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波

作品数:52 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灌溉
  • 8篇干旱
  • 6篇土壤
  • 5篇农业
  • 5篇教学
  • 5篇半干旱
  • 4篇玉米
  • 4篇水稻
  • 4篇节水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滴灌
  • 3篇渗流
  • 3篇渗流规律
  • 3篇水肥
  • 3篇水肥耦合
  • 3篇水利专业
  • 3篇膜下滴灌
  • 3篇节水灌溉
  • 3篇灌溉制度
  • 3篇寒地

机构

  • 51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黑龙江农垦总...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水利...
  • 1篇黑龙江农业职...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1篇王忠波
  • 15篇张忠学
  • 7篇魏永霞
  • 5篇肖建民
  • 5篇付强
  • 5篇滕云
  • 4篇朱士江
  • 4篇李欢
  • 3篇郭亚芬
  • 3篇刘东
  • 3篇王斌
  • 3篇汪可欣
  • 3篇杜平
  • 2篇王晓斌
  • 2篇孙楠
  • 2篇张兴义
  • 2篇刘嫄春
  • 2篇王金武
  • 2篇马淑珠
  • 2篇王建国

传媒

  • 8篇农机化研究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水利科技与经...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黑龙江水利科...
  • 2篇节水灌溉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近50年大豆需水量与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基于黑龙江省28个气象站1966—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和20个农业气象站1991—2008年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计算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降雨量、需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及三者的气候倾向率,并根据水分盈亏指数制定干旱等级,计算各生育阶段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利用ArcMap空间分析功能绘制相应分布图。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育期内年均有效降雨量为253~370 mm,平均值为321 mm,除生长前期外,其他各生育阶段均表现为中部高和东西部较低的分布趋势,大豆生育期有效降雨量气候倾向率为-6.16~9.09 mm/(10a),平均值为2.41 mm/(10a),生长前期有效降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生长后期有效降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豆年均需水量为336~465 mm,平均值为388 mm,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均呈中部低、东西部高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豆生育期内需水量气候倾向率为-16.01~2.42 mm/(10a),平均值为-5.17 mm/(10a),各生育阶段需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豆生育期内年均水分盈亏指数为-44.5%~8.9%,均值为-15%,自西向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盈亏指数的气候倾向率为-1.89~4.92%/(10a),水分盈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大豆各生育阶段干旱频率分布与需水量空间分布大致相同,其中生长前期和快速发育期干旱频率高于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易发生春旱和夏旱。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大豆的灌溉管理和旱灾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李玖颖王欣亮王忠波王忠波
关键词:大豆需水量
水氮耦合下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为探寻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于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淹灌(F)和稻作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同时设置常规施氮水平(N,110 kg/hm~2)、减氮10%水平(N1,99 kg/hm~2)、减氮20%水平(N2,88 kg/hm~2)3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氮耦合方式对水稻各器官干物质量、碳含量、稻田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和CH_(4)排放通量及两者排放总量的影响,并采用净生态系统碳收支(NECB)评价体系对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耦合方式下,各处理水稻穗固碳量与根固碳量分别占其总固碳量的26.61%~40.92%、24.63%~31.95%。相同施氮量下,稻作控制灌溉相较于常规灌溉能提高水稻各器官碳含量、干物质量。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各处理CH_(4)排放通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均在分蘖期与拔节孕穗期出现峰值;各处理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呈现单峰变化,在分蘖期出现峰值。相同灌溉模式下,除返青期外,各处理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相同施氮量下,稻作控制灌溉与常规灌溉相比降低了土壤呼吸CO_(2)排放通量及排放总量,但提高了CH_(4)排放通量及排放总量。不同水氮耦合方式下,水稻净初级生产力为4245.82~6958.19 kg/hm~2,穗净初级生产力最高、凋落物净初级生产力最低,分别占其水稻净初级生产力的42.88%~51.82%、3.19%~3.90%。相同施氮量下,稻作控制灌溉模式各处理水稻净初级生产力均大于常规灌溉模式,其中CN、CN1、CN2各处理净初级生产力较FN、FN1、FN2各处理分别增加11.17%、31.92%、2.98%。此外,不同水氮耦合方式下NECB均为正值,表示该黑土区稻田生态系统为净碳“汇”,其中CN1处理净碳收支(1082.8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这说明稻作控制灌溉模式下减氮10%处理的稻田生态系统�
