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雄杰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MRI指标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9
- 2019年
- 背景: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是是多因素的综合,目前认为骨量减少、跌倒、既往骨折史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但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测量分析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旁肌肉的MRI影像学指标,探讨其与椎体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95例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腰椎MRI平扫检查评估患者腰椎椎旁肌肉面积及脂肪变性程度,测量指标包括双侧椎旁肌(多裂肌和竖脊肌)的横截面积、椎体横截面积、腰椎肌肉程度及脂肪变性比例。根据骨折椎体数量,将骨折组分为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并选取同时期32例无椎体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组患者椎旁肌肉MRI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多裂肌和竖脊肌的横截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而2个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对照组、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的椎体横截面积比较,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与无骨折的对照组相比,单发骨折组和多发骨折组的腰椎肌肉程度均明显减少(P <0.05),但2个骨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4)多发骨折组的脂肪变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椎旁肌肉数量及质量均较无椎体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下降,提示腰椎椎旁肌肉退变可能是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潜在致病因素。
- 刘斌刘向阳王国平沈雄杰常磊彭帅张明彦
- 关键词: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腰椎骨折
-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被引量:4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行经后路减压,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横突间或者椎间植骨,恢复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的椎体。结果经过术后6~18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8个月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伤椎复位较好,矫正后凸畸形的同时,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 黄象望殷浩肖晟刘向阳张毅沈雄杰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
- 一种用于骨科的肢体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的肢体固定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用于骨科的肢体固定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弯条,所述第二夹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弯条,所述第一弯条和第...
- 沈雄杰常磊彭帅王国平刘向阳
- 文献传递
-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手术(TES)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与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病变节段:L4~5 11例,L5~S1 9例.L3~4 3例.其中包含型10例,非包含型13例,椎间孔及孔外型6例,复发型1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9例,合并椎间孔狭窄14例.均采用TES治疗,14例在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同时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患侧肢体疼痛麻木加重,经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9.53±3.02)个月,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下肢放射痛VAS分别为(3.7 ±2.1)、(1.5 ±1.2)分,ODI分别为26.2±15.0、20.4±6.0,较术前的(8.3 ±1.2)分、53.3 ±24.0均明显降低(P<0.01).改良 MacNab 标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优1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21/23).结论 采用TES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手术效果优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术式.
- 张毅黄象望沈雄杰
- 关键词:老年人椎间盘移位内窥镜检查
- 脊柱全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脊柱全内窥镜经椎间孔入路摘除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极外侧型突出8例)其中:L4/5 38例,L5/S1 18例,男性3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2(25~65)岁。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30min,平均86min。术后住院时间5-8d,平均5.1d。无手术并发症及转为开放手术者。随访平均6个月以上。术前VAS评分为(6.93±1.15)分,术后3个月为(2.2±0.57)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优良率达92.9%。【结论】脊柱全内窥镜经椎间孔入路摘除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特别是极外侧型突出,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黄象望沈雄杰肖晟刘向阳张毅向铁城刘宏哲
- 关键词:内窥镜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特点与对策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86个椎体。椎体骨折部位T5—L5。术前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和T1WI、RWI及STIR像MRI检查,结合患者的疼痛及叩痛部位来确定病变椎体。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3(13.40±1.03)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8.3±1.2)分降低到术后的(2.3±1.4)分和最终随访时的(2.5±1.1)分(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62.0±2.3)分降低到术后的(23.1±2.5)分和最终随访时的(26.3±2.4)分(P〈0.01)。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未发现神经损伤、骨水泥单体中毒及肺栓塞,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关键是判断出责任椎体,不仅要根据X线片,更重要的是要结合MRI上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而STIR像仍表现为高信号;穿刺应达到新鲜骨折的部位;单侧穿刺难以到达可采用双侧穿刺;多椎体可分次注射;为避免骨水泥渗漏及肺栓塞,一定要等骨水泥较为黏稠呈牙膏状时再注射。
- 张毅黄象望沈雄杰王国华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
- 工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I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资料,根据其病情其中30例I期后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另30例行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18个月ESR、cobb角、骨融合、ASIA分级、JOA分级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A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B组比较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O.05),两组间临床效果(术后ESR、cobb角、骨融合、ASIA分级、JOA分级及术后复发等)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但植骨融合时间较长,病变部位暴露不充分,椎体前方的病灶清除创伤较大且不易清除,应严格掌握其手术指征。
- 李硕夫黄象望刘向阳肖晟刘宏哲沈雄杰
- 关键词:结核脊柱融合术
- 髋臼后壁后柱层状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髋臼解剖形态不规整,骨折表现形式多样,术前对骨折类型、范围,即手术“目标区”情况的判定至关重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涉及到髋臼后壁、后柱较严重的髋臼骨折,后壁边缘骨折块虽较完整,但其间常有数块大小不一的骨折块夹杂,骨折形态呈现分层“夹心饼干”样改变。
- 王枭冶王愉思王家让沈雄杰周益昭
-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髋臼后壁骨折类型髋臼骨折
- 急性脊髓损伤后发生急性肺损伤的诊治分析
- 2010年
- 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由于创伤、休克、手术应激等原因可导致肺萎陷、肺顺应性下降、低氧血症等,从而出现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或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如何使患者顺利度过ALl或ARDS,是提高ASCI诊治水平的关键。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ASCI后8h内入院患者49例,其中26例出现ALI,回顾分析如下。
- 何畔粱珊王愉思黄象望沈雄杰
-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肺损伤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手术应激肺顺应性
- 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本院收住的经本科手术治疗术后未愈及术后复发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初次入院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破坏、后凸畸形及椎旁脓肿形成;16例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经椎弓根或肋一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椎间自体肋骨植骨术。行后正中入路术患者术后均未行规律抗结核、严格制动及佩戴支具治疗;术后规律抗结核大于8个月者7例,但其中2例耐药,不规律者5例。【结果】4例行后正中入路手术患者于术后第18~22个月再次出现椎旁大量脓肿并伴有25%~35%矫正角度(Cobb角)丢失;12例行肋一横突入路手术患者,术后规律抗结核大于8个月者于术后第24~32个月均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及脊柱后凸畸形,其中2例耐药者还伴有椎旁大量脓肿形成;术后抗结核不规律或周期少于4个月者于术后第20~26个月再次形成大量椎旁脓肿、中、重度后凸畸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结论】手术时机选择不当、病灶清除不彻底、内固定方式选择不理想、植骨材料或植骨位置选择欠佳、抗结核化疗不正规、结核杆菌耐药、制动不严格及术后未行佩戴支具治疗是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未愈或复发的主要原因。
- 沈雄杰李伟伟王锡阳
- 关键词:结核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