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明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缰核在抑郁症中的作用:研究和治疗的新途径被引量:5
- 2013年
- 缰核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连接前脑和中脑的重要节点,这一古老的核团因其与抑郁症的密切联系,近来获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缰核接受来自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等的传入信号,向下投射到中脑5-羟色胺系统和多巴胺系统。在应激条件下缰核免疫活动增强,向下游的投射信号增强,以此调节单胺类递质释放,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且参与抗抑郁治疗的起效途径。这些证据提示缰核在抑郁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将成为研究和治疗的新途径。未来研究应从缰核与上下游核团的神经联系、与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相互影响、以及与免疫激活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为研究抑郁症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 汤明明林文娟
- 关键词:缰核抑郁症应激5-HT多巴胺
- 一个中枢炎性免疫诱发长时程抑郁样行为的新模型被引量:4
- 2014年
-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免疫激活模型是研究抑郁症细胞因子假说的重要动物模型,目前国际上常用外周单次LPS注射诱发抑郁样行为,但该模型中抑郁样行为持续仅有数小时。为建立诱发较长时程抑郁样行为的免疫激活动物模型,本研究尝试侧脑室注射LPS激活大鼠中枢免疫炎性反应,考察单次以及重复中枢LPS注射诱发抑郁样行为的效果,以及中枢炎性免疫诱发行为改变的时程。结果显示:单次中枢LPS注射后24 h只能诱发旷场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下降等部分抑郁样行为,未能诱导糖水偏好下降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3次重复注射则在末次LPS注射后24 h表现出显著的糖水偏好下降,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减少,悬尾不动时间增加等行为。且自发活动、探索行为减少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能够延续至末次LPS注射后72 h。这些结果表明脑室重复LPS注射可诱发较长时程的抑郁样行为,这种新的中枢炎性免疫激活诱发的抑郁症模型,为研究抑郁症炎性免疫机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探讨行为和免疫功能间的复杂关系。
- 汤明明潘玉芹林文娟
- 关键词:抑郁样行为脂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