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勾勒方言写作的历史轨迹,探索了汉语文学作家积极调动方言资源进行文学书写的动因和规律,为当代作家积极调动方言资源进行文学书写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素梁道礼
关键词:汉语文学方言写作文学大众化白话文运动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选择的方向被引量:1
1997年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古代文论现代研究的一贯追求。既往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在进行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时候,应警惕泛化倾向,要解决对古代文论本体性的理解问题。在解决对古代文化本体性理解的基础上,坚持向内求深度、向外求形式同时并举。
梁道礼
关键词:古代文论
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对徐渭《论中》的再思考
2007年
徐渭的《论中》一文,针对中晚明文坛的复古逆流,提出了新型的"圣人观"、"贵因不贵博"的文化继承观和"彼古我今"的文学发展观,并以自己的切身实践,推动了晚明文学走出复古主义的阴影,走向文有新变、代有所胜的新阶段。这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经典的传承与重构这个大话题,不无启示。
汪沛梁道礼
关键词:文学经典复古
“交叉地带”的乡土话语——路遥方言写作论被引量:1
2017年
“新时期”以来的陕西作家,在最能标志作家艺术个性的作品的语言组织上存在某些共同的取向,那就是对秦地方言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使用,路遥也不例外。路遥看重的并非是方言在文学叙述中的“修辞”意义,也不仅仅是其作为地域文化符码有助于表现地域民情风俗的作用。
王素梁道礼
关键词:方言写作乡土话语陕西作家语言组织艺术个性文学叙述
孔子诗学的现象学还原被引量:4
1998年
实用主义是孔子诗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既受艺术认识顺序的制约,又受春秋诗歌运用实践的推动。“兴观群怨”说和“思无邪”的基点安置在“达政、专对、进德”等春秋用诗实践的基础上,“达政、专对、进德”是通往孔子诗学“事实本身”的通道。
梁道礼
关键词:《诗经》《左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