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海
- 作品数:41 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渤海湾盆地深南油田油气成藏条件与潜力分析
- 2023年
- 深南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的深县凹陷,研究区内断层发育,油气分布受到断层影响,属于典型的构造油气藏。通过油藏分布规律研究,深南油田油源主要来源于沙河街组一、三段烃源岩,储层条件良好,上部具有一套稳定泥岩盖层,东营组与沙河街组油气从深凹区沿输导层横向运移形成原生油气藏,明化镇组与馆陶组为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形成的次生油气藏。潜力研究认为,台4区块深层东营组、沙河街组存在油气藏,泽10、泽70区块具有较好的断层疏导体系,浅层具有油气成藏潜力。
- 张丹扬赵玉政陈鹏朱洪武杨尚霖王德海
- 关键词:构造油气藏成藏条件馆陶组明化镇组渤海湾盆地
- 松辽盆地南部永平地区泉四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岩心观察、沉积构造、矿物学特征、测井数据对松辽盆地南部永平地区泉四段进行沉积微相的判别,划分为湖泊相和曲流河三角洲相,包含2种亚相和3种微相。借助JF229井区密井网条件进行精细小层对比和砂体拆分,将永平地区泉四段划分为12个小层,按时间关系划分为9期河道,以此为依据研究该区沉积演化过程并总结沉积模式。泉四段早期,全区主要发育较稳定的三角洲前缘沉积。10小层时期伴随有一次短暂的湖侵-湖退,而后迅速恢复三角洲前缘沉积;泉四段末期从4小层开始发生广泛湖侵。结合连井剖面,进一步研究河道性质及演化特征,为追索有利砂体提供依据。
- 吴亮君赵大林吕世聪王福魁王德海
- 关键词:泉四段沉积微相
- 晚白垩世三冬期大气CO_2及全球陆表均温变化:植物化石证据被引量:3
- 2011年
- 根据海相和陆相记录定量重建白垩纪大气CO2含量对于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温室气候条件"尤为重要,但目前多个阶段的古植物数据还非常有限.基于气孔指数技术,本文根据黑龙江嘉荫永安村组3个层位的铁线蕨型银杏化石表皮,重建了晚白垩世三冬期大气CO2含量.回归法分析的结果显示,三冬期CO2含量存在明显的下降过程,即从早期约661ppm(1ppm=1μLL.1)降低到晚期约565ppm.上述结果与GEOCARBⅡ基本吻合,表明三冬期CO2含量远高于现代.相对高的CO2水平为这一时期气候的温暖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此外,植物数据显示,白垩纪CO2含量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幅度的波动,并以赛诺曼晚期、土伦期、三冬早期、坎潘晚期和/或马斯特里赫特晚期最为明显.对古植物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晚白垩世全球陆表均温亦存在多次波动.全球陆表均温的增量(ΔT)在赛诺曼早期约为3℃,土伦中期增至4.7℃,而随后又在柯尼亚克中期迅速降低至2.2℃.自三冬期以后,全球陆表均温逐渐降低,并伴有一些小幅波动.
