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贤
- 作品数:33 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 微机控制的通用高精度数字传递函数测试系统被引量:1
- 1998年
- 介绍数字传递函数测试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思路,从多方面分析了这类系统设计的特点及实用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机通过并行接口控制的通用、高精度数字传递函数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
- 蔡明捷廖孟扬王思贤
- 关键词:传递函数微机并行接口
-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中的俘错处理程序设计技巧
- 1996年
- 针对Access2.0数据库程序设计中常见且又至关重要的运行时错误分类型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给出了相应的俘错处理程序设计方法.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一种简易有效的俘获Access保留错误代码的方法,并对包含子表单的复杂表单的错误处理给出了解决方案。
- 李群丽王思贤廖孟扬王文伟
- 关键词:ACCESS程序设计数据库
- 大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维护被引量:2
- 1998年
- 文中介绍一种基于MicrosoftAccess开发平台的大型MIS中的大容量数据维护方法,重点介绍数据的分段下载与加载,为在大型MIS中更有效地管理和操作数据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
- 杨武廖孟杨王思贤李群丽王文伟徐振勤
-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医院管理
- 基于多媒体和校园网环境的教学过程设计被引量:4
- 2002年
- 该文通过对目前多媒体和校园网教学环境发展情况的探讨,立足于教学实践和对教学效果反馈和学生调查进行的充分研究,提出了一套既继承传统教学成果经验,又充分发挥多媒体和校园网教学环境优势的教学过程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实现方案。
- 何楚王思贤廖孟扬
- 关键词:多媒体校园网教学过程
- Internet上图象渐进传输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在Internet环境中 ,每个用户所占用的网络带宽是不同的 ,并且随着网络状况的动态变化而变化 ,不同用户对图象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 ,因此要求服务器端的图象编码器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性。1 993年 ,Shapiro提出的小波零树编码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象编码方法 ,该算法编码器输出的比特流是按其重要性排序的 ,是对原图象一种渐进的二进制表示。在该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适合Internet环境下的静态图象渐进传输解决方案 ,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 宋长安王思贤吴柱梅建新
- 关键词:图象编码小波变换MPEG-4INTERNET
- 基于小波变换及布朗分形模型的纹理分割被引量:16
- 1998年
- 在研究小波变换及布朗分形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水平分维数,垂直分维数,对角分维数,并将它们作为纹理特征量来实现纹理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特征量能够很好地反映纹理特征,从而分割时不需有关图象中纹理类别的先验信息,较以往方法在准确度和计算复杂程度上都有很大提高.
- 王思贤江筱炳廖孟扬
- 关键词:小波变换纹理分割图象处理
- 基于小波分析的X射线照片增强研究被引量:21
- 1998年
- 应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特性,对医学X射线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两种新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使图像细节清晰,还能有效防止“粘连”、“振铃”效应,抑制噪声,有利于医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 黄晓凌廖孟扬覃家美王思贤张东徐振勤
- 关键词:小波分析图像增强
- 显微细胞图像的自动分割被引量:10
- 2003年
- 由于细胞组织本身的复杂特性以及显微镜的影响,细胞图像的分割成为图像分割中的一大难题。考虑到边缘检测可以准确的为分割提供边缘点,提出基于区域一致性测度的边缘检测算法,针对细胞图像的特点,实现其初始轮廓的自动获取,运用活动轮廓模型对初始轮廓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在大样本条件下直接对彩色细胞图像自动分割的目的。
- 李家志黄晓红王思贤
- 关键词:显微细胞图像细胞图像边缘检测图像分割计算机视觉显微镜
- PACS中的三维小波图象压缩被引量:3
- 1999年
- 满足医学影象临床诊断需要的无失真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是图象压缩研究的新领域,也是PACS系统和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提出将三维小波压缩技术应用于CT、MRI等所产生的多帧断层图象,把二维医学序列图象组视为三维图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三维小波压缩方案。通过实验证明,三维小波压缩技术大大优于目前PACS中最常用的二维JPEG编码和二维小波压缩技术。
- 王莉王思贤李辉曾发龙
- 关键词:PACS小波变换图象压缩医学图象
- 骨髓细胞多光谱显微图像分类器的设计
- 2005年
- 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极大似然法的骨髓细胞多光谱显微图像分类器的设计,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细胞特征选择方法,分类器的训练及使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训练细胞进行分类,绝大多数类别达到了90%以上的分类精度,同时分类速度也令人满意。
- 谢文娟曾立波王思贤吴琼水张燕
- 关键词:多光谱模式识别分类器极大似然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