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锋

作品数:62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热解
  • 10篇流化
  • 9篇蔺草
  • 9篇镁合金
  • 9篇合金
  • 8篇循环流化床
  • 8篇流化床
  • 8篇纳米
  • 8篇固色
  • 7篇
  • 6篇改性
  • 6篇超临界水
  • 4篇石墨
  • 4篇石墨烯
  • 4篇陶瓷膜
  • 4篇陶瓷膜层
  • 4篇污泥
  • 4篇污染
  • 4篇立管
  • 4篇煤热解

机构

  • 49篇中国兵器科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山...
  • 11篇浙江大学
  • 5篇西安近代化学...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华北工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宁波钢铁有限...

作者

  • 62篇王志锋
  • 19篇毕继诚
  • 16篇鲁闯
  • 16篇梁鹏
  • 13篇张艳辉
  • 11篇朱利萍
  • 10篇杨润田
  • 9篇董众兵
  • 7篇唐纬虹
  • 7篇王尚军
  • 5篇任丽宏
  • 4篇程乐明
  • 4篇韩丽娜
  • 4篇王建中
  • 4篇郝洁
  • 4篇曹继平
  • 3篇尚福军
  • 3篇陈子明
  • 3篇黄伟
  • 3篇黄伟明

传媒

  • 6篇兵器材料科学...
  • 5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煤炭转化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表面技术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煤化工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体热载体热解淮南煤实验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自制处理量为1kg煤的间歇式固体热载体热解装置,以淮南烟煤为原料,石英砂作热载体,对该煤进行热解特性评价实验。考察了热载体初始温度700℃~900℃、反应4min~16min、煤粒径及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5~9对热解产物产率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载体初始温度,气、液产率增加;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热载体比例,气体产率有所增加;热载体初始温度对热解气组成影响显著。提高热载体与煤的质量比和热载体初始温度,可以抑制半焦对热解反应器内壁的黏附。
梁鹏王志锋董众兵毕继诚
关键词:固体热载体热解
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压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实验测量了一种新型的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冷模反应器中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其中提升管的内径为100mm、高为6m;立管内径为44mm、高为3m,热解室的截面为200mm×200mm、高为770mm。分别考察了提升管内的表观气速Ur、循环量Gs、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量Qa以及初始装料量G等对系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立管底部阀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Ur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梯度都趋于减小;在提升管内表观气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也随之增大;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影响较大,而对提升管内的压力分布影响相对较小;在立管底部阀门开度及Ur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初始装料量的增加提升管及立管内的压力分布也趋于增大。
王志锋梁鹏董众兵毕继诚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煤热解提升管立管
蔺草染土改性及固色实验研究
2011年
通过研究染泥质量浓度、TiO2、Al2O3添加量、固色时间以及绿水等因素对蔺草固色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对蔺草染土进行改性的有效途径。固色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泥质量浓度为80g/L、TiO2添加量0.3g/L、绿水添加量6g/L、固色时间3min时,固色效果最佳。在不改变原有固色工艺条件下,经改性后染土的实际用量仅为改性前的25%,大大降低了蔺草的固色成本。同时,由于染土用量的大幅度降低,使蔺草后续加工过程中粉尘释放量也随之降低,有效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
王志锋鲁闯王尚军朱利萍李建伟
关键词:蔺草固色
Ca(OH)_2对污泥中制取富氢气体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以城市污泥转化为富氢气体为目的,使用超临界水(SCW)间歇反应器,以Ca(OH)2为催化剂,主要考察了Ca/C摩尔比、反应温度对城市污泥在SCW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组成、碳转化率以及CO2吸收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a/C摩尔比的增加,气相产物中的CO2可以得到有效固定,同时促进碳转化率和H2产率升高。在600℃、30 MPa的条件下,当Ca/C摩尔比为0.6时,CO2的吸附率达到95%,H2含量比Ca/C比为0时提高14.7%。随温度升高,碳转化率和H2的体积分率逐渐增加,Ca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大。温度为680℃时,CO2吸附率达到99%,H2含量达到43.7%。Ca(OH)2的催化作用在高温下更加显著。
王志锋韩丽娜梁鹏程乐明毕继诚
关键词:CA(OH)2超临界水城市污泥富氢气体
高强韧稀土镁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高强韧稀土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镁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Y为3.0~12.4%,Zn为1.5~3.5%,Zr为0.2~0.65%,Si≤0.03%,Fe≤0.05%,Ca≤0.03%,Cu≤0.01%,N...
周古昕刘稳王生郎玉婧杜秀征乔立贺新民吴岳壹王志锋
文献传递
CFB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立管内的气固流动特性被引量:6
2005年
在提升管直径为100mm、高为6000mm,立管直径为44mm、高为3000mm,热解室的截面积为200mm×200mm、高770mm的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提升管中的表观气速、系统循环量以及加到热解室里的松动气量等因素对立管中的压力梯度、气固相对流动速度等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立管内的流动形式主要为气固并流下行移动床流动.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立管中负压差梯度逐渐减小,最终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循环量的增大,立管内的负压差梯度及气固相对速度也随之增大;加到热解室内的松动气对立管内气固流动状态影响比较复杂,在提升管内表观气速及立管底部阀门开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松动气量的增加,立管内会出现从负压差流动到正压差流动的转变.而在松动气量保持一定时,随着提升管内表观气速的增大,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
王志锋梁鹏董众兵毕继诚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热解立管压力梯度
蔺草固色染土改性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纳米TiO2、叶绿素添加剂等有效成分对蔺草固色所用染土进行改性,并保持其它固色工艺条件不变进行蔺草固色实验,通过测量样品的颜色深度及透射率来表征固色效果及保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染土不但对蔺草具有良好的固色效果,且保色效果优于未改性的染土;改性后染土的实际用量在目前蔺草固色工艺的基础上降低70%左右,大大降低了固色成本;通过控制染土的实际用量,有效降低了蔺草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达到了改善工人工作环境的目的。
王志锋鲁闯王尚军任丽宏李建伟
关键词:蔺草改性固色
超临界水的应用及其环境中材料腐蚀的研究
介绍了超临界水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目前在化工、环境领域的应用状况,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废物处理技术,在宇航、潜艇、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高温高压下设备的腐蚀是限制该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
杨润田王志锋张海峰程乐明毕继诚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法物化性质废物处理
文献传递
一种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纳米铝粉的喷雾造粒方法,该方法先将纳米铝粉收集在不含羟基的有机溶剂中,避免了纳米铝粉与环境直接接触,确保纳米铝粉不与接触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活,从而保持了较高的活性;选择的粘合剂及固化剂为将纳米铝粉组装...
李明利纪松郝洁钱坤明王志锋张延松黄敬晖丁昂余琼
城市污泥超临界水中资源化应用技术研究
王志锋毕继诚杨润田朱利萍王尚军韩丽娜
项目利用超临界水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城市污泥快速转化为富氢气体,同时污泥中的重金属富集到少量的残渣中,以便集中处置。该技术路线无需对污泥进行预脱水干燥处理,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该技术为日益困扰城市发...
关键词:
关键词:超临界水城市污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