- 万传彪王德海朱占平全成
- 关键词:CO2晚白垩世气孔指数
- 巴什托油气田石炭系巴楚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0
- 2019年
- 根据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实验、物性参数测定,结合岩心、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分析巴什托油气田石炭系巴楚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巴楚组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两种亚相,巴楚组上段生屑灰岩段为巴什托石炭系油藏主要储层,岩石类型以泥晶云岩、粉晶云岩等碳酸盐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孔隙、孔洞、裂缝三大类,其中白云岩段为细喉、中孔—中渗孔隙型储层,灰岩段为微细喉、低孔—低渗裂缝型储层。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优质储集相带集中在白云岩段的局限台地云坪、灰云坪微相中;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改善白云岩段储层储集性能;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为溶蚀作用提供渗流通道,提高储层渗透性。研究结果为巴什托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提供指导。
- 王金娜王德海李宗宇刘奇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相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 吉林白山青沟子剖面新元古界南芬组--青沟子组沉积环境研究及MT事件初探
- 王金娜王德海
- 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2020年
- 在永平油田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岩芯、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总结了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油气成藏规律。结果表明,永平油田的油源主要来自于扶余Ⅰ号构造周边生油凹陷的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依靠连通性砂体进行侧向运移,气源主要来自于扶余Ⅰ号构造深部沙河子组与火石岭组的煤系地层,利用断裂沟通深部作垂向运移;嫩江组沉积末期与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运动对本地区的圈闭类型、天然气藏分布和油藏的破坏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现今的油气分布与各成藏要素形成时间及匹配关系密切相关,稠油藏以构造油藏为主,广泛分布在穹隆背斜两翼及顶部;常规油藏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分布在穹隆背斜东部的局部地区;天然气藏以构造气藏为主,与深断裂相伴生。
- 王新宇王德海王思琳王金娜刘奇贾雨东
- 关键词:松辽盆地泉四段成藏条件
- 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
- 2020年
- 为明确天津蓟州中-新元古界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笔者以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为例,在燕辽坳拉谷地质与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开展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雾迷山组和洪水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其中雾迷山组主要为潮坪亚相,并发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沉积韵律,洪水庄组主要为潟湖亚相。②雾迷山组发育碳酸盐岩,样品的化学成分以CaO和MgO为主,两者含量相近,较多的SiO 2含量显示该时期碳酸盐岩沉积时混入较多的陆源碎屑;洪水庄组发育泥岩、页岩,样品的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③镁铝比值(8~21670)显示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为泻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洪水庄组中较低的m值(8~12)表明该时期有淡水注入。④Mn含量以及Na/Al显示雾迷山组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并且具有偏干旱与偏短暂湿润气候频繁转换的沉积特点,洪水庄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
- 贾雨东王德海王新宇巴燕·夏木提汗郭忆茹
- 关键词:雾迷山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 徐州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沉积特征被引量:1
- 2007年
- 微亮晶构造(Molar Tooth Structure,简称MTS)是前寒武纪细粒碳酸盐岩中一种肠状褶皱的微亮晶方解石(局部可白云石化),主要形成于1600~650 Ma的中新元古代中-浅缓坡相碳酸盐岩内,在显生宙和太古代罕见(James等,1998).……
- 郭峰王德海孟祥化葛铭任国选
- 关键词:碳酸盐岩岩石学沉积环境新元古代
- 吉林市上二叠统杨家沟组沉积环境被引量:6
- 2011年
- 吉林市杨家沟组剖面位于吉林市二道沟附近,出露良好,属于人工露头。杨家沟组按照岩性分为上下两段,底部为构造角砾岩;下段主要为砾岩,砾石为近源的碳酸盐岩,发育有冲刷面构造和正粒序层理;上段主要为黑色、灰黑色泥岩和页岩,发育有水平层理,夹有粉砂岩薄层。杨家沟发育淡水双壳类化石和植物化石,为湖泊沉积环境,粗碎屑岩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浊积扇砂体,泥岩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采集8块泥岩样品,进行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采用元素绝对数量、个别元素比值数量、个别元素经标准化后的比值数量及个别元素的组合关系,通过判别图表等判断上二叠统杨家沟组为陆相还原环境,物源主要为大陆岛弧环境,Th/U介于4.45~5.38,属于咸水沉积,可能反映杨家沟组沉积时期偶尔有海侵现象。杨家沟组为典型的陆相沉积,代表东北地区晚二叠世海水退出,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的拼接,杨家沟组底部的底砾岩,是这次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而近源沉积的碳酸盐岩砾石,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哲斯组或者磨盘山组、鹿圈屯组。
- 王德海谢宏坤温泉波谭文文康海平
- 关键词: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沉积环境
-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特征被引量:29
- 2007年
- 滨北地区可识别出的3个超层序,研究层段属于热沉降坳陷期一级超层序的上部。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大量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沉积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浅层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根据生储组合关系,指出滨北地区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包括曲流河河道、泛滥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浅湖滩坝等。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平原、滨浅湖滩坝砂体及河流相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黑鱼泡-乌裕尔凹陷、明水阶地西部及安达地区,这些储集体毗邻生油凹陷,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条件。
- 郭峰陈世悦王德海胡光明纪友亮任国选
-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沉积相储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