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顺陆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8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婴幼儿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8例婴幼儿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主,但发热时间短,眼睑水肿和皮疹多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多明显,但异形淋巴细胞偏低。血清ALT,AST及LDH均偏高。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低。结论大多数婴幼儿IM呈典型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但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既相对集中,又呈多样性的特点,应予以重视,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 马爱钟潘顺陆林越仙
- 关键词: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小儿肺炎患者血β_2微球蛋白和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患者血2微球蛋白(2-MG)及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含量变化,了解其肾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48例肺炎患儿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时的血2-MG和CysC,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并与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比较。结果2-MG增高107例(占72.3%),CysC增高82例(占55.4%);肺炎急性期血2-MG及CysC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0.01),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0.05),急性期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均<0.01);病情越重,血2-MG和CysC值越高,重型与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均<0.01)。结论小儿肺炎存在一定肾功能损害,但是可逆性的。
- 潘顺陆陈娴夏克惜
- 关键词:肺炎肾损害
- 脾氨肽干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脾氨肽干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IM患儿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IM患儿102例,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脾氨肽干预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处理,同时给予更昔洛韦每次5 mg/kg,每12 h一次静脉滴注,治疗1周;脾氨肽干预组加用口服脾氨肽冻干粉每次2 mg,每天一次,连服10 d。以我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常规治疗组和脾氨肽干预组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16+CD56+、CD4+/CD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CD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异常情况均有所恢复,且脾氨肽干预组CD4+、CD4+/CD8+上升幅度及CD3+、CD8+下降幅度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CD16+CD56+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脾氨肽干预可促进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 孙飞陆晓萍潘顺陆
- 关键词:脾氨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淋巴细胞亚群
- 儿童功能性过度吸气11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沈文娟潘顺陆马爱钟
- 关键词:功能性吸气儿童儿科门诊心身健康诊治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药物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30例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合头颅B超或CT等检查,采用维生素K1等综合治疗。结果30例颅内出血患儿,25例痊愈,2例回当地治疗,1例病死,2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重在早期诊断,及时使用维生素K1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
- 费哲红沈文娟潘顺陆
-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出血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