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生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司匹林抑制L-NAME引起的血小板在小型猪动脉中层沉积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病理情况下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引起的血小板在病变部位的附着和聚集。方法用国际通用的ChamberSuperfusion方法,将离体去动脉内膜的动脉片,用不同组别的活体动物(小型猪)动脉血灌注,然后根据动脉片放射强度计算出血小板沉积数目,并比较对照组、L-NAME组和L-NAME加阿司匹林组之间的差别。结果低切状态和高切状态下,L-NAME组的血小板沉积数为(36.9±4.9)×106/cm2与(73.7±10.9)×106/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2.8)×106/cm2与(41.8±4.8)×106/cm2。L-NAME加阿司匹林组为(17.9±1.8)×106/cm2与(45.9±4.9)×106/cm2与L-NAME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抑制病理情况下L-NAME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增强,使血小板在病变部位的附着和聚集减少。
- 王泽生刘乃奎Lam JYT
- 关键词:血小板阿司匹林
- 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1例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式采用三维标测系统联合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必要时辅以左右房辅助线线性消融,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症状及心电图判断是否复发,并将患者分为消融成功组与术后复发组,测量12导联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max,并计算Pd;结果术后复发组各时点Pd均显著高于消融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40ms为界值,术前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52.0%,阳性预测值29.4%,阴性预测值92.9%;术后24h及1周时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8.0%,阳性预测值38.5%,阴性预测值94.4%。结论术前及术后各时点P波离散度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而Pmax对术后复发无预测价值。
- 安斌李学文王泽生杨永生吴磊王艳玲张丽利
- 关键词:导管消融P波时限P波离散度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检测法,测定109例冠心病病人及106例对照者的AT1R基因型。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AA、AC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A、C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和受累血管数两方面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与基因变异的关系,AA、AC基因型和A、C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病变程度间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可能无关联。
- 贾永平郭晓红吕吉元王泽生任洁高宇平王睿
- 关键词:冠心病受体基因多态性
- 高血压家族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摘要)被引量:9
- 1997年
- 高血压家族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摘要)王泽生杨超慧刘卓敏李运乾刘铮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拟在大系列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中,查明高血压家族史对其子女成年后高血压患病率究竟有何重要影响。对象: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中按照统...
- 王泽生杨超慧刘卓敏李运乾刘铮
- 关键词:高血压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