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双利

作品数:2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艾滋病
  • 6篇中医
  • 6篇病毒
  • 4篇中医证
  • 4篇疾病
  • 3篇证型
  • 3篇中医证型
  • 3篇细胞
  • 3篇病毒治疗
  • 2篇虚证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证治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谱分布
  • 2篇缺陷病
  • 2篇转录
  • 2篇疗效

机构

  • 21篇郑州市第六人...
  • 4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1篇王双利
  • 14篇杨萱
  • 13篇孙燕
  • 13篇安永辉
  • 9篇赵清霞
  • 8篇张雪
  • 8篇张静
  • 6篇蒋自强
  • 6篇张晓华
  • 6篇焦敏
  • 4篇杨晓霞
  • 4篇李超锋
  • 4篇刘春礼
  • 2篇刘旭辉
  • 2篇何云
  • 2篇姚雪华
  • 2篇陈丽华
  • 2篇余金中
  • 1篇郭会军
  • 1篇陈莉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脑病中医证治规律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索HIV脑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在文献检索、既往病历回顾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2轮专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1轮问卷回收率为88.89%;同意率、算术均数、权重系数、等级均值和等级总和较大的条目有概念、临床特征、诊断标准、肾虚髓减证的辨证治疗、调护、疗程和疗效标准等,变异系数(CV)〈0.076;同意率、算术均数、权重系数、等级均值和等级总和较小的条目有病因病机、心肝阴虚证的辨证治疗,CV值在0.168-0.234之间。第2轮问卷回收率为96.00%;同意率、算术均数、权重系数、等级均值和等级总和较前提高的条目有病因病机、肝肾阴虚证的辨证治疗,CV值在0.065-0.106之间,比第1轮小;同意率、算术均数、权重系数、等级均值和等级总和较小的条目是气滞血瘀证的辨证治疗,CV=0.156。第1、2轮各条目的权重系数分别在0.072-0.087、0.071-0.089之间,α系数分别为0.916、0.886,分半信度R分别为0.81、0.79。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了HIV脑病的中医证治规律。
张雪蒋自强孙燕杨萱赵清霞王双利安永辉张晓华
关键词:中医证治规律专家问卷调查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机会感染的变化和分布状况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后机会感染疾病谱的变化及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9月-200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8例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前后机会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28例HIV/AIDS病人中,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3-12月期间共发生100例次机会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46.09%)和消化系统(11.72%)感染,其中前4位机会感染是细菌性肺炎(29.69%)、肺结核(9.38%)、口腔念珠菌感染(7.81%)、带状疱疹(3.91%);与HAART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机会感染中细菌性肺炎、肺结核占绝大多数(86.46%),存在一定比例的口腔念珠菌感染和带状疱疹,AIDS晚期常见的机会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感染性腹泻及消耗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病明显减少。(2)128例HIV/AIDS病人HAART治疗前机会感染发病率为80.47%,治疗后3-6月时下降至28.13%,治疗6-12月时为25.89%,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ART治疗后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的病例减少。结论 HAART治疗后的机会感染发病率明显下降,机会感染疾病谱较治疗前有所不同,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的几率减少。
杨萱孙燕何云赵清霞安永辉马永虹王双利张静刘春礼
关键词: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CD4计数
抑肝扶脾汤对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疗效及血清GAS、MOT及SS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对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疗效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6年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相关性腹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抑肝扶脾汤口服治疗,以8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血清GAS、MOT及SS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次数、大便形状、腹胀腹痛、脓血黏液便、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恶心反胃及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S、MO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肝扶脾汤能有效改善HIV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可能机制与抑肝扶脾汤能调节患者血清GAS、MOT及SS水平有关。
杨晓霞余金中李超锋王双利焦敏姚雪华
关键词:疗效
甘草泻心汤对艾滋病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甘草泻心汤治疗艾滋病难治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口腔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艾滋病难治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维生素B2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口腔链球菌、韦荣氏菌及奈瑟氏菌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链球菌、韦荣氏菌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治疗艾滋病难治性口腔溃疡疗效明显,可能与其能够调节口腔菌群、改善微生态有关。
杨晓霞李超锋王炳恒王双利
关键词:甘草泻心汤艾滋病口腔菌群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和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2011年住院治疗的320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 401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320例,发病率9.41%。其中新型隐球菌脑炎104例,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2例,弓形虫脑炎33例,结核性脑膜炎29例,HIV相关脑病35例,脑白质病变19例,脑梗死16例,不明原因占位12例。T细胞亚群检测254例:CD4<50/mm3125例,CD4 50~100/mm356例,CD4 100~200/mm3 41例,CD4>200/mm3 32例,平均为86.79/mm3。320例中181例好转出院,68例治疗无效自动出院,死亡61例。结论 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病率高,表现复杂多样,以CD4<100/mm3最为常见,临床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早期经验性治疗有助于诊断,改善预后。
