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锦云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2篇凝血
  • 2篇护理体会
  • 2篇骨髓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单抗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血汗症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治疗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 1篇血栓性血小板...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王锦云
  • 3篇李娟娟
  • 3篇张红
  • 2篇李锦梅
  • 2篇孙艳萍
  • 1篇董香梅
  • 1篇李彩虹
  • 1篇施海燕

传媒

  • 2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8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儿的护理被引量:1
2014年
总结了8例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因误服灭鼠药而引起的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治疗和护理。主要包括患儿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疏导、出血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医护人员应对此病提高认识,对儿童不明原因的反复多部位出血应详细询问病史、明确病因,早诊断、早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王锦云孙艳萍
关键词: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灭鼠药护理
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被引量:4
2016年
总结11例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人行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11例特发性TTP病人以出血、贫血、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使用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出现发热、皮疹不良反应,通过及时准确给药,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并根据病情给予个体化的对症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处于随诊观察中。
王锦云张红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护理
血汗症患儿1例护理体会
2011年
血汗症是指在无破损的皮肤黏膜表面有发作性溢血现象,中医又称"肌衄"、"血剑"、"汗血"等;西方宗教称之为"圣痕"。该病极为罕见,迄今文献中仅有80例报道[1],且多为19世纪前病例,其可靠性较低,因本病需排除自残、毛细血管扩张或色汗症的可能性[2,3]。21世纪以来,
张红王锦云董香梅施海燕李娟娟
关键词:血汗症小儿护理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讨论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率为7.5%,对照组为35%,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预防和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李彩虹李娟娟王锦云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髓抑制期
15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合并DIC的HPS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继发EB病毒感染病人获得长期生存,14例均在3个月内因出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合并DIC的HPS病人因血凝异常和(或)严重血小板减少不能及时行组织活检,失去诊治机会,且发病率低,病情凶险,预后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救治率。
张红李锦梅王锦云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35例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年
目的:总结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本院收治的35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白血病患者的相关护理方法。结果:经积极治疗,针对发热、出血、感染等进行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正确出院指导,本组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高预后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李娟娟屈圆银王锦云
关键词:白血病护理体会
硼替佐咪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4年
[目的]探讨硼替佐咪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副反应及护理。[方法]10例在我院诊断为MM病人接受硼替佐咪皮下注射并联合地塞米松进行化疗,给药前后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化疗过程中评估病人疗效,并密切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且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结果]10例病人中2例达完全缓解,6例达部分缓解,2例病情稳定。1级周围神经病变3例,11级为1例,未见111级以上的周围神经病变。所有病人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硼替佐咪皮下注射治疗MM用药简便,疗效可靠且降低了重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
王锦云孙艳萍李锦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皮下注射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