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摆

作品数:94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7篇刺参
  • 32篇仿刺参
  • 12篇养殖
  • 12篇基因
  • 11篇苯系物
  • 9篇基因表达
  • 7篇微生物
  • 6篇体腔液
  • 5篇大竹蛏
  • 5篇盐度
  • 5篇幼贝
  • 5篇扇贝
  • 5篇污染
  • 5篇久效磷
  • 5篇过氧
  • 5篇过氧化
  • 5篇池塘
  • 4篇毒性
  • 4篇对虾
  • 4篇多糖

机构

  • 87篇辽宁省海洋水...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辽宁省海洋与...
  • 1篇中国科协

作者

  • 94篇王摆
  • 77篇周遵春
  • 57篇关晓燕
  • 55篇董颖
  • 53篇高杉
  • 40篇蒋经伟
  • 39篇陈仲
  • 37篇姜北
  • 29篇杨爱馥
  • 27篇孙红娟
  • 12篇田甲申
  • 12篇王召会
  • 10篇韩家波
  • 8篇吴金浩
  • 7篇姜冰
  • 6篇汝少国
  • 6篇汪笑宇
  • 4篇鹿志创
  • 4篇蒋经纬
  • 3篇王蔚

传媒

  • 24篇水产科学
  • 6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色谱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10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节对虾混养池塘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初探
2023年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比较斑节对虾单独养殖、斑节对虾与海蜇混养、斑节对虾与海蜇和菲律宾蛤仔混养3种养殖模式池塘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试验结果显示,皮氏罗尔斯通氏菌为最主要的致病菌,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致病菌的丰度相比于对照组沉积物均明显下降。与非海水养殖池塘对照沉积物相比,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中硝酸盐还原生成氨氮的相关基因以及硫酸盐还原产生硫化氢的相关基因含量更高,而亚硝酸盐和氨氮利用基因含量较低。3种斑节对虾养殖模式中,斑节对虾单独养殖和斑节对虾与海蜇和菲律宾蛤仔混养池塘沉积物中硝酸盐和硫酸盐还原基因丰度均高于斑节对虾与海蜇混养模式。此外,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一些特定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由包括交替单胞菌、拟杆菌、着色菌、黄杆菌、脱硫杆菌和脱硫弧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完成。探明不同斑节对虾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中潜在的人类致病菌情况以及氮、硫等基本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优化养殖技术、控制疾病暴发同时提高养殖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周磊赵泽龙关晓燕王摆周遵春
关键词:混合养殖斑节对虾宏基因组致病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一种在淤泥质潮滩种植翅碱蓬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河口湿地、滨海潮滩的耐盐植被修复技术,在潮汐环境下种植翅碱蓬的方法。具体方法:在15-20℃,翅碱蓬种子按重量比1∶3-1∶5加淡水浸泡20-25h,至种子开口;浸泡后的种子,按重量比1∶1-1∶1.5加黏土或...
王摆周遵春韩家波关晓燕姜北董颖陈仲杨爱馥高杉
文献传递
DGGE分析不同盐度仿刺参养殖环境中菌群多样性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16S rDNA的PCR-DGGE基因指纹技术对不同盐度仿刺参养殖水环境中的菌群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设置了22、26、30、34,4个盐度梯度,每隔10 d采样1次,通过PCR-DGGE指纹分析发现,仿刺参养殖环境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细菌。其中大多属于非可培养细菌,变形菌门和CFB门的种类是水体中的优势菌群,交替假单胞菌属是报道过的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根据DGGE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发现,同等盐度条件下的样品之间存在一定的菌群相似性,并在聚类分析图中分别各自成簇。样品的多样性指数为1.7~2.3,不同盐度条件下,样品的多样性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
关晓燕周遵春姜冰董颖汪笑宇姜北杨爱馥陈仲王摆孙大鹏
关键词:仿刺参盐度细菌RDNA
一种仿刺参体腔液病毒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刺参体腔液病毒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仿刺参体腔液的提取;2)体腔液细胞超声波破碎,冻融,释放病毒粒子;3)体腔液过滤,制成含有病毒的氧化铝滤膜;4)避光染色、制片、观察、计数。本发明可以...
姜北周遵春关晓燕董颖杨爱馥王摆陈仲高杉蒋经伟
文献传递
以海洋线虫Chromadorina sp.为模型动物的环境激素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随着化学物质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对生物乃至生态系统的内分泌扰乱作用,越来越受到生态毒理学家的关注。目前,各国学者正积极开展环境激素的生物筛选方法研究,而生物筛选方法建立的基础是模型动物的选...
