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萃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基因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合酶
  • 2篇PCR-SS...
  • 1篇地区女性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分析
  • 1篇移植后
  • 1篇疫苗
  • 1篇人类乳头瘤
  • 1篇人类乳头瘤病...
  • 1篇人中

机构

  • 6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6篇段萃娟
  • 5篇刘元明
  • 5篇杨晓莉
  • 2篇刘贤华
  • 2篇荣冉
  • 1篇刘维维
  • 1篇郝钦芳
  • 1篇白晓东
  • 1篇焦小杰
  • 1篇郭晓今
  • 1篇姚鼎铭
  • 1篇荣然
  • 1篇刘煜
  • 1篇朱晓丹
  • 1篇邹德勇
  • 1篇张丽萍
  • 1篇王海燕
  • 1篇宋娜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女性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女性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现状。方法回顾2016年武警总医院11 845例女性HPV的PCR检测结果,根据就诊来源分为体检组、产科组和妇科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 845例标本中检出阳性2 069例,总感染率17.47%,其中妇科组799例标本阳性181例,感染率22.65%;产科组9 996例标本阳性1 740例,感染率17.41%;体检组1 050例标本阳性148例,感染率14.09%,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3,P<0.05)。妇科组感染率高于产科组(χ~2=13.921,P<0.05)和体检组(χ~2=22.719,P<0.05),产科组感染率高于体检组(χ~2=7.354,P<0.05)。HPV亚型感染率前三的是52,58,16型。结论 HPV的感染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程度以及性健康教育等密切相关;HPV疫苗并不能有效预防所有HPV亚型感染和宫颈癌,定期体检和常规宫颈癌筛查是必不可少的。
段萃娟刘元明宋娜谢建萍杨晓莉
关键词:疫苗
肝移植后胆道铸型综合征病人中HL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 研究肝移植受者体内的HLA致敏状态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关系以及HLA抗体在预测免疫因素引起胆道铸型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肝移植病人术前术后8个时间点系列血清共416份,用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HLA抗体,将52例病人分为两组,20例无胆道铸型综合征者为对照组,32例发生胆道铸型综合征者设为实验组,分析两组间HLA抗体水平有无显著性差异,及与主要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胆道铸型综合征组术后HL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道铸型综合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与HLA-Ⅱ类抗体的出现时间呈负相关性。结论HLA-Ⅱ类抗体的动态监测可作为胆道铸型综合征发牛的预警信号。
杨晓莉王海燕刘煜朱晓丹邹德勇焦小杰段萃娟
关键词:肝移植HLA抗体
PCR-SSP在HLA基因分型中的常见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通过对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HLA基因的分型质量和效率.方法 对武警总医院院内2007~2009年1 298例标本的HLA-A、HLA-B、HLA-DR、HLA-DQ基因分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 298例标本中,1 236例可以直接判读结果,一次检出成功率为95.22%;62例标本无法直接判读出结果,在这62例出现问题的标本中无反应条带标本8例(12.90%)、阳性条带弱反应标本21例(33.87%)、漏检标本9例(14.52%)、假阳性及非特异性条带标本24例(38.71%).结论 HLA基因分型中的常见问题的主要原因:抗凝剂使用不当、蛋白质污染、DNA的浓度过高、Taq酶的含量、加样后扩增板的放置时间等.这些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找到原因并且避免的.
段萃娟刘元明荣然杨晓莉
关键词: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HLA抗原
HLA-B27基因及抗原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HLA-B27基因及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关系。方法用血清学方法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染料法]对107例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抗原及基因进行检测,比较其结果的符合率;对其中55例有腰、骶部X光片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学方法和PCR染料法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为93.1%,但HLA-B27抗原表达强弱与强直性脊柱炎病程的发展程度并非完全一致。结论 HLA-B27抗原和基因检测都可以作为辅助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指标,但基因检测更优于抗原的检测。
段萃娟姚鼎铭郭晓今刘元明刘贤华荣冉杨晓莉
关键词:HLA-B27抗原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和抗-HCV血清学分析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PCR-荧光探针法与抗-HCV检测在丙型肝炎(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行HCV-RNA、抗-HCV及ALT检测的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HCV-RNA与抗-HCV、AL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男性抗-HCV与HCV-RNA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患者抗-HCV与HCV-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T异常率随HCV-RNA阳性率的增高而增加,并与HCV-RNA含量成正相关(r=0.999,P<0.05)。但ALT的水平与HCV-RNA含量无相关性(r=0.800,P>0.05)。(3)HCV-RNA阳性多伴有抗-HCV阳性(r=0.320),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仍旧为首选检测方法。联合应用HCV-RNA和抗-HCV及ALT检测,是诊断丙型肝炎最为可靠的方法。
刘贤华白晓东刘元明段萃娟荣冉刘维维
关键词:抗-HCV
PCR-SSP法与血清学法在HLA-B27检测中的应用与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学方法检测HLA-B27,并进行比较。方法:对120例来我院进行HLA-B27检测的可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样本采用PCR技术和血清学方法同时检测,并对二者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3例血清学结果阳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41例阳性。8例血清学结果可疑经PCR-SSP法确认有6例阳性。69例血清学结果阴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67例阴性。结论:PCR-SSP法与血清学方法比较,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捷、准确性高等优点,适宜大批量操作,对血清学方法有疑问的结果起到确定作用。
刘元明郝钦芳张丽萍段萃娟杨晓莉
关键词:HLA-B27强直性脊柱炎PCR-SS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