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 作品数:101 被引量:4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一种适用于中药材的新型复合起垄施肥一体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药材的新型复合起垄施肥一体机,它包括安装在旋耕机后方的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施肥机、起垄叶板,所述的施肥机安装在机架的上方,所述的起垄叶板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安装在机架的后方,所述的起垄叶板上...
- 王飞卢秋领戚文平高素霞秦艳红孔辉陈向铎侯西荣刘玉霞文艺赵俊锋杨瑾李雪梦侯会会鲁传涛
- 侵染地黄的瓜类褪绿黄化病毒基因组序列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
-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地黄属(Rehmannia)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凉血、通血脉消瘀血的功效,河南省焦作地...
- 秦艳红文艺刘玉霞高素霞戚文平杨瑾李雪梦王凤丽王飞鲁传涛
- 关键词:地黄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 菊花瘿蚊的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 2007年
- 根据菊花瘿蚊的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冬季培土育苗,春季提前移栽,以确保栽种无虫苗木;苗期摘除虫瘿、适时打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一代虫口数量;保护寄生蜂越冬、保存和释放越冬寄生蜂是利用有益生物控制瘿蚊发生的良好途径。
- 吴仁海刘红彦王飞鲁传涛尹新明
- 关键词:菊花瘿蚊寄生蜂
- 地黄花叶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024年
- 基于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技术建立了针对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的快速、特异、灵敏的RT-LAMP检测方法。根据Re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3组LAMP引物,通过引物筛选确定最佳引物组合;利用电泳检测及可视化方法(加SYBR GreenⅠ显色剂)进行RT-LAMP温度优化、特异性检测、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最适检测温度为60℃,优化后的LAMP方法能特异性检测ReMV,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00倍,可检测到1.2×10^(-1)拷贝/μL的模板浓度。对60份地黄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RT-LAMP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8.3%,高于常规RT-PCR方法(75%)。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技术为ReMV的准确检测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方法。
- 秦艳红鲁书豪文艺高素霞李绍建刘玉霞王飞鲁传涛
- 地黄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栽培地黄及野生地黄品种间ITS序列差异,为地黄的系统发育和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CTAB法提取地黄叶片中总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采用MEGA4.0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各供试地黄的ITS区序列总长度为613~614bp,长度变异仅1bp,其中ITS1长度为224~225bp,G+C占60.4%一63%;ITS2长度为224—225bp,G+C占57.1%~65.3%;5.8S长度高度保守,均为164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北京2号地黄与其他地黄资源差异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远。野生地黄居群内差异较小,居群间没有差异。河南栽培地黄与山西、山东省栽培地黄问没有差异;野生地黄资源中神农山和青天河一带地黄与山东省栽培地黄亲缘关系最近,而河南栽培地黄和山西省栽培地黄与野生地黄没有差异。结论:不同地区地黄资源种问亲缘关系较近,系统分化不明显。
- 高素霞刘红彦王飞
- 关键词:地黄ITS序列
- 一种能够防治丹参根腐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一种能够产生防治丹参根腐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该菌株编号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D2XJ,已保藏于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
- 杨瑾文艺戚文平高素霞刘玉霞秦艳红李雪梦鲁传涛王飞
- 一种能够防治丹参根腐病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 一种能够防治丹参根腐病的铜绿假单胞菌,该菌株编号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2‑2,已保藏于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
- 王飞杨瑾刘玉霞文艺高素霞秦艳红鲁传涛李雪梦戚文平
- 4个小麦品种的抗白粉病遗传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抗病品种郑 315、CP87 2 6 12和 91138 16 2 13 12 ,与感病品种豫麦 4 9号杂交的F1 代表现抗病 ,F2 代抗、感单株的分离比例为 3:1,表明这 3个品种均携带 1对显性抗病基因。N97189 2和豫麦 18号的杂交F1 代对白粉病表现高感 ,F2 代抗、感单株的分离比例为 1:3,由此推断N97189 2对白粉病的抗性由 1对隐性基因控制。
- 刘红彦侯文邦常阳王飞杨共强何文兰宋玉立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性
- 3株丹参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作用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筛选出对丹参根腐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具有防治效果并能促进丹参生长的根际促生细菌(PGPR),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丹参根际土中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吲哚乙酸(IAA)含量测定进行PGPR菌的筛选,并对筛选出的PGPR菌进行鉴定和生防、促生作用评价。结果表明,从丹参根际土分离获得的657株细菌中筛选出了3株PGPR菌(K03-4、Pp03-41、Pp146),经形态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3株PGPR菌均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K03-4、Pp03-41和Pp146对F.proliferatum的抑菌率分别为66.15%、61.03%、48.21%,均可分泌IAA,并有解无机磷、固氮和产嗜铁素的能力。盆栽试验结果显示,3株PGPR菌悬液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3.46%、49.02%、68.31%,发酵液接种后丹参株高分别增加了29.77%、32.60%、27.64%,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18.76%、30.57%、28.42%,分根数分别增加89.12%、76.53%、112.59%,根鲜质量分别增加了88.82%、122.49%、144.78%。综上,3株丹参PGPR菌兼具生防和促生作用。
- 王飞李雪梦杨瑾文艺赵晨晨赵莹刘玉霞高素霞戚文平秦艳红鲁传涛
- 关键词:丹参根际促生细菌
- 一株能够防治芝麻枯萎病且具有促生和诱导抗性作用的拜赖青霉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够防治芝麻枯萎病且具有促生和诱导抗性作用的拜赖青霉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拜赖青霉为拜赖青霉(Penicillium bilaiae)47M‑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武汉大学保藏...
- 赵辉赵新贝倪云霞刘新涛刘红彦高素霞刘玉霞文艺王飞千慧敏何碧珀王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