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源

作品数:15 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雷达
  • 4篇天气雷达
  • 4篇模糊逻辑
  • 4篇回波
  • 3篇同化
  • 2篇地物
  • 2篇电磁
  • 2篇电磁干扰
  • 2篇短临
  • 2篇短临预报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天气
  • 2篇多普勒天气雷...
  • 2篇新一代天气雷...
  • 2篇回波特征
  • 2篇变分
  • 2篇SO
  • 2篇CM
  • 2篇GRAPES...
  • 1篇地物识别

机构

  • 12篇中国气象科学...
  • 6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北京城市气象...

作者

  • 15篇江源
  • 7篇刘黎平
  • 4篇邓莲堂
  • 4篇黄丽萍
  • 3篇仰美霖
  • 2篇陈德辉
  • 2篇于翡
  • 2篇庄薇
  • 2篇庄照荣
  • 2篇徐枝芳
  • 2篇张勇
  • 2篇李丰
  • 2篇王红艳
  • 2篇朱立娟
  • 2篇周非非
  • 1篇邱崇践
  • 1篇黄丽萍
  • 1篇仲凌志
  • 1篇田伟红
  • 1篇张进

传媒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普勒天气雷达地物回波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改进被引量:72
2009年
非气象因子会在雷达探测时对雷达资料造成污染,并导致雷达数据的质量问题,在雷达数据应用之前必须对被污染的距离库进行识别和处理。该文在现有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地物回波工作的基础上,发展适合于我国CIN-RAD/SA的地物回波识别方法,采用北京和天津雷达2005,2006年夏季部分时段体扫资料,同时对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以及速度谱宽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波的各种特征,并对各种回波特征进行分析;考虑到隶属函数的确定是地物识别准确率的关键,运用CSI(critical success index)评判标准确定了模糊逻辑超折射地物回波识别的最佳线性梯形隶属函数;通过识别效果分析说明该方法在识别超折射地物回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运用改进后的模糊逻辑法可以更好地识别地物回波,特别是那些超折射地物回波;与原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对降水回波的误判。
江源刘黎平庄薇
关键词:模糊逻辑
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回波与非气象回波识别方法的研究
雷达回波可以区分为气象回波和非气象回波。气象回波中的非降水回波会对降水因子有一定影响;而非气象目标一方面会在雷达探测时对雷达资料造成污染,并导致雷达数据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某些非气象回波又可以反演出有用的气象信息。因此实...
江源
关键词:晴空回波
文献传递
2021年“7·20”郑州暴雨极端雨强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试验
2024年
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特大暴雨过程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此次暴雨降水量极端性强,数值预报不确定性极大。为提高中国气象局(CMA)数值模式对此类暴雨极端雨强预报不确定性的描述能力,利用CMA自主研发的3 km水平分辨率的对流尺度数值预报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简称CMA-Meso),通过设计集合同化观测扰动方案与云分析雷达反射率滤波阈值调整方案,实现对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反射率的微小扰动,构建对流尺度集合预报初始扰动场,开展集合预报试验,评估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极端雨强预报不确定性特征,并与CMA全球集合预报和区域集合预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3 km水平分辨率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对此次极端降水的预报仍存在一定的落区偏差,但不同集合预报成员的极端雨强值具有较好的发散度,且个别成员预报的极端雨强值接近实况的624.1 mm,较好地代表了极端降水的预报不确定性。(2)通过对比CMA不同分辨率集合预报的极端雨强值、离散度及累积降水邻域分数技巧评分,发现极端雨强值及离散度与模式水平分辨率密切相关,分辨率越高,极端雨强概率预报技巧越高,表明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能够更好描述极端雨强预报的不确定性及其极端性。(3)同时扰动常规观测资料及雷达资料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能够在较短的预报时效内对模式水汽场及环流形势产生影响,促使降水集合预报离散度在较短的预报时效内增长起来,有效提升了极端雨强概率预报能力。总体而言,通过扰动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有助于提高模式对极端雨强概率预报技巧。
吴卓亨陈静张涵斌江源刘昕马雅楠王秋萍陈法敬韩雨盟吴筱雯
基于组网天气雷达的台风定位方法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组网天气雷达格点反射率因子确定登陆台风的中心位置,根据台风的反射率因子表现出对称特征,提出一种简单的定位方法———相关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对临近登陆台风连续定位。通过2008年台风"黑格比"与2009年台风"天鹅"两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以中央气象台给出的结果作为标准,绝对误差在15km以内。利用径向速度确定台风中心的定位结果与相关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前者主要受到探测距离和处理速度模糊的限制,后者主要依赖于台风眼区及其周围具有较为典型台风的完整回波结构;前者只要对台风眼区具有较好的水平环流就可以确定台风中心位置,后者则可以避免处理速度模糊的问题和具有较好的观测范围。对于天气雷达在确定台风中心方面的应用,考虑到各种定位算法上的一些限制,业务上最好考虑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来确定台风的中心位置。
