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11篇胃癌
  • 9篇胃肿瘤
  • 8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6篇手术
  • 6篇腹腔
  • 5篇术后
  • 5篇腹腔镜
  • 4篇预后
  • 4篇镜检
  • 4篇根治性
  • 4篇并发
  • 3篇术后并发
  • 3篇术后并发症
  • 3篇全胃
  • 3篇全胃切除
  • 3篇全胃切除术
  • 3篇胃癌根治
  • 3篇胃癌根治术

机构

  • 11篇安庆市立医院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汤代彬
  • 15篇张亚铭
  • 14篇汪大田
  • 14篇周潮平
  • 8篇马军
  • 6篇蒋鹏
  • 6篇袁建伟
  • 6篇马军
  • 5篇袁建伟
  • 4篇高斌
  • 4篇蒋鹏
  • 3篇高斌
  • 3篇高斌
  • 2篇方静
  • 2篇黄利娟
  • 2篇杨飞
  • 2篇王宇翔
  • 1篇吴立新
  • 1篇马立
  • 1篇陈曦

传媒

  • 7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第8届全国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技术难点被引量:15
2015年
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随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其微创优势受到世人广泛关注。经过20多年的研究,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技术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大样本、多中心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疗效相当,已被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确立为ⅠA 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汪大田张亚铭马军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手术胃癌根治术
腔镜胃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胃上部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为70例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3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7例行常规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250.97±51.21)min vs.(226.57±44.61)min]、术中出血量[(203.94±99.06)ml vs.(276.22±148.6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64±1.11)d vs.(5.35±1.46)d]、术后住院时间[(12.09±2.65)d vs.(13.95±3.7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脾门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2±1.2)枚与(1.2±1.3)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与1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方静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高斌汤代彬马军蒋鹏袁建伟
关键词:胃肿瘤保留脾脏腹腔镜检查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由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18例与同期进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手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组在手术时间(232.50±55.91) 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83.16 ±35.55) min,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上腹腔镜辅助组要短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0.28±2.86)d vs(13.30±3.01)d,(2.39 ±0.98)d vs(3.95±1.25)d,P均<0.05,在术中出血上腹腔镜辅助组要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95.56±50.26) mL vs(140.41±98.10) mL,P<0.05,而两组间在手术质量评定、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的分级分期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CME手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右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在近期疗效上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
高斌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马军汤代彬蒋鹏袁建伟王宇翔杨飞
关键词: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胚胎学近期疗效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与乳腺钼靶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乳腺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ABVS上浸润性导管癌的冠状面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以病理为金标准,对比ABVS与X线钼靶的诊断效能。结果 45例乳腺肿块,ABVS检出率为100%,乳腺钼靶检出率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钼靶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1.1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钼靶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5.0%、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冠状面上浸润性导管癌边界特征表现为太阳征、蟹足征、边缘细分叶等。结论 ABVS较乳腺钼靶具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诊断乳腺癌准确度与钼靶类似。掌握乳腺癌ABVS冠状面特征,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度。
左冬梅朱宜春程婧黄利娟汤代彬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钼靶乳腺癌
腔镜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轻中度甲亢(附6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轻中度甲亢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为6例患者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1例因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术中出血量较多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3~180 min,平均(125.8±16.9)min;术中出血量30~145 ml,平均(75.5±8.8)ml。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麻痹,未予特殊处理,两周后好转。术后无出血、呼吸困难、手足麻木、甲亢危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积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验,术中仔细操作,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安全、可行的。
马立汤代彬陈曦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次全切除内窥镜检查
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被引量:14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胃癌治疗过程中加入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临床应用日渐增多,但是HIPEC治疗胃癌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今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中雷替曲塞HIPEC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调阅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肿瘤外科胃癌云端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连续性收治行D2根治性胃切除术的155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52例行手术加HIPEC(观察组),103例行单纯手术(对照组)。通过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组间协变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资料、术后并发症及血液学毒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PSM匹配前,观察组在肿瘤部位、病理TNM分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不平衡。PSM 1:1匹配后,10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配对成功,观察组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期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数据均衡。匹配前、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P<0.001)。匹配前观察组术后第1天复查实验室检查指标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复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匹配前、后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前3 d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匹配前、后的围手术期病死率、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及血液学毒性不良事件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手术术中即刻行雷替曲塞HIPEC治疗虽延长了患者手术麻醉时间,但并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杨飞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高斌马军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关键词:局部灌注
单中心186例早期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对EG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0年10月-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86例EG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EGC患者中,17例(9.1%)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黏膜下癌(T1b)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黏膜内癌患者(T1a)(15.1%vs. 4.2%,χ^2=5.177,P=0.023);病灶最大径>2cm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病灶最大径≤2cm患者(14.3%vs. 5.5%,χ^2=4.190,P=0.041);伴有脉管浸润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无脉管浸润患者(50.0%vs. 6.8%,χ^2=21.247,P=0.000);总淋巴结清扫≥15枚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淋巴结清扫<15枚患者(12.5%vs. 0,χ^2=6.879,P=0.009);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手术方式与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脉管浸润是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R=6.886,95%CI=1.399~33.898,P=0.018)。173例(93.0%)患者具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2~95个月。全组EGC患者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1%、92.4%,其中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7.1%、95.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87.5%、65.6%,尽管前生存率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8,P=0.115)。结论:黏膜下层浸润、病灶最大径>2cm、伴有脉管浸润的EGC患者有更高的区域淋巴结转移风险,因此对EGC要进行规范的淋巴结清扫以准确的判断术后病理分期及决定后续治疗。淋巴结转移对EGC患者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研究确定。
周潮平汤代彬汪大田高斌马军袁建伟蒋鹏黄利娟张亚铭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输出袢梗阻并发Wernicke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wemicke脑病(Wernicke’sencephalopathy,WE)X称出血性脑灰质炎综合征,1881年由德国医生Carl Wernicke首次报道,是一种由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
汤代彬高斌周潮平汪大田袁建伟张亚铭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ERNICKE脑病
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
曹淑芬吴立新汤代彬周琦赵春霞王小芳陈红梅严峥程慧芳杨琝
该项目技术是将导管经皮下穿刺置于人体上腔静脉中,剩余导管及输液港座埋藏在皮下组织,只在病人体表可触摸到一圆形凸起,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病人体内的长期静脉输液...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应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严重并发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7月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5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7例,女性138例;年龄16~89岁,平均年龄(62.5±10.7)岁。根据Clavien-Dindo分级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资料中的18个变量与严重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且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5例胃癌根治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14例,其中严重并发症20例(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需要麻醉下二次手术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86,P=0.027)、出血量(χ^(2)=11.11,P=0.001)、手术时间(χ^(2)=4.77,P=0.029)、手术方式(χ^(2)=9.20,P=0.002)和pTNM期(χ^(2)=4.86,P=0.027)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出血量(OR=13.05,P=0.013),手术方式(OR=7.97,P=0.047)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5.0%,而非严重并发症者5年生存率为61.8%,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严重并发症(HR=1.595,P=0.107)不是影响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术中出血量和全胃切除密切相关;虽然术后严重并发症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但严重并发症不是影响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军周潮平张亚铭汪大田高斌汤代彬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预后胃癌根治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