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母丽敏

母丽敏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驱油
  • 4篇驱油效果
  • 1篇压力梯度
  • 1篇粘弹性
  • 1篇驱油效率
  • 1篇黏弹性
  • 1篇黏度
  • 1篇聚合物驱
  • 1篇聚合物驱油
  • 1篇活性剂
  • 1篇复配
  • 1篇复配体系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 1篇参数优化

机构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母丽敏
  • 3篇张涛
  • 3篇吴文祥
  • 3篇邹积瑞
  • 1篇唐佳斌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复合体系用活性剂筛选及其特性评价研究
我国的复合驱技术已经在多个油田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但是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现状依然是制约着复合驱采油技术发展的瓶颈,表面活性剂的成本是制约三次采油中复合驱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研制出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表面活性剂对于提高采收率...
母丽敏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粘弹性驱油效果
文献传递
弱碱三元复配体系筛选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将SS、SHSA-HN6两种表面活性剂和KYPAM、ZL-Ⅱ型两种聚合物以及弱碱Na2CO3进行复配,对复配体系进行黏弹性研究、界面张力的评价以及在纵向非均质人造岩心上进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从各种复配体系中选出最佳的弱碱三元复配体系应用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每种复配体系的黏度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不同类型的活性剂基本不影响KYPAM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而对ZL-Ⅱ型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却有所影响。不同复配体系的弹性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几种复配体系的弹性基本相同。4种复配体系均在15min内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且稳态界面张力都保持在超低范围内,两种表面活性剂都有较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在驱油效果评价上,SS所形成的三元体系驱油效果均好于SHSA-HN6所形成的三元体系,KYPAM和ZL-Ⅱ型两种聚合物的三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KYPAM的占优。
吴文祥母丽敏张涛邹积瑞
关键词:黏弹性驱油效果
聚合物段塞交替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注入方式对压力梯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交替注入方式的压力梯度在较宽范围内均高于笼统注入方式。表明交替注入时,由压力梯度产生的,促使残余油受力以及变形的力,在较长的受效时间内大于笼统注入方式;同时研究了段塞交替次数和段塞组合方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物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段塞交替次数的增加,化学驱采收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交替次数为4次;先注高浓度高分子量段塞组合驱油效果好于低分子量低浓度段塞组合的驱油效果;在聚合物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分子量聚合物和低分子量聚合物交替注入驱油效果优于单独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最终优选最佳驱油体系为:主段塞0.1 PV2 g/L(分子量2 500×104),副段塞0.25PV0.5 g/L(分子量700×104),交替4次。
吴文祥邹积瑞唐佳斌母丽敏张涛
关键词:压力梯度参数优化驱油效果
等黏度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设计等黏度驱替实验中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1.9×107和2.5×107)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为78.9mPa·s(45℃下),对比了两者的黏弹性及其在等速注入和恒压注入下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速注入和恒压注入,通过降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提高聚合物溶液浓度保持聚合物溶液黏度不变,低分子量高浓度方案化学驱采收率比高分子量低浓度方案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以等速方案最高压力恒定注入方案的化学驱采收率最高;在注入PV数相等时,相同黏度的两种不同聚合物交替注入驱方案驱油效果要优于这两种聚合物整体段塞驱方案。
吴文祥张涛母丽敏邹积瑞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驱油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