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琛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咬肌
  • 3篇正畸
  • 3篇偏侧
  • 3篇偏侧咀嚼
  • 3篇咀嚼
  • 3篇肌电
  • 2篇电图
  • 2篇正畸学
  • 2篇口腔
  • 2篇口腔正畸
  • 2篇肌电图
  • 2篇矫治
  • 1篇预治疗
  • 1篇正畸治疗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前牙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口腔正畸治疗
  • 1篇后牙

机构

  • 6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6篇滕琛
  • 6篇王云
  • 3篇汪萌芽
  • 2篇邢永虎
  • 1篇徐清
  • 1篇王南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于口腔正畸治疗后保持器的唇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口腔正畸治疗后保持器的唇弓,由与矫正后牙列齿面面接触的透明弹性唇弓本体及与所述透明弹性唇弓本体两端相连接的齿科钢丝构成;该用于牙齿保持器的唇弓,采用透明基托材料代替不锈钢圆丝制作透明弹性唇弓本体,该唇...
邢永虎滕琛王云
文献传递
运用咬肌肌电早期诊断偏侧咀嚼的研究
滕琛王云
运用咬肌肌电早期诊断偏侧咀嚼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咬肌活动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of masseter muscles,ASMM)早期诊断偏侧咀嚼不良习惯。方法用肌电图仪分别记录双侧咀嚼组(30人)和偏侧咀嚼组(52人)分别在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的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时的咬肌肌电图,计算ASMM,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偏侧咀嚼组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显著高于双侧咀嚼组(P<0.01)。②双侧咀嚼组不同性别间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双侧咀嚼组ASMM的95%百分位数参考值:在MPP为5.66%、ICP最大紧咬运动中为10.65%和咀嚼运动中为12.73%。结论偏侧咀嚼者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的咬肌活动明显存在不对称。ASMM可用于检测偏侧咀嚼。
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关键词:偏侧咀嚼咬肌肌电图
磨牙竖直模型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磨牙竖直模型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改革口腔正畸学有关固定矫治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方法:在皖南医学院2009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择两个小班(各30人)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磨牙竖直实验,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矫治器的实验。对托槽的粘贴、矫治弓丝的弯制和作用及运用、牙齿移动及移动类型、支抗的认识、辅助正畸的了解以及学习兴趣等几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对矫治弓丝作用及运用、支抗的理解、牙齿移动及移动类型以及对辅助性正畸的认识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托槽的粘贴、弓丝的弯制以及对正畸学的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学固定矫治技术的实验教学中运用磨牙竖直模型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支抗、矫治弓丝的运用、牙齿的移动、牙齿移动的种类以及辅助性正畸治疗。
王云邢永虎滕琛徐清王南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固定矫治技术实践教学
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关键词:正畸学
偏侧咀嚼干预治疗改善咬肌活动不对称性的肌电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运用咬肌肌电图分析偏侧咀嚼干预的效果。方法 43例患者(男19人,女24人,平均年龄20.0±0.5岁)根据有无诱因和是否干预分为4组:去诱因不干预组(A0)、去诱因干预组(A1)、无诱因不干预组(B0)和无诱因干预组(B1)。用肌电图仪分别记录各组前后在下颌姿势位(MPP)、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时的咬肌肌电图,计算咬肌的活动不对称指数(ASMM),分析比较各组前后咬肌肌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A0组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去诱因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A1组干预后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显著低于干预前;(3)B0组在咀嚼运动中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1组干预后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偏侧咀嚼无论有无诱因均应干预治疗,有诱因则在诱因去除后进行。
王云滕琛汪萌芽
关键词:偏侧咀嚼干预治疗肌电图咬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