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博涛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油藏
  • 1篇单井
  • 1篇单井产能
  • 1篇单砂体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低阻
  • 1篇低阻油层
  • 1篇新区
  • 1篇压裂
  • 1篇样式
  • 1篇油层
  • 1篇诱导应力
  • 1篇砂体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识别方法
  • 1篇水平井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王博涛
  • 3篇阎娜
  • 2篇陈华
  • 2篇张志鹏
  • 1篇唐振兴
  • 1篇刘敏昭
  • 1篇熊涛
  • 1篇鲍志东
  • 1篇何磊
  • 1篇樊辉
  • 1篇王琴
  • 1篇朱玉双
  • 1篇焦宝
  • 1篇赵家宏
  • 1篇杨灏
  • 1篇张青锋

传媒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侏罗系油层测井二次解释研究
姬塬油田侏罗系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不同区域测井响应特征、地层水性质差异大,电阻变化明显,造成测井解释困难,一次解释结论符合率低于50%,试油成功率较低,亟需开展油藏条件下的测井二次精细解释。根据该地区侏罗系油...
刘宇羲熊涛王博涛阎娜乞照刘敏昭阮金凤焦宝
关键词:阿尔奇公式
文献传递
环江油田L158区块长8_(1)^(2)段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空间组合样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以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垂向隔夹层识别标准与侧向单砂体边界划分准则,对鄂尔多斯盆地环江油田L158区块长8_(1)^(2)段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进行划分,剖析单砂体空间叠置关系及占比,分析单砂体叠置与连通性的关系,明确剩余油分布。结果表明:环江油田L158区块长8_(1)^(2)段水下分流单河道宽度为230~450 m,单砂体厚度为4~10 m。单砂体叠置类型分为垂向上的分离式、垂接式和垂切式及侧向上的间湾接触、堤岸接触、对接接触和侧切接触;空间组合样式共10种且以分离侧切式和垂接侧切式为主。双向弱连通式砂体的上方砂体侧翼与下方砂体顶部剩余油富集;侧向弱连通式砂体的上方砂体侧翼剩余油富集而下方砂体剩余油不富集;强连通性砂体剩余油不富集。
刘庆海王博涛阮金凤阎娜朱玉双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剩余油
姬塬油田西部长4+5油藏低阻成因研究
盐池地区是本厂近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钻井结果显示该地区长4+5油层组有良好的油气显示,但由于对低阻隐蔽性油藏的认识不足,导致勘探开发过程中油、水层识别困难,因此需要弄清其低阻油藏成因机理,并给出油水层识别标准,以便进...
张志鹏张青锋杨灏安锴胜陈华王博涛樊辉王琴
关键词: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文献传递
黄3长6产建新区提高单井产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提高单井产能是油田开发产能建设工作的核心,产建工作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本文以姬塬油田黄3长6油藏产建新区为研究对象,从优选储层含油富集区入手,探索合理的井网部署形式,实施超前注水政策,优化措施改造方案,最终达到提高产建新区单井产能的目的。
陈华王博涛阎娜阮金凤张志鹏刘宇羲
关键词:提高单井产能
姬塬油田西部延长组长6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被引量:5
2020年
为明确姬塬油田西部长6段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演化规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分析测试等基础资料,分析长6段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及测井相标志等,系统地对长6段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6段沉积演化模式,并分析了沉积微相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姬塬油田西部长6沉积时期湖盆萎缩,水体变浅,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和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是主干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展布,砂体展布范围逐渐增大。长62和长61时期,河道砂体厚,平面连片分布,垂向相互叠置,物性好,易发生建设性成岩作用,是优质砂体分布的主要层位,也是下一步重点勘探层位。
申锦江唐振兴王博涛何磊赵家宏鲍志东杨尚锋解雅然
关键词:沉积微相长6段
水平井体积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被引量:13
2017年
簇间距是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储层水力压裂增产效果,沟通水力裂缝和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缝网压裂的簇间距优化问题。通过建立均质各向同性储层内三维水力裂缝的诱导应力差模型,从降低应力影效应的不利影响和利用应力影效应的有利影响两个方面分别建立了最小簇间距优化模型和最大改造体积簇间距优化模型,结合裂缝转向机理确定最优簇间距优化原则。研究结果表明:(1)裂缝偏转角度越小,最小簇间距增大;(2)储层改造体积随着簇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改造体积最大值所对应的簇间距即为最优簇间距;(3)同一裂缝流体压力条件下,主应力转向角度变化对最大改造体积簇间距的影响小。综合最小簇间距模型和最大改造体积簇间距模型,可以得出最优簇间距,该方法为低渗透储层缝网压裂时的裂缝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刘欢尹俊禄王博涛
关键词:水平井低渗透储层诱导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