张勇刘黎平张志强仰美霖江源
关键词:反射率因子
北京SA雷达电磁干扰回波特征及质控算法初探
北京地区电磁环境复杂,雷达回波电磁干扰较为严重,且类型多样,对雷达资料的应用特别是雷达资料同化和降水估测等定量应用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收集2008年至2013年3月的北京SA雷达基数据,并挑选出无降水天气过程及有降水...
仰美霖江源刘黎平陈明轩马建立李思腾
毫米波测云雷达系统及其外场试验结果初步分析被引量:46
2009年
观测云宏观信息及其辐射特性的工具一直都很缺乏。利用毫米波测云雷达连续观测大气中的云能够获得有重要意义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宏观上的云厚、云高、云层数,微观上云粒子的大小、滴谱分布、冰与液态水的含量等,它们不仅决定了云的上行、下行辐射的影响效果,也是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重要参数。文章介绍了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应用于探测云、雾和沙尘暴垂直结构的机动式8.6 mm毫米波雷达系统(HMBQ),重点介绍测云雷达在2008~2009年主要参加的外场试验情况,最后给出了探测得到的各种类型云(包括非降水云、弱降水云以及降雪云等)的雷达回波图,并作了初步分析。
刘黎平仲凌志江源伍静殷俊一夏冬陈玲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云观测外场试验
“天鹅”台风风场结构特征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进一步认识台风的动力结构特点,利用组网天气雷达产品三维格点反射率因子资料与两步变分法反演出三维风场,对2009年第7号台风天鹅风场结构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步变分法较好地反演出"天鹅"台风的水平环流结构;在4km高度上,最大风圈半径内,平均切向风速接近Rankine涡旋模型,通过拟合该高度上最大风圈半径上的切向速度,得到具有周期为2π的正弦形式的函数,说明"天鹅"台风具有非对称波数为1的特征;通过垂直剖面上的结构特点分析,说明"天鹅"台风在低层并不具有一致的入流气流,而在高层也不具有一致的出流气流。
张勇刘黎平仰美霖邱崇践江源侯文菊
关键词:风场结构
新一代天气雷达(SA)地物回波统计特征及地物识别方法的改进
我国布设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可以对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对风害和冰雹相伴随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和预警;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通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数据进行同化来提高高分辨率数...
江源刘黎平庄薇
关键词:模糊逻辑
文献传递
利用雷达资料对自动雨量计实时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自动雨量计资料是对降水的直接测量,在流域面雨量计算、气候研究、气象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风力、蒸发、灌溉、校准、漏斗堵塞、机械故障、信号传输等原因往往造成其存在不同类型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自动雨量计数据在定量使用前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目前,天气雷达以其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已经成为监测降水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采用两步校准法改善雷达估测降水,然后对雷达—雨量计对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确定自动雨量计质量控制的一些标准,从而对雨量计进行质量控制。最后用两个降水过程对自动雨量计质量控制的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步校准法改善了雷达估测降水的系统性偏差,并减小了雨量计站点上的相对误差;可以利用雷达估测降水实现对自动雨量计的实时质量控制,就整个数据集而言,约0.1%的数据被怀疑为误判,误判的自动雨量计主要位于雨带的边缘。但该质量控制算法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雨带的边缘或没有天气雷达覆盖的区域,以及雷达资料存在数据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对雨量计的误判。
王红艳王改利刘黎平江源王丹李丰
关键词:雨量计
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被引量:25
2012年
在气象条件为晴空或有云但无降水的情况下,在雷达站附近经常可观测到大面积的非降水气象回波,这些回波对定量估测降水和雷达资料同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有效识别这些非降水回波,该文发展了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和回波分块的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算法(NPMDA)。该文首先利用地面和卫星资料为标准,提出了非降水回波的确定标准,并利用北京SA雷达,对非降水气象回波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隶属函数。在非降水回波识别时首先采用SCIT算法将回波组合成片,然后对整个PPI进行初步的判断。对不能初步判断为降水的PPI,采用模糊逻辑的方法计算成片回波的属性值,依据成片回波的属性值得到片内回波逐点识别时的阈值,从而实现了回波的动态阈值识别。结果表明:对大部分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效果较好,对较强降水回波误判较少,弱降水回波有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判。与NCAR使用的ICADA方法相比,NPMDA方法能明显提高非降水回波的识别率,减少降水回波的误判率。
李丰刘黎平王红艳江源
关键词:模糊逻辑动态阈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