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生桃若干性状遗传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结合矮生桃育种实践,对其亲本、杂种F_1、F_2代之树性、肉色、花型的遗传动态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证实这3个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乔生型对矮生型、白肉桃对黄肉桃、小花型对大花型均呈完全显性;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呈独立遗传,无互作效应。根据遗传系谱,推断寿星桃基因型为dwdwYyshsh,可利用其肉色异质性(Yy),选育适宜加工或鲜食的矮生黄桃新品种。
- 汪祖华陆振翔汤秀莲郭洪
- 关键词:树性肉色花型
- 桃水溶性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初报被引量:10
- 1990年
- 对不同 pH 范围的两性载体电解质(Ampholine)进行等电聚焦(IEF)电泳,能获得不同的水溶性蛋白质谱型.结果表明:1.桃大多数器官酸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宜选用pH3.5—7.0的 Ampholine 进行 IEF 电泳.2.桃不同器官水溶性蛋白质谱型差异显著.宜用花药、幼叶、叶柄、花瓣作为 IEF 电泳的主要分析器官;成熟叶、萼筒、种子作为辅助分析器官.3.萼筒和花瓣水溶性蛋白质谱型可鉴别黄肉桃、白肉桃两类品种,而花瓣谱型亦能区分桃大花、小花两种类型.
- 陆振翔汪祖华
- 关键词:蛋白等电聚焦电泳
- 桃种质亲缘演化关系研究-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对72份桃种质的53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以距离系数60为准,桃种质可分为十类。西北桃与云南桃的亲缘关系较近,硬肉桃由西北、云南的桃演化而来,欧洲黄桃品种与西北、云南桃相似,‘菲利浦’较特殊,与其它种质的亲缘相差较大...
- 周建涛陆振翔郭洪汪祖华赵密珍
- 关键词: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文献传递
- 我国桃育种栽培技术的进展与成就被引量:19
- 1989年
- 桃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罐头和多种加工品;桃树适应性广,结果早,见效快,收益高,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果树之一。解放前,桃的生产和科技工作不被重视,发展缓慢,产量很低。种质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掘利用,品种中硬肉桃较多,品质较差,罐藏品种极少。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桃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桃的种质资源调查。
- 汪祖华陆振翔胡征令
- 关键词:育种栽培技术
- 罐藏黄桃熟期配套品种选育
- 汪祖华胡征龄宗学普王逢寿
- 为改变我国罐藏黄桃品种熟期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现象,生产上迫切需要配套良种,延长加工期,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全国罐桃协作组从60年代开始,特别在70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罐藏黄桃品种选育。配置了150余个组合,获得13358个杂...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桃选育
- 桃种质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花粉形态分析被引量:114
- 1990年
-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03个桃品种和3个桃近缘野生种的花粉粒。结果表明,花粉形态能有效地对桃种质进行分类和探讨亲缘演化关系。在桃的三个近缘野生种中,毛桃、山桃和新疆桃的亲缘关系相近,起源于甘肃桃。南方水蜜桃由蜜桃和南方硬肉桃演化而来,南方蟠桃与北方蟠桃亲缘关系较远,起源于南方水蜜桃。桃雄性不育品种存在着两种退化机制。
- 汪祖华周建涛
- 关键词:花粉形态
- 桃水溶性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初报
- 不同pH范围的两性载体电解质(Ampholine)进行等电聚焦(IEF)电泳能获得不同的水溶性蛋白质谱型。桃大多数器官酸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宜选用pH3.5~7.0的Ampholine进行IEF电泳。二、桃不同器官水溶性蛋...
- 陆振翔汪祖华
- 关键词:器官PH值水溶性蛋白质
- 李、杏、梅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同工酶研究被引量:47
- 1991年
- 经对89个李品种、32个杏品种及25个梅品种(品系)进行叶柄、叶片过氧化物 酶同工酶分析,发现李、杏、梅的同工酶谱型基本相似,但亦存在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带区二条酶带Rf值之不同。分析其酶带及谱型的内在规律性,作者认为将李、杏、梅归为同一属(或同一亚属)较为合理;杏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介于李和梅之间,而更亲近于梅;三者之间的演化途径为李→杏→梅。
- 汪祖华陆振翔郭洪
- 关键词:亲缘关系同功酶
- 我国桃栽培区划研究初报
- 汪祖华陆振翔周建涛
- 关键词:地理分布区划生态区生态学特性
- 特早熟优质水蜜桃——霞晖1号被引量:3
- 1993年
- 霞晖1号系1975年由朝晖与朝霞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水蜜桃新品种.果实干6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68天.该品种果实圆形、外观美丽,风味甜、香气浓,耐贮性好,适应性较广,产量中等.1992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现已在江苏、湖北、福建、江西等省扩大种植,并被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14个省市引种.
- 汪祖华汤秀莲郭洪马瑞娟陆振翔何义周建涛赵蜜珍俞明亮
- 关键词:桃树水蜜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