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图

作品数:94 被引量:366H指数:10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病毒
  • 30篇肝炎
  • 23篇乙型
  • 23篇乙型肝炎
  • 18篇肝病
  • 17篇乙肝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15篇母婴
  • 15篇肝炎病毒
  • 13篇血清
  • 12篇乙肝病毒
  • 12篇慢性
  • 12篇儿童
  • 11篇阻断
  • 10篇转录
  • 9篇涂布
  • 9篇转录体
  • 9篇母婴垂直传播
  • 9篇宫内
  • 7篇妊娠

机构

  • 83篇潍坊市妇幼保...
  • 16篇潍坊市人民医...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济南市第一人...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作者

  • 93篇王清图
  • 31篇修霞
  • 22篇丁守生
  • 22篇郭永
  • 8篇苏勤
  • 8篇王爱婷
  • 8篇张伟
  • 7篇陶华娟
  • 6篇牟莹莹
  • 6篇王福民
  • 6篇马振芝
  • 6篇韩玉兰
  • 5篇张益荣
  • 5篇刘节
  • 5篇李树青
  • 5篇齐峰
  • 4篇汤美芳
  • 4篇王宪
  • 4篇许华强
  • 4篇吴瑞婷

传媒

  • 13篇潍坊医学院学...
  • 8篇中国优生与遗...
  • 8篇山东医药
  • 6篇中国微循环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原医刊
  • 2篇肝脏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7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随访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方法。方法 将 4 88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四组 ,单纯HBVac治疗组 116例 ,单纯HBIG治疗组 116例 ,左旋咪唑涂布剂加两者联合应用 12 0例 ,未治疗组 136例。治疗组均在孕 2 6周起开始注射 ,孕妇和新生儿血清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检测采用ELISA法。随访产妇及新生儿的乙肝标志物(HBVM)变化。结果 脐血中HBsAg阳性率 :HBVaC治疗组为 18.10 % ,HBIG治疗组为 9% ,联合治疗组为 3.33% ,未治疗组为2 4 .2 6 %。随访母亲HBVM多数转为HBSAg、抗 -HBC、抗 -HBc阳性 ,所生儿童抗 -HBs>70 %。结论 携带HBV孕妇于孕晚期给予HBVac、HBIG和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两者治疗后 ,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之间传播。
郭永马振芝王清图修霞陶华娟侯兴华1
关键词: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左旋咪唑涂布剂
不同分娩方式对阻断携带HBV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王清图修霞郭永陶华娟
关键词:分娩方式HBV病毒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
乙肝病毒宫内阻断治疗后婴幼儿血清病毒转录体变化研究
2010年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感染力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约有3.5亿人成为慢性感染者。这些慢性感染者中有15%~25%的危险死于HBV相关性肝脏疾病,包括晚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郭永王清图修霞
关键词:阻断治疗乙肝病毒婴幼儿血清宫内
HCG分泌与类甲亢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HCG分泌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 12 0例妊娠 6~ 12周孕妇分为单胎初产、单胎经产、双胎、妊娠剧吐四组 ,抽空腹肘静脉血 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观察T3 ,T4,TSH与HCG的关系及各组间HCG的定量关系。结果 单胎初产组 :T3 2 6 10 7± 1.2 8nmol L ,T416 0 .71± 4 8.16nmol L ,TSH 5 .14± 1.4 2nmol L ,HCG 4 997.5 0± 14 4 8.4 0nmol L ,单胎经产组 :T3 2 .4 8± 0 .6 1nmol L ,T416 0 .6 1± 5 0 .2 1nmol L ,TSH 5 .35± 1.4 0nmol L ,HCG 5 2 6 7.18± 10 84 .5 5nmol L ,双胎组 :T3 2 .10± 0 .6 6nmol L ,T416 8.11± 4 7.4 7nmol L ,TSH 4 .93± 1.4 2nmol L ,HCG 5 74 1.6 7± 1189.0 5nmol L ,妊娠剧吐组 :T3 2 .5 8± 1.5 3nmol L ,T4176 .2 5± 6 7.5 0nmol L ,TSH 4 .9179±0 .93nmol L ,HCG 6 0 35 .2 9± 12 6 4.85nmol L。结论 妊娠剧吐与双胎组中HCG与TSH呈相关性 ,双胎组HCG与T4有相关性 ,双胎与妊娠剧吐组HCG有差异。提示HCG对垂体 甲状腺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修霞郭永王清图陶华娟齐峰卢莉萍黄恩红
关键词:HCGT3T4TSH妊娠剧吐
不同方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方法。方法 将 94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 4组 ,单纯HBVac治疗组 2 9例 ,单纯HBIG治疗组 19例 ,左旋咪唑涂布剂加两者联合应用 13例 ,未治疗组 3 3例 ,均在孕 2 6周起开始注射 ,孕妇和新生儿血清HBsAg ,抗 HBs,HBeAg ,抗 HBe ,抗 HBc检测采用ELISA法。 94例孕妇按分娩方式不同分别观察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 脐血中HBsAg阳性率 ,HBVac治疗组为 17.2 4 % ,HBIG治疗组为 5.2 6% ,联合治疗组为 0 ,未治疗组为 2 1.2 1% .在不同的分娩方式中 ,急症剖宫产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 0 ,行择期剖宫产者为 10 .5% ,经阴道分娩者为16.9% .结论 携带HBV孕妇于孕晚期给予HBVac ,HBIG和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两者治疗后 ,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之间传播 ,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佳 ,剖宫产术有助于阻断HBV母婴传播。
修霞王清图郭永陶华娟丁守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左旋咪唑涂布剂免疫剖宫产术
贮脂细胞收缩、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
1998年
王清图丁守生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贮脂细胞一氧化氮内皮素
腹腔镜与开放性小儿疝手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性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103例(A组)及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98例(B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精索阴囊肿胀及有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术后精索阴囊肿胀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操作简捷、对精索损伤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小儿疝气治疗的微创术式。
徐守森高建军李国涛王清图张建军
关键词:腹腔镜
孕妇与新生儿血清抗-HBs的含量及其意义
2001年
王清图修霞王爱婷程振莲
关键词:孕妇新生儿血清抗-HBS
抑制胃酸治疗后的感染并发症
1995年
现在认为胃酸分泌并不主要是为了使蛋白变性和易于消化过程,在胃液pH值低时有其杀菌效应是最重要的功能。 1 胃酸的杀菌作用 胃酸抗感染的保护效应早就有所认识,例如恶性贫血患者胃酸缺乏是非伤寒沙门氏菌、霍乱、细菌性痢疾、贾第鞭毛虫和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一种易感因素。体外实验中用中和胃酸法消耗碳酸氢盐后,接种霍乱弧菌。
王清图丁守生张益荣
关键词:胃疾病抑制胃酸药物疗法并发症
脂肪肝10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近 5年收治的 10 8例门诊和住院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其与体重、饮酒、病毒性肝炎及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脂肪肝以男性中青年为主 (占75 % ) ,多有高脂血症和长期大量饮酒史 ,临床多无明显症状 ,仅少数有轻度黄疸和转氨酶增高 ,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占5 2 8%。结论 :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多由肥胖、高脂血症、饮酒、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引起 ,应予以高度重视 ,针对不同病因加以预防 。
吴瑞婷王清图王宪许华强戴淑玲
关键词:脂肪肝患者病毒性肝炎饮酒史轻度住院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