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为民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织构
  • 3篇ODF分析
  • 2篇深冲
  • 2篇IF钢
  • 1篇电解电容器
  • 1篇电解电容器用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电容器用
  • 1篇电子铝箔
  • 1篇原位合成
  • 1篇织构变化
  • 1篇乳液法
  • 1篇深冲性
  • 1篇深冲性能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产技术
  • 1篇退火
  • 1篇退火过程
  • 1篇退火织构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毛为民
  • 3篇王绪
  • 3篇章守华
  • 3篇杨弟
  • 1篇李守平
  • 1篇杨静漪
  • 1篇方鲲
  • 1篇崔陇兰
  • 1篇吴其晔

传媒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5
  • 2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深冲IF钢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的ODF分析被引量:16
1995年
采用ODF分析方法对IF钢冷轧板在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冷轧IF钢板在α,γ取向线上的{100}<110>,{112}<110>,{111}<110>,{111}<112>织构有所增减,其中{111}<112>织构明显增加。最终形成以{111}<110>,{111}<112>为主的退火织构。这正是使IF钢获得优良深冲性能必要条件。
王绪杨弟毛为民章守华
关键词:退火织构ODF分析深冲性能
深冲SPCE与超深冲IF钢r值差异的ODF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用取向分布函数(ODF)方法对造成IF钢板与SPCE钢板r差异的织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由于铁素体中间隙原子存在状态不同经冷轧后冷轧织构不同,进而经退火后退火织构不同,IF钢的退火织构以{111}<110>、{111}<112>织构为主,SPCE钢的退火织构以{001}<110>织构为主。{111}取向晶粒的r大于{001}取向晶粒的r值,因而超深冲IF钢有比深冲SPCE钢板高的r值。
杨弟王绪毛为民章守华
关键词:IF钢织构ODF
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生产技术的开发
毛为民
电子信息产业对高容量、小体积的铝质电解电容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子铝箔是其基本原料,需严格控制其组织与织构;由此可借助后续腐蚀工艺使铝箔表面积增加几十倍,进而任不增加体积的条件下大大地提高电容器容量。全世界每年要制造数十...
关键词:
关键词: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生产工艺
冷轧过程中IF钢板织构的ODF分析被引量:7
1994年
采用ODF分析方法,对IF钢热轧钢板在冷轧过程中织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随冷轧压下量的增加,钢板中晶粒的取向密度主要汇集于α、γ取向线附近,织构的变化也主要表现在α、γ取向线的{001}<110>、{112}<111>、{111}<110>、{111}<ll2>取向密度的增加上.其趋势是随形变量的增加,{111}<110>、{111}<ll2>织构增加幅度较大.
杨弟王绪毛为民章守华
关键词:IF钢冷轧ODF分析钢板
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聚苯胺核-壳型纳米复合微粒被引量:25
2003年
设计并采用了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 /聚苯胺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第一步 :用反相微乳液法还原氯化亚铁、氯化镍、氯化钴等电解质 ,制备铁钴镍纳米微粒 ;第二步 :利用苯胺盐酸盐的水溶性 ,引发苯胺在水核内发生自由基氧化沉淀聚合 ,原位生成以金属微粒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吴其晔方鲲崔陇兰李守平杨静漪毛为民
关键词:原位合成核-壳型纳米复合微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