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飞

作品数:2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手术
  • 7篇手术室
  • 4篇骨科
  • 3篇带教
  • 3篇信息化
  • 3篇手术室护生
  • 3篇手术中
  • 3篇手套
  • 3篇手套破损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护理
  • 3篇护生
  • 3篇骨科手术
  • 2篇心理
  • 2篇信息化管理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手术室护生带...
  • 2篇临床教学
  • 2篇麻醉

机构

  • 24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台州恩泽医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4篇王飞
  • 4篇应丽娜
  • 4篇郏丽萍
  • 4篇应丽丽
  • 3篇李杏荪
  • 2篇王剑峰
  • 2篇王丽华
  • 2篇任玲
  • 1篇王丹红
  • 1篇金苍元
  • 1篇王丹
  • 1篇林峰
  • 1篇吴小脉
  • 1篇狄红叶
  • 1篇王洁
  • 1篇陈巧红
  • 1篇卢海洪
  • 1篇应武
  • 1篇陈卫英
  • 1篇陈姬雅

传媒

  • 4篇医疗装备
  • 3篇护理与康复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8
2020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更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国内临床逐渐推广,其可有效切除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方法[1]。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对疾病和手术了解程度不深或存在认知误区,易产生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加之治疗所需费用较高,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2]。研究表明,不良心理不利于手术及后续治疗顺利开展[3]。因此,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食管ESD术患者予以干预,以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健康信息传播方法,关键在于通过患者以自己的语言复述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以评估其记忆和理解能力,并方便医护人员予以针对性指导[4]。本次研究将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食管ESD术患者围手术期,探讨其应用效果。
王飞王丽华王剑峰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食管癌负性心理内镜技术
物联网技术在特需病房空气消毒机管理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物联网技术在特需病房空气消毒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医院购置的50台空气消毒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台。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消毒效果[菌落总数(沉降法及浮游菌法)]、净化效果(0.5、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结果消毒前,采用沉降法及浮游菌法测得的两组病房空气的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1、2 h后,采用沉降法及浮游菌法测得的观察组所在病房的菌落总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前,两组所在病房的0.5、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1、2 h后,观察组所在病房的0.5、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联网技术下的空气消毒机可实现联网管理,监测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比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和净化效果更好。
王洁戚军娜王飞王丽华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空气消毒机特需病房消毒效果
基于信息系统的库位码管理在手术器械包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手术器械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库位码管理,将手术器械包分科分柜、定点、定量、定容,并结合库位码编码标识,有效对接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系统,缩短洗手护士的存包、取包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提高配包到位率,降低配包不到位率、器械包丢失率。
何瑜瑛应丽娜王飞林峰
关键词:信息系统手术器械包库房管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优化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流程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12月医院手术室的6323份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理标本送检流程。选择2022年1—6月医院手术室的5242份病理标本作为观察组,应用FMEA优化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利用FMEA工具绘制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图,准确识别流程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潜在原因,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两组高危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RPN)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高危失效模式的RPN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对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流程进行优化,可有效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并确保病理标本送检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尚艳芬尚婷婷蔡宇倩胡晶晶王飞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病理标本手术室信息化管理
专人随访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减轻手术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样200例患者分A、B 2组,A组巡回护士利用空余时间去病房进行口头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术前必须配合内容;B组通过专人随访,并制定了随访制度,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本、手术环境图片册、手术室的温馨提示卡和随访单,建立质量监控制度。结果A组与B组患者访视率分别为80%和97%,满意度分别为80%和96%,医生满意度分别为88%和97%。结论开展术前专人随访减轻了手术患者由于治疗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
应丽丽王飞应丽娜
关键词:手术室管理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老年骨科手术服务感知质量指标的设计与实践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术服务感知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借助信息系统流程节点管理,构建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服务感知质量管理体系。手术服务感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后的老年骨科患者407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前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40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入复苏室低体温发生率1.7%、对照组4.5%(χ^(2)=5.136、P=0.023);观察组复苏期寒战发生率0.7%、对照组3.2%(χ^(2)=5.279、P=0.022);观察组患者手术体验满意度96.55(95.58,97.28)分高于对照组87.9(83.2,89.95)分;Z=-4.16(P=0.050)。结论﹐精益管理理念结合信息技术建立手术服务感知质量指标体系,降低手术并发症,提升患者手术体验满意度。
王飞项海飞王伟萍施海丹郏丽萍
关键词:质量指标
骨科手术中手套破损的发生率及发现率
外科医生是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高危职业。而手术操作中手套破损的现象又很普遍,尤其是骨科手术,接触锐利器械、骨碎片等机会较多,不难想象骨科手术中手套破损的几率会更大。本文选择2008年1月至10月间行骨科手术医护人员的手套共...
王飞应丽娜应武
关键词:骨科手术手套破损
文献传递
设立过渡期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今后护理队伍的质量问题。手术室对实习护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神秘的地方,她们来到这里工作积极性很高,对一切都好奇。而一旦参加手术实践即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据调查...
王飞应丽丽
文献传递
标准操作规程在肝胆胰手术外科精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标准操作规程(SOP)在肝胆胰手术外科精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肝胆胰手术外科精密仪器制做图文并茂的SOP,张贴于设备表面,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选取2019年10—12月150例手术作为对照组,2020年5—7月150例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SOP使用前后两组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SOP使用后,观察组护士精密设备操作规范率93.3%,对照组为75.3%;因配件不齐、操作不熟练、设备故障等致手术中断发生率观察组为4.7%,对照组为12.0%;医师满意度观察组(4.53±1.01)分,对照组(3.89±0.96)分;护士对精密设备使用满意度观察组(4.42±0.70)分,对照组(3.86±0.61)分;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操作流程的应用为手术室护士精密设备的规范操作提供了可视参照,提高手术室护士精密设备规范操作率及正确复位率,降低故障率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医护的满意度。
王飞何瑜瑛李杏荪尚婷婷
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的构建与成效被引量:3
2021年
探讨建立中西医结合单病种的信息化以及自动化分析与控制策略,规范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控制的流程。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以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作为监控的主要关键点,在相应的工作站建立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指导与相应的修改模块,保持自动向网络的医师工作站发送工作提示信号,通过流程化,规范化的动态医疗环节质量控制和实时的医疗费用、病案查询以及医嘱等,达成实时信息监控,分析和管理的最终目标。结合终末病案评价和统计,完成终末质量控制的反馈。保持医疗流程始终处于被良好控制的范围内,促进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的改进。
王飞王飞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信息化管理自动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