张忠学张忠学李铁成齐智娟李铁成周欣
关键词:水氮耦合净初级生产力
液肥深施机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设计与试验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深施型液态施肥机分配器工作效率低及液肥能量损失大问题,设计了与斜置式扎穴机构相配套的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为了避免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与斜置式扎穴机构之间连接的软管发生缠绕,采用双行星轮-内齿圈组合机构的传动原理,并根据斜置式扎穴机构喷肥针肥路接口的运动特性,确定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各组件的传动比;为满足喷肥针入出土即刻喷肥特性,进行了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空间凸轮的设计,得到相应的结构参数:推程运动角31.8°、回程运动角25.6°、平均圆柱半径100 mm、行程最大值6 mm。对行星轮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行星轮的运动轨迹方程。进行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性能试验,记录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与斜置式扎穴机构每次间隔旋转45°时的输肥软管运动状态,验证软管会否发生缠绕;以液压泵压力为影响因子,分别测得不同水平下每5 s内的施肥量,求得喷肥针与液压泵出口处的流速,并得到差动式双向供肥分配装置液肥能量损失值及节能损失规律,分配装置具有高效率的喷肥性能。
王金武周文琪白海超王金峰黄会男王忠波
关键词:运动学分析性能试验
水肥耦合技术在黑龙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从东北半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黑龙江地区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黑龙江地区农业的关系,以及水肥耦合研究对黑龙江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忠学滕云魏永霞王忠波
关键词:水肥耦合可持续发展半干旱地区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干旱灾害问题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干旱灾害是黑龙江省主要自然灾害,旱灾造成的损失在黑龙江省所有自然灾害中最重。对黑龙江省的旱灾特点和成因,旱灾对全省工业、农业、人们生活和生态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干旱指数指标将全省分为35个干旱类型区,并根据分析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抗旱减灾对策。
金玲王忠波王玉
关键词:旱灾抗旱
拉链式塑料渗灌管棚室中地埋基本渗流规律的试验
2005年
采用拉链式塑料管作为渗灌管,在大棚中埋于地下不同深度,在不同工作水头下进行了基本渗流规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拉链式塑料管扣合缝处可采用氯汀胶粘无纺布作为防渗材料,同时工作水头选为3m比较合适。
王忠波马淑珠肖建民
关键词:渗流规律
拉链式塑料管渗流规律与大棚渗灌的试验研究
该课题是哈尔滨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棚室蔬菜塑料拉链暗管渗灌技术的应用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该论文通过拉链式塑料管大气、土壤中的渗流试验研究,以及在大棚蔬菜(番茄)栽培应用拉链式塑料管渗灌的试验研究,希望为保护地蔬菜栽...
王忠波
关键词:渗灌渗流规律
文献传递
东北寒地不同土质对玉米生长发育和耗水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东北地区春玉米为试验对象,利用称重式蒸渗仪,采取相同的灌溉制度,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并比较玉米生理指标的不同。结果表明,生育进程上,草甸土玉米生育期最短;生理生育指标上,草甸土株高最小但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根系活力却最旺盛;耗水规律上,不同土质基本一致,黑土耗水量最大;产量上,黑土最大,草甸土最小。
李欢王忠波李蔚新张忠学
关键词:玉米耗水规律形态发育
浅松覆盖条件下二维根系吸水率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土壤水动力学方程反求根系吸水率,分析玉米拔节期梯形剖面取根资料,建立有效根密度分布函数,结合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建立适合浅松覆盖条件下的二维根系吸水率模型,并应用田间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3.75%~7.11%,满足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精度要求。
汪可欣付强王忠波吴琼
关键词:根系吸水模型数值模拟
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计算机算法被引量:4
1999年
人工渠道中的水流绝大多数是非均匀流,分析计算其水面曲线的变化规律是确定明渠边墙高度及回水淹没范围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方法推求水面线一般采用试算法或图解法,其法计算速度慢、精度低。本文通过开发软件,实现人机对话,利用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结合内插法,可快速准确的推求出水面曲线。
付强王忠波宋艳芬赵泽斌
关键词:非均匀流计算机明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