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宾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修饰前软骨干细胞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体异位成软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高效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修饰前软骨干细胞(PSCs)与骨基质明胶(BMG)复合体的成软骨活性。方法EGFP基因转染PSCs得到EGFP基因修饰PSCs。将其与BMG的复合体体外培养后植入裸鼠右后肢肌袋中,左后肢植入BMG作对照。定期取材测定移植物的重量、细胞数,观察GF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表达。结果EGFP基因修饰PSCs体外培养6周仍有较强GFP表达。移植后1~6周均有较强GFP表达,3~6周有较强Ⅱ型胶原表达。移植后2~6周复合体平均重量分别为(0.71±0.07)、(1.35±0.32)、(1.76±0.48)、(1.96±0.54)、(1.89±0.13)g,均比对照组重(P〈0.01);1~6周时复合体平均所含细胞总数分别为(40.0±2.1)×10^6、(67.0±5.6)×10^6、(139.0±11.2)×10^6、(169.0±2.9)×10^6、(173.0±13.5)×10^6、(169.0±6.9)×10^6个,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EGFP基因修饰PSCs与BMG复合体能在异位形成软骨组织。
- 游洪波陈安民孙凯王国宾王茂朋张国良
- 关键词:前软骨干细胞基因转染骨基质明胶
-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前软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TGF-β诱导前软骨干细胞(precartilaginous stem cells,PSCs)成软骨分化的可行性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机制. 方法采用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分别以TGF-β1、TGF-β2和TGF-β3诱导PSCs向成软骨方向分化,应用免疫组化、RT-PCR、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和分光光度等技术测定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软骨基质成分的表达. 结果 TGF-β1、TGF-β2和TGF-β3在培养7,14,21 d均有Ⅱ型胶原表达,TGF-β3组Ⅱ型胶原表达较强;TGF-β3诱导21 d的PSCs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及周围均有可聚蛋白聚糖、纤调蛋白、软骨寡聚基质蛋白表达;TGF-β3组RT-PCR检测显示在8 d内开始出现可聚蛋白聚糖、纤调蛋白、Ⅰ型胶原、X型胶原、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等的表达,8 d后开始出现Ⅱ型胶原表达.免疫沉淀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GF-β3组7,14,21 d分别有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及X型胶原表达.分光光度检测显示TGF-β1组在14或21 d时氨基多糖含量及氨基多糖/DNA比率均低于TGF-β2组或TGF-β3组(P〈0.01).结论 TGF-β能诱导PSCs向成软骨方向分化,此分化过程伴随特异性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沉淀.可以通过分析关键性软骨基质成分的表达了解PSCs所处的分化阶段.
- 游洪波陈安民王国宾孙凯张国良王茂朋
- 关键词: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软骨细胞软骨形成
- 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随着社会发展,急性脊髓损伤在现代创伤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病情重,预后差。近年来,国内外对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研究及治疗亦有长足发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抗氧化药、免疫抑制药、神经节苷脂、钙通道拮抗药、神经生长因子等,针对不同病理环节的一系列药物已应用于临床。笔者综合相关文献,对近几年来药物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一些新认识和新进展进行综述。
- 王国宾游洪波孙凯
- 关键词:脊髓损伤急性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