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斐

作品数:70 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7篇儿童
  • 30篇重症
  • 26篇儿童重症
  • 19篇血液
  • 13篇综合征
  • 13篇连续性
  • 12篇血液净化
  • 11篇重症监护
  • 11篇监护
  • 10篇重症监护病房
  • 10篇监护病房
  • 10篇病房
  • 9篇危重
  • 8篇危重症
  • 7篇血浆
  • 7篇血浆置换
  • 7篇氧合
  • 7篇脓毒
  • 6篇动脉
  • 6篇休克

机构

  • 53篇上海市儿童医...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作者

  • 70篇王斐
  • 57篇张育才
  • 54篇崔云
  • 31篇戎群芳
  • 30篇陈容欣
  • 24篇徐梁
  • 19篇缪惠洁
  • 17篇朱艳
  • 11篇史婧奕
  • 9篇周益平
  • 7篇李嫔
  • 6篇王春霞
  • 6篇王春霞
  • 4篇徐婷婷
  • 3篇朱志颖
  • 3篇周益平
  • 3篇吕鑫
  • 2篇张泓
  • 2篇刘江斌
  • 2篇朱艳

传媒

  • 12篇中国小儿急救...
  • 7篇中华急诊医学...
  • 7篇中华儿科杂志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救治重症瑞氏综合征2例被引量:2
2018年
瑞氏综合征(RS)又称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多发生于6个月~12岁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意识障碍、惊厥频繁发作及严重肝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6%~43%。因此,探索重症RS患儿的救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郭敏单怡俊王斐张育才崔云
关键词:瑞氏综合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重症救治严重肝功能损害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
目的 探讨床旁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中的作用.
缪惠洁崔云张育才朱艳王斐陈容欣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小儿重症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正>目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继发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或病毒感染等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
张育才戎群芳崔云陈容欣王斐徐梁
关键词: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文献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救治儿童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 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抢救儿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2013至2016年收治的11例临床诊断SAP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评分)评估危重程度.对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的SAP患儿,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进行CBP治疗,观察分析病情演变与转归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11例SAP患儿中7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保守治疗12~24 h后,其中6例患儿病情仍进一步加重,进行CBP治疗,使用PRISMA或PRISMA flex血液净化机和Gambroprisma滤器,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或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模式.6例SAP患儿经CBP治疗[中位数时间48.5 (48.0,55.5)h]后均存活,治疗前、后血淀粉酶为675(495,1 334)比176(136,246) U/L,脂肪酶为551(385,1 075)比143(117,185)U/L,C反应蛋白为168(125,192)比67(28,87) mg/L,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67.2(51.0,72.9)比22.6(19.3,31.O)ng/L,白细胞介素(IL)-6为47.8(35.2,88.4)比23.6(20.3,42.9) ng/L,IL-10为21.3(16.8,23.9)比35.6(26.5,38.6) ng/L,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改善(P均<0.05);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PaO2/FiO2)分别为192(101,208)和240(207,267)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58.3(56.3,62.5)和83.3(74.0,87.4) rmmHg,PCIS评分分别为66(62.5,72)和92(89,94)分,均明显好转(P均<0.05).结论 CBP治疗儿童SAP可迅速降低SAP患儿血液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稳定内环境,阻断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和体液平衡,可能是儿童SAP综合抢救治疗中的重要有效手段.
朱艳崔云张育才缪惠洁王斐陈容欣戎群芳
关键词: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特征和治疗
目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是近年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诊治难题,其中医院获得性PDRAB血流感染常导致原发疾病迅速恶化、甚至发生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本文探讨PDRAB血流感染的临床...
王斐张育才崔云任玉倩吕鑫戎群芳
关键词:儿童患者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肿瘤相关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肿瘤相关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768例脓毒症患儿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肿瘤性疾病,分为肿瘤相关脓毒症组(135例)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633例);前者又根据肿瘤类型分为血液系统肿瘤组(80例)、实体瘤组(43例)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组(12例)。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特征、主要治疗措施和住院病死率差别。结果768例脓毒症患儿中,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135例,占17.6%。