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鹏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焦作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PTCD和胆道金属支架植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通过154例行PTCD联合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前肝功能的各项化验指标(ALT、AST、ALB)及黄疸指数较术后1周及2周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胆汁漏,气胸及腹膜炎等并发症,但有5例并发胆道感染,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无1例死亡;随访时间2月至1年,随访期间死亡42例,112例患者生存,支架或引流管阻塞34例。结论 PTCD联合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姑息治疗方法。 张红军 常树勋 王晓鹏 崔丽萍 冯春梅关键词:疗效比较研究 引流术 外科治疗难治性肛窦炎67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肛窦炎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1],其病因较多,病程复杂,易诱发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我院采取肛窦切除同时切开部分内括约肌治疗肛窦炎6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1年3月至9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肛窦炎患者67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2个月至15年. 常树勋 张红军 王晓鹏 王宝婷 吉强关键词:肛窦炎 内括约肌 肛周脓肿 肛乳头肥大 慢性肛裂 饮食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 性结肠炎是一种多侵犯直肠及结肠粘膜的慢性肠道疾病,病程长,易复发.本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的影响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破坏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不同的... 孙晓艳 吉强 常树勋 王晓鹏 王宝婷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饮食管理 营养支持 生物反馈治疗对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对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300例采用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反馈组,每组各150例。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反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肛管直肠压力和生理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反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2组肛管直肠压力值、心理和生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反馈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生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提高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治疗有效率,有效降低肛管直肠压力,提升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王晓鹏 芦红果关键词:生物反馈 括约肌功能 改良的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引流术对高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改良高位挂线低位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引流术,手术切口不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术后疼痛情况,肛门功能,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术在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传统挂线术。结论改良的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无明显并发症,优于传统方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常树勋 张红军 吉强 王晓鹏 孙晓艳 王宝婷关键词:肛瘘 手术 排粪造影结合气钡灌肠对便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4年 慢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消化道症状之一,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一种,其患病率在西方国家约4%,老年人高达28%[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在9.18%[2]。术前的诊断正确与否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3]。收集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213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术前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张红军 常树勋 吉强 王宝婷 王晓鹏关键词:慢性便秘 气钡灌肠 排粪造影 消化道症状 功能性便秘 出口梗阻性 传统痔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观察传统痔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痔患者38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环切组,每组19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痔切除术治疗,环切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环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环切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传统组(P<0.05);环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王晓鹏 芦红果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疗效比较 PPH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3年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建立在"肛垫下移学说"基础上,1998年由Longo设计的一种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吻合直肠下端粘膜来治疗Ⅲ、Ⅳ期内痔及混合痔的手术方法。2006年6月,姚礼庆教授在我国实施首例PPH术,此后PPH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1]。 常树勋 张红军 吉强 王晓鹏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PPH术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肛垫下移学说 直肠下端 PPH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附126例报道)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环状脱垂内痔和直肠黏膜松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4例环状脱垂内痔和42例直肠黏膜松弛患者接受PPH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缩短,疗程短,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发生,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为99%。结论 PPH治疗环状脱垂内痔和直肠黏膜松弛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常树勋 张红军 吉强 王晓鹏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疗效 数字胃肠机的透视存储功能在排粪造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5年 便秘的常见原因是功能性出口梗阻[1],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是多个脏器的功能的异常,临床上肛门指诊、内镜检查以及钡剂灌肠检查均侧重于形态学检查,排粪造影检查是在患者行排便时,观察肛管、直肠的动态表现,是侧重于功能的检查方法,是对便秘诊断比较敏感可靠的检查方法。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功能性梗阻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我国于80年代中后期由上海长海医院卢任华教授率先应用于临床,现已普遍推广应用。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间120例便秘患者在排粪造影检查时分别采用数字胃肠机透视存储功能采集图像和采取胃肠机点片功能采集图像,并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常树勋 张红军 王晓鹏 王宝婷 吉强关键词:排粪造影检查 数字胃肠机 出口梗阻性便秘 功能性出口梗阻 钡剂灌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