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关顺

作品数:52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成像
  • 18篇肿瘤
  • 17篇磁共振
  • 15篇磁共振成像
  • 12篇影像
  • 12篇细胞
  • 8篇扩散
  • 7篇CT和MRI...
  • 6篇细胞癌
  • 5篇加权成像
  • 5篇肝细胞
  • 5篇肝细胞癌
  • 5篇X线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直肠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扩散加权
  • 4篇扩散加权成像

机构

  • 29篇昆明医科大学
  • 11篇云南省肿瘤医...
  • 7篇昆明医学院第...
  • 4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玉溪市人民医...
  • 1篇云南会泽铅锌...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46篇王关顺
  • 12篇张大福
  • 9篇丁莹莹
  • 9篇李振辉
  • 8篇高德培
  • 7篇包颜明
  • 6篇廖承德
  • 5篇封俊
  • 5篇田伟
  • 4篇董兴祥
  • 4篇王娜
  • 4篇杨军
  • 4篇杨光军
  • 3篇李卓琳
  • 3篇张治平
  • 3篇谭静
  • 2篇李鹍
  • 2篇飞勇
  • 2篇艾丛慧
  • 2篇顾青

传媒

  • 15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CT和M...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智能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迅速融合发展,影像组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利用术前放射成像来反映与特定临床结果相关的细微模式变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组织病理学诊断预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大数据的积累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像组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将极大地推动精准医疗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管理中的发展。该综述总结了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精准诊治中的转化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展望在飞速发展的诊疗技术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更高效的运用在HCC临床实践中。
段茜婷李荣惠王关顺冯再辉詹路江
关键词:人工智能肝细胞癌
16层螺旋CT对直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的表现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的16层螺旋CT表现。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检查,17例均行平扫和增强。结果(1)盆腔内直肠壁或直肠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不等,肿块与直肠壁关系密切;(2)直肠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肿块主要向直肠腔外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推挤压迫;(3)径线在5cm以下肿瘤平扫时密度稍低,但均匀,增强时表现为中等度均匀强化,无坏死;径线在5cm以上10例肿块密度平扫时呈稍低密度且不均匀,CT值25-35Hu,增强时较大的肿瘤边缘带中等度结节样强化,CT值50-60Hu,肿块中心部分无强化,呈坏死样改变。结论直肠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有一定影像特征,可帮助术前定位、定性和分级。
高德培王关顺封俊李鹍张莹李云峰
关键词:直肠间质瘤螺旋CT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MR-DWI检查对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增强和DWI图像的特征。结果所有病变均以累及桥小脑角为主,病灶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沿蛛网膜下腔生长,7例包埋基底动脉。平扫8例以与脑脊液一致的长T1WI、长T2WI为主,5例为混杂信号;病灶无强化及灶周水肿;DWI典型表现为病灶范围内高信号。结论桥小脑角的胆脂瘤在MR-DWI图像上有特征表现。MR-DWI检查有助于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莫茵毛青顾青包颜明田伟徐江波刘志刚王关顺
关键词:桥小脑角胆脂瘤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新型双能CT融合技术对肝癌TACE术后的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双能量融合CT图像在肝癌TACE术后叶1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TACE术后的26例肝癌患者,行肝脏CT常规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做术后评估,其中动脉期行双能扫描。使用两种后处理方法处理动脉期双能数据获得两组图像:A组图像由常规双能线性技术获得,B组图像采用新型双能量融合技术获得。以DSA为金标准,评估两种后处理方法对碘油沉积缺损区和(或)周边区强化病灶(活性区)的显示能力。结果:26例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查共检出病灶60个,其中15个病灶DSA无染色,45个病灶DSA有明显肿瘤血管和染色。新型融合技术(B法)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为93.3%,高于常规融合技术(A法,71.1%)(X2=8.1,P=0.004);B法的特异性为93.3%,与A法(66.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1.5,P=0.221)。且B法与DSA的一致性较优(K=0.83,P=0.000)。结论:肝癌TACE术后,新型动脉期双能融合图像技术比常规双能量融合技术能更好显示碘油沉积缺损区和(或)周边区的强化病灶。
张大福李振辉杨光军王关顺廖承德丁莹莹
关键词:肝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复发及纵隔心包转移1例被引量:1
2002年
LIU Shao-hua,WANG Guan-shun,WANG Yin-ping CT Division,Staff’s Hospital of Huize Pb-Zn Mine,Huize Yunnan654211。
刘邵华王关顺王银瓶
关键词: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复发纵隔转移心包转移肿瘤转移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DTI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TI成像指数是否能区别胶质瘤、转移瘤与脑膜瘤,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重建主要白质纤维束,显示颅内肿瘤与周围白质的关系,在DEC图上对脑肿瘤引起的白质纤维束改变进行分类。...
王关顺
关键词:脑肿瘤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各向同性
文献传递
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诊断二例被引量:1
2006年
王关顺陈连有包颜明顾青周德俊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诊断原发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
肝梅毒的MRI表现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顾青王关顺包颜明田伟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MRI表现颈部包块低回声结节直接胆红素腹部B超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SFT的CT和MRI表现,21例均行CT扫描,其中8例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及强化方式。结果:SFT最大径线3.0~22.6cm(平均9.8cm)。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CT平扫肿块呈等密度19例,呈高密度2例,增强动脉期轻中度强化,实质期、延迟期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均强化不均,16例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坏死区,3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可见病灶周围水肿表现,2例侵犯邻近骨质。MRI上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中等、高信号或不均匀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CT能够很好地显示SFT病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的信号变化能够反映病灶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对于SFT病灶的早期发现、诊断与鉴别、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王关顺刘云霞高得培董兴祥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RI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子宫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子宫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包括3例平滑肌肉瘤、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例腺肉瘤、12例癌肉瘤)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肉瘤DWI及MRI表现,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分期情况,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相应正常子宫肌层、内膜的ADC值。结果肿瘤多表现为信号不均伴肌层浸润的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中等或高信号,增强多呈明显强化,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本组子宫肉瘤ADC值0.87×10-3mm2/s,显著低于正常子宫肌层(1.59×10-3mm2/s)、内膜(1.73×10-3mm2/s),也显著低于文献报道良性病变的ADC值(1.44~1.55×10-3mm2/s)。结论 ADC值在子宫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
王关顺刘云霞艾丛慧李卓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子宫肉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