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沙
- 作品数:23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对HBVS区的siRNA的抗病毒活性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体外观察siRNA对HepG22.2.15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HBV)SmRNA及HBsAg,HBeAg产生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BVS区的三条siRNA,构建含上述siRNA的表达载体pSilencerZY1,pSilencerZY2和pSilencerZY3,pSilencerHK2测序及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HepG22.2.15细胞,用酶免分析法对HepG22.2.15细胞上清中HBsAg,HBeAg进行检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SmRNA.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S区的siRNA的表达载体,三条siRNA均可程度不同地抑制HepG22.2.15细胞上清中HBsAg,HBeAg的分泌,72h抑制率达高峰,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81%,29%及78%,对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35%,3%及49%,并有抑制HBVSmRNA的作用.结论:针对HBVS区的siRNA能明显抑制HBV的复制.
- 张岩白雪帆张颖黄长形李羽李光玉王平忠洪沙陈伟红任广立
- 关键词:S抗原RNA干扰
- 第60~80位氨基酸多肽片段缺失的HCV核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第6080位氨基酸多肽缺失核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西安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HCVC区及部分E1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以此为模板用重叠延伸拼接方法扩增第6080位氨基酸多肽基因缺失的核蛋白基因片段(C510),将其定向克隆入哺乳动物高效表达载体pCIneo中,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入p815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从患者血清中成功克隆出HCVC区基因,序列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显示为1b型;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第6080位氨基酸多肽缺失核蛋白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510基因序列准确;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均证实目的蛋白p170可在p815细胞中表达.结论:重组体pCI510构建正确,其目的基因在p815细胞中可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洪沙黄长形杨为松陈红梅李光玉王平忠陈伟红张岩李羽白雪帆
- 关键词:肝炎病毒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35例不同临床表现成年慢性HBV感染者(HBsAb^+组5例、非活动肝炎组8例、活动肝炎组12例、免疫耐受期组10例)及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含量,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T—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同时进行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V慢性感染者[(12.35±6.48)个/ul;(1.82±0.87)%)]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8.91±3.11)个/ul,(1.35±0.39)%]中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和其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发现,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高于HBsAb^+组、活动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ge绝对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D4^+CD25^highTreg含量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发现,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38),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44,P=0.021),与HBVDNA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05);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0,P=0.015),与ALT水平及HBVDNA水平无相关性(r=-0.211,r=0.060,P〉0.05)。结论CD4^+CD25^highTreg在HBV慢性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刘清泉洪沙徐哲王进王平忠黄长形
-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免疫耐受
- HCV核蛋白羧基端信号肽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鉴定和真核表达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构建羧基末端缺失核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西安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HCVC区及部分E1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以此为模板扩增羧基末端缺失突变核蛋白基因片段(C507),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并转染P815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突变核蛋白(P169)的表达.结果:从患者血清中成功克隆出HCVCcDNA,构建了编码羧基末端缺失核蛋白的重组质粒pCI-507,并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表明P169主要在P815细胞胞质中表达,少数可见于细胞核内.结论:重组体pCI-507构建正确,其表达产物P169在P815中得到有效表达,为在此基础上的DNA免疫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洪沙黄长形杨为松陈红梅李光玉王平忠陈伟红张岩李羽
- 关键词:核蛋白缺失突变体羧基端瘤细胞株羧基末端定向克隆
- 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 1998年
- 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抗原的表达及意义洪沙周永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西安710038)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例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状况,以探讨Fas抗原表达在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 洪沙周永兴
-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组织FAS抗原发病机理
-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 0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 0mg/d ,连用1年,动态观察服药0、6、12个月的肝功能、HBV -DNA定量、Child -Pugh评分、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及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观察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ALT、AST、HBV -DNA定量、Child -Pugh评分均下降,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不断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意义(P <0 .0 1)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明显改善(P <0 .0 5 )。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 张岩李羽贾战生张颖王临旭魏欣洪沙白雪帆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拉米夫定肝纤维化指标
- 缺失突变HCV核蛋白DNA免疫效果的初步评价
-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困扰全球人口健康的一大问题,超过1.7亿人有HCV感染。HCV感染后85/%将发展为慢性,约20/%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到目前为止尚无切实有效的预...
- 洪沙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蛋白缺失突变DNA免疫
- 文献传递
- 拉米夫定联合双甲五灵胶囊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与双甲五灵胶囊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双甲五灵胶囊,3次/d,6粒/次,并同时口服拉米夫定01g/d,疗程1年;同时设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动态观察服药0、6、12个月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对其中8例患者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用Masson三色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双甲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显著下降,并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
- 张岩李艳红谢玉梅李伟李羽张颖洪沙白雪帆
- 关键词:拉米夫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抗肝纤维化作用
- 观察巴曲亭不同给药途径对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后出血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比较巴曲亭不同途径给药对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检查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10min于静脉输液管滴壶内加入1u/mL的巴曲亭生理盐水溶液2mL(静脉给药组);取活检前2~5min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入相同浓度巴曲亭生理盐水溶液2mL(局部给药组)。取活检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出血情况,记录活检后至出血的间隔时间及出血程度。结果静脉给药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后至出血的间隔时间为(3.45±1.19)s(n=42)较局部给药组的(1.71±0.91)s(n=57)明显延长(P<0.05);出血也较局部给药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给药较局部给药效果好。
- 刘同刚洪沙殷振杰顾兴楚东岭傅恩清谢永宏金发光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出血
- 树鼩实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再评价被引量:10
- 1998年
- 目的评价乙肝病毒(HBV)实验感染树的稳定性与实用性。方法用含HBV的2.2.15细胞或乙肝患者混合血清以不同剂量、经不同途径接种60只健康树。观察其临床表现,检测血清ALT、HBsAg.HBeAg及HBV-DNA。肝组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部分树出现一过性食欲不振、稀便;60只树不同时相AL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8只树HBV标志物一过性阳性;肝组织未见类似于人乙型肝炎的典型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
- 王海平姚志强周永兴洪沙李光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树QU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