肿瘤相关脓毒症组消化道感染比例[43.0%(58/135)比28.6%(181/633),χ^2=10.718,P=0.001]、血液感染[29.6%(40/135)比17.1%(108/633),χ^2=11.297,P=0.001]、皮肤软组织感染[22.2%(30/135)比4.1%(26/633),χ^2=54.013,P<0.01]明显高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肿瘤相关脓毒症组患儿入PICU后首次血红蛋白[71(61,83)比106(92,116)g/L,Z=13.594,P<0.01]、白细胞计数[1.4(0.3,5.2)比9.8(5.8,15.1)×10^9/L,Z=11.213,P<0.01]、血小板计数[51(15,121)比286(192,384)×10^9/L,Z=13.336,P<0.01]、中性粒细胞[0.449(0.170,0.730)比0.683(0.537,0.800),Z=5.974,P<0.01]和CD19^+细胞[0.106(0.008,0.274)比0.325(0.224,0.454),Z=6.555,P<0.01]明显低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82(25,155)比36(11,86)mg/L,Z=-5.257,P<0.01]、降钙素原[1.5(0.3,12.0)比0.8(0.2,4.0)μg/L,Z=-2.767,P=0.006]、CD8^+细胞[0.329(0.253,0.514)比0.209(0.156,0.275),Z=-5.699,P<0.01]、白细胞介素(IL)-6[0.1(0.1,522.4)比0.1(0.1,0.1)ng/L,Z=-2.747,P=0.006]、IL-8[0.1(0.1,177.0)比0.1(0.1,4.5)ng/L,Z=-2.087,P=0.037]、IL-10[0.1(0.1,42.7)比0.1(0.1,6.6)ng/L,Z=-2.148,P=0.032]明显高于非肿瘤相关脓毒症患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相关脓毒症组需要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34.8%(47/135)比16.9%(107/633),χ^2=26.267,P<0.01]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83.0%(112/135)比66.2%
周谭丽周益平张育才崔云王斐陈容欣戎群芳王春霞
关键词:脓毒症肿瘤
儿童危重症患者血液P-选择素与E-选择素的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疾病患儿血液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2例危重患儿(危重症组),入院24 h内留取首份血液标本;选择同期42例儿童体检残血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危重评分(PCIS评分)和PRISMⅢ评分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ABC-ELISA)法测定血清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浓度。结果对照组儿童血清P/E-选择素质量浓度分别为(37.23±8.99)ng/mL和(36.24±17.82)ng/mL;危重症组儿童血清P/E-选择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07.24±35.53)ng/mL和(114.93±40.17)ng/mL,与对照组P/E-选择素质量浓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重症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P-选择素和E选择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选择素浓度和E-选择素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673,P=0.000;r=-0.548,P=0.000);PRISMⅢ≥10组血清P-选择素和E-选择素明显高于PRISMⅢ<10组(P=0.003,P=0.014)。危重症患儿中,死亡组患儿P-选择素和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儿(分别为P=0.003;P=0.000);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P-选择素和E-选择素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分别为P=0.04;P=0.025)。结论危重病患儿血液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液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变化对评估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缪惠洁张育才崔云王斐徐梁戎群芳卢秀兰
关键词:P-选择素E-选择素危重症儿童
血管活性肠肽和甲泼尼龙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肠道Toll受体及mRNA表达的影响
王斐金宝张育才张宇鸣
体外膜氧合救治儿童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救治儿童急性爆发性心肌炎(AF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ECMO治疗AF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撤机后48 h是否存活分为ECMO撤机成功组(9例)与ECMO撤机失败组(3例)。分析影响ECMO撤机成功的相关因素,总结撤机成功患儿ECMO救治前后临床与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2例AFM患儿接受ECMO救治,男4例,女8例;中位体重20(17,36)kg,中位年龄66(48,103)个月。ECMO撤机成功9例(75.0%),出院存活8例(66.7%),住院死亡4例(33.3%)。ECMO治疗前中位病程3.0(2.2,4.0)d,ECMO中位支持时间120(68,152)h。撤机失败组ECMO建立前最高血乳酸(LA)水平、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心电图QRS波时限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均P<0.05)。撤机成功组患儿ECMO支持后平均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血LA、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MB同工酶、心肌钙蛋白Ⅰ、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与ECMO建立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FM患儿ECMO撤机成功因素与ECMO建立前血LA水平、VIS、心电图QRS波时限有关。
陈容欣史婧奕任玉倩王斐周益平崔云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儿童
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容量、心功能状态评估被引量:5
2012年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对循环系统血液流动,心脏各腔室压力,体循环、肺循环的压力及阻力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的指标进行监测。脓毒性休克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血乳酸和pH为重要参考依据。近年来发展的无创或有创监测技术包括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连续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等。宏观血流动力学、代谢指标和微循环参数构成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网络。临床需要通过对各个参数进行分析与整合,克服单一参数的局限性,才能正确评估患儿容量及循环功能状态。
张育才王斐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