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渤海海冰聚类分析和中期预报试验
- 2001年
-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资源开发区,海上的人类活动如油气勘探开发、港口海岸工程及海上交通运输等在每年冬季海冰形成和发展期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冰情甚至造成海冰灾害。为了保障海冰覆盖的渤海海区内的船只、海上建筑物的安全,提前作好防冰的准备,海冰预报方法研究成为必要的一项工作。渤海海冰是典型的一年冰,它的增长和融化以全球气候为背景,主要由当地气象条件决定。对多年海冰资料进行分型可以得到海冰的冰型,把冰型内各冰样本对应的500hPa高度场进行分析得到该冰型对应的高度场型。获得了未来十天的高度场后.我们可以利用冰型和冰型所对应的高度场型之间—一对应的关系,进行渤海海冰未来十天的预报。预报的准确程度由获得的高度场和高度场型的相似程度决定。
- 王旭王咏亮吴辉碇白珊刘钦政
- 关键词:聚类分析气象条件
- 拉尼娜持续年的渤海海冰被引量:11
- 2001年
- 通过对1999/2000年冬季环流背景资料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极涡的变化是影响我国冬季天气气候特征变化和渤海海冰生消的重要因素,而副热带高压和极涡等大气活动中心的变化又与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及拉尼娜现象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水温的变化来预测我国冬季天气气候变化和渤海海冰的状况。
- 耿淑琴王旭
- 关键词:拉尼娜副热带高压极涡大气环流水温
- SST短期数值预报被引量:3
- 2005年
- 以海洋原始方程组为基础,用SST常规船舶资料形成初始场,以气象预报产品提供海表面的强迫场,建立了一个有限区域的SST短期(3~5d)动力数值二维预报模式,开创了第一代SST短期数值预报模式.利用此模式进行了试预报,预报效果良好,实现了表层海水温度数值预报业务化运行,实效为3d的预报精度均方误差达到1.0℃左右.
- 张建华苏洁李磊王旭王赐震李燕刘钦政
- 2001~2002年冬季黄渤海天气气候特征及对渤海海冰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2年
- 本文通过2001~2002年冬季(12~2月)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对渤海气候和海冰影响的分析,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极涡的强弱变化对渤海气温及海冰生消起着亘接作用,证明了副高强(弱)、极涡弱(强),从而渤海气温高(低)、海冰轻(重)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拉尼娜过程对渤海气候变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 耿淑琴王旭
- 关键词:环流特征气旋海冰
- 一种船舶漂移路径的预测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船舶漂移路径的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海上搜救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第一参数信息确定船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根据获取到的第二参数信息确定船舶受到的水流作用力,根据空气作用力、水流作用力和预...
- 王旭
- 文献传递
- 最优插值方法在西北太平洋海温同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本文开发出一套与三维温盐流数值模式POM相匹配的最优插值数值同化模块,具有将船舶报资料和Argo海温数据加入数值模拟的能力。利用该同化系统,本文对2001~2002年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模拟结果和未加入同化的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该同化系统能有效地改进三维海温模拟结果,使之更为接近于观测值。
- 李云刘钦政张建华王旭李燕
- 关键词:资料同化最优插值ARGO资料
- 渤海海冰灾害
- <正>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石油开发和航海事业迅猛发展,海洋灾害给海事活动安全带来威胁,造成经济损失,日益引人关注.海冰灾害是我国北方海域严重海洋灾害之一.环渤海经济增长、海上油气开发和海洋运输迫切要求开展海冰灾害的预测及...
- 白珊宋学家刘钦政王旭吴辉碇
-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被引量:8
- 2005年
-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刘钦政张建华刘煜王旭李燕白珊吴辉碇
- 关键词:海洋温度海流海冰
- 海冰业务化预报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本文概述了我国近年来在海冰预报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在我国海冰的气候成因、海冰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李春花刘钦政白珊张启文李宝辉刘煜王旭
- 关键词:海冰
- 赤潮的研究和预报被引量:24
- 2001年
- 赤潮灾害对我国沿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威胁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赤潮灾害,防治赤潮灾害,本文对赤潮灾害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并总结了目前使用的赤潮预报方法。
- 王旭张占海吴辉碇
- 关键词:赤潮灾害赤潮预报海洋生态环境化学因素生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