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英
- 作品数:61 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蠕形螨体外死亡过程变化的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蠕形螨体外自然死亡过程的变化,以确定虫体死亡的标准。方法采用挤压刮试法获取活螨虫,观察、记录蠕形螨活动、形态结构、内容物、颜色等的连续变化。结果活螨虫离体5h~6h,其运动由活泼到不活泼再到静止不动,而虫体内部的主要变化是颜色从暗到明以及内部肠管的显示,尤其是自始至终存在的黄色区域的变化更具代表性,末期虫体皱缩,外壳裂解。结论蠕形螨离体5h后死亡或接近死亡,离体6h虫体完全死亡,标志为活动消失,虫体皱缩或裂解,足干枯,虫体内容物减少,整体呈半透明状。
- 崔新新魏珍玉许会影杨玉焕赵银凤王国英徐志喜
- 关键词:蠕形螨
- 香肠腌制法对旋毛虫感染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香肠腌制法对旋毛虫肌幼虫感染性的影响。方法 3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5组,共6组,每组5只。对照组每鼠经口感染300条收集的肌幼虫。实验组分5组,4℃,阳性鼠肉香肠配料分别腌制24、48、72、96、120h,然后将5组小鼠每鼠经口感染300条处理好的肌幼虫。感染后28d处死小鼠,取膈肌压片镜检,并将全部肌肉人工消化后计数幼虫数。结果 24h组、48h组、72h组、96h组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镜检,感染小鼠的幼虫检出率均为100%;4组的幼虫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8h组、72h组、96h组的幼虫均数均显著低于24h组(P<0.01)。120h组两种方法镜检,感染小鼠均未检出幼虫。结论使用香肠腌制法腌制肉类,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肉内旋毛虫幼虫的活性和感染性逐渐下降。
- 傅皓秦啸鸣宋辉白慧玲张军王国英
-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
- 医学院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用挤压涂片法检查886名医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30.81%,以毛囊蠕形螨为最常见,次为皮脂蠕形螨和混合感染。面部有无症状及皮脂量与感染有一定关系。与家人共用洗具者感染率高于独用洗具者。
- 王国英张运生
- 关键词:蠕形螨感染大学生
- 镜检法与染色法对旋毛虫成囊前幼虫的检查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镜检法与染色法对旋毛虫成囊前幼虫的检查效果。〔方法〕3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3 d剖杀;2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4 d剖杀;3组:每鼠经口感染2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8 d剖杀;4组: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3 d剖杀;5组: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4 d剖杀;6组: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18 d剖杀。镜检法、染色法检查膈肌、腹肌中的幼虫。〔结果〕镜检法检查:1组、2组、4组、5组均未检出幼虫;3组膈肌、腹肌幼虫检出率分别为60%、40%;6组膈肌、腹肌幼虫检出率均为100%。染色法检查:1组未检出幼虫;2组、3组、4组、5组、6组小鼠膈肌幼虫检出率分别为60%、100%、80%、100%、100%;腹肌检出率分别为40%、100%、80%、80%、100%。3组染色法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高于腹肌(膈与腹染色q3=3.42,P<0.05);6组染色法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显著高于腹肌(膈与腹染色q6=7.63,P<0.01);3组、6组膈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染色法均显著高于镜检法(膈镜检与染色q3=5.24,q6=8.90,P<0.01);6组腹肌幼虫每克虫荷均数,染色法高于镜检法(腹镜检与染色q6=4.17,P<0.05)。〔结论〕旋毛虫感染早期的成囊前幼虫病原学检查结果,与感染数量、检查方法和取材部位均有关。感染较重的宿主,其寄生幼虫在肌细胞中出现时间,早于感染较轻的宿主;染色法优于镜检法;膈肌检出率高于腹肌。
- 樊航闫钰鑫蔡欢张澎娄源航王国英
- 关键词: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镜检法染色法
- 大学入学新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被引量:3
- 2003年
- 王国英
- 关键词:蠕形螨感染
-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措施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方面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信息素养教育分为通识教育、整合融入、创新应用三个阶段的培养措施。
- 王国英张苏张澎白慧玲张军
-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
- 基于医学虚拟仿真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被引量:29
- 2016年
- 借鉴国内外翻转课堂实践者经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构建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做好翻转课堂在医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平台不但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方法,使翻转课堂引入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具有可行性,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教育的实施,提高医学生实验教学和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
- 陈明亮葛振英白慧玲王国英
- 关键词:实验教学
- 直接涂片法与甘油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结果比较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比较直接涂片法与甘油厚涂片法对蛔虫卵的检出效果 ,为提高肠道寄生虫检出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每份送检标本 ,同时用直接涂片法与甘油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结果 直接涂片法检查蛔虫卵阳性率为 7.63 % ,甘油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阳性率为9.1 6 % ,甘油厚涂片法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 (χ2 =4.2 9,P <0 .0 5)。 2种方法检查大学生感染率均低于小学生 (P <0 .0 1 )。结论 甘油厚涂片法的蛔虫卵一片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
- 王国英
- 旋毛虫肌幼虫囊包标本的复染制作方法被引量:6
- 2012年
- 本研究采用单染和复染两种方法对旋毛虫肌幼虫囊包标本进行染色。单染方法:制片经甲醛、乙醇和冰醋酸溶液固定,用乙醇硼砂卡红染色液(4%硼砂水溶液100 ml,卡红1 g,70%乙醇100 ml)染色。复染方法:制片经甲醛、乙醇和冰醋酸溶液固定,用乙醇硼砂卡红染色液和固绿染色液(固绿0.1 g,95%乙醇100 ml)染色。结果显示,单染标本,囊包与周围肌细胞着色无明显差别,结构不清晰,不易观察,囊内幼虫可辨认。复染标本,囊包结构清晰;囊内幼虫、囊包和肌细胞呈不同的颜色,囊包梭形显著,囊内幼虫特征典型。与单染标本相比,复染标本着色适度,染色效果好,易于观察。
- 李丹杨丁皮本伟牛利娜张莹王国英
- 关键词:旋毛虫染色
- 一种快速、简便制作旋毛虫幼虫永久标本的方法被引量:6
- 2011年
- 经甲醛、乙醇、冰醋酸溶液固定,固绿染色液染色制作旋毛虫肌幼虫标本,方法简单,制作快速,幼虫虫体清晰可见,整体色调柔和,易于观察,可长期保存。
- 牛利娜李丹杨丁皮本伟张莹王国英闫文义
- 关键词:旋毛虫肌幼虫标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