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琴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围生医学中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疾病,其病因至今未阐明,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的内环境平衡失调,内皮细胞激活,导致血管内皮系统损伤,并使血管内皮释放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失衡,从而引起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等症状。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一镇痛方法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报道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或传统镇痛方法时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 林仙菊陈玲阳王惠琴
- 关键词:术后硬膜外镇痛剖宫产术后血浆内皮素心钠素血管活性物质
- 硝酸甘油滴鼻用于苏醒期血压过高的疗效观察
- 2005年
- 王惠琴许菊霞
- 关键词:硝酸甘油滴鼻疗效观察远期并发症术中高血压心血管反应
- 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kg。观察产妇一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胎儿剖出后血气分析及1min与5minApgar评分,以及产妇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能部分缓解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临床剂量常见的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丛海涛丁进峰曹东航陈荣王惠琴彭从斌
- 关键词:胎儿
- 地塞米松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肋间神经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采用VAS量表对术后患者1、4、12、24h进行疲乏、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记录发生恶心呕吐例数,首次肠蠕动、肠排气和出院时间。结果: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和术后4、12、24h疲乏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肠蠕动、肠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与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比较,肋间神经阻滞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1、4、12h咳嗽时疼痛评分、首次肠蠕动、肠排气时间明显多于地塞米松+肋间神经阻滞组(P<0.05,P<0.01)。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地塞米松能有效地减少恶心呕吐发生;地塞米松联合应用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确切,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 陈玲阳彭从斌王惠琴
-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地塞米松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麻醉恢复室吸痰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全麻后病人在麻酸恢复室(PACU)拔管前后吸痰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寻找尽量减少对病人刺激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前病情评级(ASA)Ⅰ~Ⅱ级的病人80例,按进入PACU编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入PACU时立即吸痰,等病人苏醒后立即拔除导管;对照组:病人苏醒后在拔除气管导管前后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后、拔管前后病人心率、血压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其它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对照组病人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吸痰对苏醒期病人刺激大;深麻醉下吸痰,清醒后立即拔出气管导管能减轻拔管前后心血管反应。
- 王惠琴陈玲阳许菊霞
-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拔管吸痰心率血压
- 手术室麻醉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与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调查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2月1 104例于医院手术室麻醉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手术室麻醉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共有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8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48例,占48.98%;使用液体消毒剂消毒和循环使用麻醉机在下呼吸道发生感染最高,分别为6.7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与手术室麻醉过程的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喉镜消毒方式、麻醉机过滤器类型和麻醉前抗菌药物使用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麻醉过程中产生的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因手术室麻醉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 陈斌王明仓王惠琴项海飞王红珠
- 关键词:麻醉下呼吸道感染
- 苏醒期术后出血的临床诊断
- 2005年
- 王惠琴许菊霞周春莲
- 关键词:术后出血病人并发症
- 三种镇静方法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丙泊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眯啶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内镜下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分复合瑞芬太尼(PR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DP组),每组各25例。3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效应室浓度以1.0μg/ml开始,以0.3μg/ml上调;PR组瑞芬太尼TCI效应室浓度1.5ng/ml;DP组手术开始前1 5min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10min后持续给予右美托咪啶0.3μg/(kg·h)静脉注射。记录并比较麻醉前(T_1)、达到合适镇静深度内镜置入前(T_2)和治疗结束后(T_3)时点MAP、HR和SpO_2,术中低氧血症、体动、呛咳等不良事件,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恢复时间和术后头晕等情况;评估内镜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PR组和DP组在T_2时点MAP和HR较P组明显降低(P<0.05),DP组在T_2时点SpO_2较P组升高(P<0.01);PR组和DP组恢复时间、丙泊酚浓度、体动、呛咳和术后头晕发生率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则明显增高;R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较P组均明显增高,DP组则降低(P<0.05或0.01);D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内镜医师满意度较RP组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啶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泊酚,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会增加呼吸抑制风险。
- 王明仓陈玲阳周春莲王惠琴
- 关键词: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丙泊酚肝硬化
- 瑞芬太尼、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丛海涛丁进峰王惠琴彭从斌
- 关键词:氯胺酮小儿麻醉瑞芬太尼儿科手术复合麻醉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比较
- 2008年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特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也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应激反应、病人术毕清醒时间及清醒质量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宜的麻醉方法。
- 王红珠狄华君王惠琴
-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麻醉方法腹腔镜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清醒时间单纯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