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珊
- 作品数:30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不佳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被引量:2
- 2016年
- 该论文主要是讨论怎样提高护理人员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认识,并且详细阐述和分析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力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恶性肿瘤患者中,30%以上都伴有疼痛的症状,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渐升高,在肿瘤晚期,高达70%的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觉,所以护理人员对肿瘤患者护理,实际上就是缓解患者疼痛。该文对200例患者病例进行分析,通过这些病例,分析了疼痛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
- 王蔚玲孙玉红石丽丽王凌珊
- 关键词:肿瘤护理
- 核素心室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早期功能的评价
- 2009年
- 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ERNV)是利用心电图R波作为生理触发信号,同步采集多个心动周期各不同时期的一系列影像,用以反映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全过程的方法,应用本方法可获得心脏功能参数,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安全可靠、灵敏度高、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现将我科N2007年5月-2008年5月用ERNV法测定的冠心病(CAN)及30例正常人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参数,并与收缩期功能参数对比,探讨CAD患者舒张早期功能变化及ERNV对CAD的诊断价值。
- 郑平王凌珊王桂贤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心脏收缩期左室
- 卵巢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69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尾号,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常规组(34例)。干预组采用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卵巢癌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常规组卵巢癌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5.29%,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卵巢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专项护理等,有利于使患者拥有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患者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 王凌珊
- 关键词:卵巢癌心理护理
- 结直肠瘤晚期癌痛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效果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瘤晚期癌痛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结直肠瘤晚期癌痛患者分为常规组(n=35)与心理组(n=35),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组护理后的SAS、SDS、VAS得分低于常规组,均P<0.05;心理组的总体满意度(97.1%)高于常规组(85.7%),P<0.05。结论:结直肠瘤晚期癌痛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适合在临床实施。
- 韩向北王凌珊
- 关键词:晚期癌痛患者临床心理干预
- 癌症患者健康教育现状与宣教策略研究进展
- 2022年
-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癌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也并不满足于仅仅是从身体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健康教育在癌症的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完善癌症治疗与康复整个治疗体系,有利于提升治疗质量与被治疗者的身心健康,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态去接受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癌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对癌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癌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对癌症患者开展的宣教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学卿魏海峰王凌珊魏雁虹
- 关键词:癌症健康教育
-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自评问卷调查,分析主要心理压力,并比较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评分。结果所有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主要为:社会方面:人事调动面临转岗或下岗;工作性质及强度方面:害怕工作中出现失误、工作量大;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方面:职称晋升机会较少;人际关系方面: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过高;家庭方面:老人病重不能护理。19-30岁低龄护理人员在社会方面、工作性质及强度方面、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和家庭方面的心理压力评分均明显低于31-40岁中龄以及41-49岁高龄护理人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受多种心理压力影响,害怕工作中出现失误居首位,且中高龄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
- 王凌珊王爽郭丽娟
-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压力
- 疼痛护理在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法予以分组,对照组(n=38)应用常规护理,护理组(n=38)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是(87.42±3.32)分,护理满意度是94.74%;对照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是(62.18±7.85)分,护理满意度是76.32%;2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上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疼痛护理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王凌珊李微郭丽娟孙玉红王爽方艳秋谭岩
- 关键词:疼痛护理晚期乳腺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肿瘤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找出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途径。方法:选择80例肿瘤患者,对其手术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影响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经调查发现有88%以上的肿瘤患者术后存在睡眠障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手术切口疼痛、担心预后、其他身体不适、护理操作和环境改变。手术前后患者睡眠障碍人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口疼痛是肿瘤患者手术后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手术后,医生及护理人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王凌珊
- 关键词:肿瘤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影响因素
- 社会支持对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08例卵巢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社会支持高分组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积极应方式评分高于低分组(P<0.05),消极应对方式低于低分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及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 韩向北郭丽娟王凌珊杨东谭岩方艳秋
- 关键词:卵巢癌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
- 持续心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干预对卵巢癌生物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9月将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生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于心理干预前和3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欧洲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其心理﹑生理及生存质量进行测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免疫水平。结果心理干预3周后,观察组 HAMD 评分为(9.27±3.15)分、HAMA 评分为(10.17±3.06)分,对照组HAMD 评分为(16.93±10.49)分、HAMA 评分为(18.97±6.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74,1.78;P 〈0.05)。观察组的总体健康状况、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71.52±19.50),(80.97±15.59),(65.40±19.9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45,2.67,2.58;P 〈0.05);观察组疲劳、失眠和食欲评分分别为(34.76±20.78),(41.75±29.19),(59.57±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98,3.27,2.88;P 〈0.05)。持续心理干预对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持续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卵巢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在辅助肿瘤生物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积极作用。
- 韩向北王维郭丽娟王凌珊杨东
- 关键词:卵巢肿瘤生活质量生物治疗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