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彦

作品数:3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6篇细胞
  • 4篇血清
  • 4篇上皮
  • 4篇荨麻
  • 4篇荨麻疹
  • 4篇慢性
  • 4篇黑素
  • 4篇黑素瘤
  • 4篇儿童
  • 3篇皮肤
  • 3篇慢性荨麻疹
  • 3篇恶性
  • 3篇恶性黑素瘤
  • 3篇病理
  • 3篇播散
  • 3篇播散性
  • 2篇血管瘤
  • 2篇血清固定
  • 2篇增生

机构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0篇惠州市中心人...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监利县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王翠彦
  • 23篇黄长征
  • 18篇陈思远
  • 17篇孙兰
  • 11篇王明
  • 11篇朱里
  • 9篇刘金花
  • 9篇黄文富
  • 8篇李庆祥
  • 8篇曾美
  • 8篇陈俊钊
  • 7篇赵云
  • 5篇安湘杰
  • 5篇王椿森
  • 4篇林云
  • 4篇张凌云
  • 4篇涂亚庭
  • 4篇李艳秋
  • 4篇吴艳
  • 3篇夏颖

传媒

  • 14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
2015年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8岁。枕部出现多个淡红色丘疹、结节伴瘙痒2年余。2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枕部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和结节,自觉瘙痒剧烈,搔破后出血。近1年来,皮疹逐渐增多,于2010年10月7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 皮肤科检查:枕部多个高梁粒至黄豆大孤立的淡红色或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成结节,呈串状排列,表面光滑无鳞屑(图lA),触之质较硬,无压痛。
孙兰王翠彦黄长征段逸群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扁平苔藓样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
2015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因躯干和四肢紫红斑、口腔溃疡4个月余,指、趾甲损害3个月,于2013年4月就诊于我科。患者4个月前于胸部发生红斑鳞屑及色素沉着.并出现15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皮疹渐发展至躯干、上肢。3个月前指(趾)甲周围出现红斑,甲纵嵴,甲脆裂。皮疹渐发展至面部、唇部、下肢,呈弥漫分布。
王明赵云王翠彦孙兰杨珍陈思远黄长征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氧化锌治疗局限性慢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在局限性慢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治疗。观察两组症状积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积分对比,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和同组干预前对比,P <0.05;观察组干预后积分较低,和对照组对比,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氧化锌在局限性慢性湿疹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症状积分改善较好。
王翠彦黄文富陈俊钊李庆祥刘金花曾美
关键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氧化锌疗效安全性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β联蛋白和Wnt5a在黑素瘤不同阶段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β联蛋白和Wnt5a在色素痣和黑素瘤不同发展阶段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黑素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色素痣、14例原位黑素瘤、21例侵袭性黑素瘤和18例转移性黑素瘤组织中CTHRC1、β联蛋白和Wnt5a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色素痣和黑素瘤组织中CTHRC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6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联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6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5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6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HRCl、13联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黑素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wnt5a的阳性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黑素瘤中CTHRC1与β联蛋白之间以及CTHRC1与Wnt5a蛋白之间的阳性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98,P〈0.01;r=0.623,P〈0.01)。结论CTHRC1、β联蛋白和Wnt5a在黑素瘤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CTHRC1可能作为Wnt信号通路的辅助蛋白促进黑素瘤的发生和发展。
孙兰王翠彦李艳秋张凌云安湘杰王明赵云SharmaGautamShuvaKant陈思远涂亚庭FurueMasutaka黄长征郭能强
关键词:Β连环素WNT5A
皮肤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一例被引量:6
2012年
患者女,18岁。双小腿皮肤红斑、结节伴疼痛2年余。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内后侧弥漫性浸润性暗红斑,红斑范围内可触及深在大小不等皮下结节,质稍硬,伴显著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及皮下血管周围淋巴样细胞浸润,多处血管壁坏死及血管闭塞,部分血管内可见成团的淋巴细胞,其中可见较多核大浓染异形细胞及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染色:血管内淋巴细胞CD3(+++)、CD38(+++)、CD2(+)、CD56(+++)、粒酶B(+++)、穿孔素(+++)、CD30(+),Ki67(+++,100%),CD20、CD5、CD7、CD4、CD8、TdT、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上皮膜抗原、泛细胞角蛋白均为阴性,CD34示血管(+),原位杂交显示血管内淋巴细胞EB病毒编码RNAl/2(+)。诊断:皮肤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
陈思远郑丽端吴艳夏颖钱悦朱里王翠彦孙兰涂亚庭黄长征
关键词:病例报告
传染性软疣5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M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58例M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C发病男女比例约2.9:1,多无自觉症状。皮疹成人多位于下腹部、股内侧和外生殖器部位,而儿童多在面、躯干和四肢。虽然MC为常见皮肤病,本组中发现其临床误诊率为46.6%。组织病理特征为小叶状、内生性生长的结节,角质形成细胞胞质中存在包涵体,即软疣小体,可继发感染或并发表皮囊肿等。结论:MC继发感染或并发表皮囊肿等其他皮肤损害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组织病理可确诊。
陈光斌王明孙兰王翠彦夏颖陈思远朱里王椿森黄长征
关键词:传染性软疣临床病理
惠州市(2010~2018)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9年
目的 分析惠州市(2010~2018)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2018)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27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青年学生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在性别、确诊时年龄、确诊时学历水平、传播途径、婚姻状况、首次性行为对象、性病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惠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多发于20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大学生,传播途径主要为同性性行为,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健康宣教和综合防控工作。
李晓伟王翠彦
关键词: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
获得性结节性脆发症1例
2022年
患者男,29岁。头顶断发1年余。患者1年前染发、烫发后头顶部出现片状断发,断发周边可见白色小颗粒及结节,此部位牵拉头发易在结节处折断,断发处毛发干枯无光泽。患者多次更换洗发水并勤剪发均未见明显改善。遂于2020年7月3日至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未见类似病史。
王翠彦黄文富陈俊钊李庆祥刘金花曾美黄长征
关键词:获得性
眼睑分裂痣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睑内侧斑块3个月于2013年4月就诊于我科。患儿出生时即发现左上、下眼睑内侧黑褐色斑,并渐增大,视力无明显异常。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
王明王翠彦赵云Tutyana SanusiLoai Sami黄长征
关键词:眼睑
维生素K引起皮肤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女,45岁。双臀部红色斑块10d,于2010年3月就诊。患者因胆道出血,10d前肌内注射维生素K,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绕针孔可见大片红斑,触之硬而粗糙,皮温较高,自觉疼痛,伴有灼热感和瘙痒感,其他部位未见皮损,余无不适。
万蒞孙兰王翠彦Firas A.Hamze黄长征
关键词:皮肤维生素K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