孙燕杨萱关琦安永辉王双利张静赵清霞
关键词:艾滋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86例艾滋病痴呆复合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痴呆复合征(ADC)各证型与不同病情程度、年龄、CD4+T细胞计数及感染途径的关系。方法对186例ADC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各证型在不同病情程度、不同年龄、不同CD4+T细胞计数及不同感染途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肾虚髓减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痰浊阻窍证、气虚血瘀证分别为48、51、15、37、35例。病情程度以中、重度居多,肝肾阴虚证多见;不同病情程度中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95,P=0.000)。不同年龄段中以肾虚髓减证、肝肾阴虚证多见,患者多分布于>50~60岁和>60岁2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中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10,P=0.000)。CD4+T细胞计数不同分层中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78,P=0.000)。血液途径感染以肾虚髓减证、气虚血瘀证为主,性途径感染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结论 CD4+T细胞计数分层、年龄段、病情程度和感染途径会影响ADC证型分布。
张雪蒋自强陈丽华孙燕杨萱王双利安永辉张晓华焦敏张静
关键词:中医证型
养阴润肺汤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养阴润肺汤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抗炎、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诊治的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硫酸链霉素肌肉注射和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润肺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痰、消瘦、咽干、盗汗、潮热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润肺汤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杨晓霞李超锋王炳恒王双利
关键词:肺结核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机会感染的变化和分布状况
目的探讨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机会感染疾病谱的变化及分布状况。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门诊及住院的128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机会感染发生情...
杨萱孙燕马永虹安永辉王双利张静赵清霞刘春礼刘旭辉
关键词:疾病谱抗病毒治疗HAART
文献传递
不同病情小儿手足口病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手足口病患儿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的临床变化意义,旨在从检验学角度分析手足口病的病症实质。方法选取2012-04—2014-04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象,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n=55)与轻症组(n=35),分别于患儿入院次日清晨于空腹条件下采集其静脉血样本,行实验室指标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检查,记录2组患儿血清WBC(白细胞)、PLT(血小板)、RBC(红细胞)、LYMPH(淋巴细胞比率)、NEUT(中性细胞比率)、CRP(C反应蛋白)、MONO(单核细胞比率)、CD3+(T细胞)、CD3+CD8+(Ts细胞)、CD4/CD8(Th/Ts)、CD19+(B细胞)、IgM(免疫球蛋白M)、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C3(补体C3)等指标水平,分析不同病情程度手足口病患儿与检验指标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患儿WBC水平为(12.54±4.47)×109/L,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MONO水平为(4.44±2.07)%,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儿CD3+为(51.21±9.27)%,低于轻症组(P<0.05),CD3+CD4+为(27.61±8.47)%,同样低于轻症组(P<0.05),且其CD19+为(29.37±7.45)%,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儿NSE水平为(36.28±5.85)ng/mL,高于轻症组的(31.82±8.11)ng/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LDH水平与HBDH水平均低于轻症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神经功能、免疫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中,其中CD19+、NEUT、MONO、LDH、NSE 5项指标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有较高的鉴别价值,与手足口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王双利孙燕杨萱张雪赵清霞李付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免疫学指标
中医辨证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脑病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评价中医辨证结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tal therapy,HAART)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HIV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HAAR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daily behavior scale,ADL)积分及HIV脑病临床分期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对照组为65.0%(2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5,P=0.024).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33.7±5.2)分比(37.7±5.3)分,t=2.528]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MMSE评分[(24.8±4.4)分比(20.0±5.5)分,t=1.006]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ADL评分[(34.5±5.0)分比(37.0±5.5)分,t=2.747]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MMSE评分[(24.7±4.4)分比(20.1±4.9)分,t=1.035]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1、2期HIV脑病患者分布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1、2.726,P值分别为0.954、1.053).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HAART治疗可较好的改善HIV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张雪蒋自强陈丽华孙燕杨萱王双利安永辉张晓华焦敏张静
关键词:HIV脑病抗HIV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