王摆
关键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久效磷
文献传递
大凌河口湿地水盐梯度下翅碱蓬的生态阈值被引量:14
2014年
基于大凌河口湿地翅碱蓬生物量、密度、株高、株重等生物指标之间极显著的相关性,选取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不同土壤理化因子条件下,翅碱蓬种群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翅碱蓬生物量自然对数分别与土壤盐分、水分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一元二次曲线拟合关系,表明翅碱蓬群落分布受土壤水分、盐分的影响;用高斯模型求解出大凌河口湿地翅碱蓬随土壤水盐变化的生态阈值,翅碱蓬的最适土壤盐分为12.14 g·kg-1,生态阈值区间为5.02~19.26 g·kg-1,最适生态阈值区间为8.58~15.70 g·kg-1;翅碱蓬最适土壤水分为59.82%,生态阈值区间为22.02%~97.62%,最适生态阈值区间为40.92%~78.72%。上述研究结论为河口湿地翅碱莲生境保护与植被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摆韩家波周遵春董颖关晓燕姜北
关键词:生态阈值翅碱蓬土壤盐分土壤水分
一种育苗池内大竹蛏幼贝的捕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池内大竹蛏幼贝的捕获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捕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育苗池水位:将准备捕获大竹蛏幼贝的育苗池内水位控制在1‑1.5m;选择不同网目的拖网捕获不同规格的大竹蛏幼贝:捕获壳长...
高杉孙红娟王摆曹琛姜北陈仲蒋经伟关晓燕董颖周遵春
文献传递
仿刺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首次克隆了仿刺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500 bp ,其中包含5′-非翻译区长129 bp ,3′-UTR长912 bp ,开放阅读框459 bp ,编码1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5.47 ku。仿刺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保守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家族标签序列42 GFHIHQFGDNT52及136 GNAGGRAACGVI147,4个Cu2+结合位点(His-44,-46,-61,-118)和4个Zn2+结合位点(His-61,-69,-78,Asp-81),一对二硫键(Cys-55,-14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仿刺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匙胸瘿蜂和烟粉虱相似度最高,为7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仿刺参处于无脊椎动物分支中,与紫海胆位于同一小支上。实时定量 PCR结果显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mRNA在仿刺参肠、体壁、肌肉、呼吸树、体腔细胞和管足中均有表达,在管足中表达量最高。在细菌脂多糖刺激后4~12 h ,体腔细胞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表明仿刺参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对细菌脂多糖刺激有免疫应答。
高杉董颖王摆杨爱馥陈仲关晓燕蒋经伟姜北孙红娟周遵春
关键词:仿刺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
刺参病害预警系统
本发明的刺参病害预警系统是通过对刺参养殖环境主要因子(温度、盐度、pH、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病原数量变动等)进行监测,应用病害预警模型分析监测数据,对刺参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警,并提出防控措施,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平台发...
董颖周遵春姜北陈仲关晓燕杨爱馥王摆高杉王笑月汪笑宇
文献传递
渤海北部典型芳香烃类化合物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究渤海北部海上油气区及周边近岸海域典型芳香烃类化合物污染状况,2015年5月现场采集了32个站位的海水样品,针对7种苯系物(BTEX)和17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定,并采用商值法和毒性当量法对污染物开展单一和联合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研究海域海水中7种苯系物总含量范围为65.1~222.6ng·L^-1,以甲苯含量最高,表层含量略低于底层,油气区平均含量低于周边近岸,受到陆源污染输入的影响特征明显。表层海水中ΣPAHs含量范围为98.9~356.0ng·L^-1,平均值为184.5ng·L^-1,以低环芳烃占优势,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比值法判定该海域PAHs可能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加工产品。该海域海水中苯并(a)芘的风险商RQ值大于0.1,表现出低度风险,其余3种处于可接受水平。4种芳香烃类化合物联合生态风险等级为低度风险,对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但不同区域仍存在一定差异性,海上石油开采与陆源输入是影响该海域个别区域生态风险较高的重要因素。
吴金浩王莹王莹张玉凤宋伦王摆
关键词:苯系物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