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政
- 作品数:25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带瓣替换术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报告2例马凡氏综合征采用带瓣人工血管行完全性手术矫治,获得成功。1例术后发生一过性谵妄和左侧肢体轻瘫,随访6~12月均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对本病诊断可靠,为准确估计病变范围,术前升主动脉造影是必要的。手术成功的体会有三点:良好的心肌保护,防止出血和精细的术后治疗。文中介绍了手术和治疗方法的细节。
- 金旦年吴良洪郑忠汉张仁尧田家政甄文俊
-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替换术
- 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在老年心脏手术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分析了28例老年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例。全部病例均不主动降温,可自然降温2~3℃,中心温度32.1~36.8℃。体外循环灌注流量为2.2~2.4L/m2·min。灌注压为6.7~12kPa。心肌保护采用15%氯化钾与氧合血混合后持续灌注心脏的方法。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8~301分,平均160分。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217分,平均97分。心脏均自动复跳,无低心排出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提示充足的灌注流量和满意的灌注压是保证重要脏器良好灌注的必备条件,针对老年患者特殊性进行体外循环管理,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同样适合于老年心脏外科手术。
- 佟宏峰吴良洪甄文俊田家政黄文马玉健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 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心脏直视手术(附35例临床应用报告)被引量:14
- 1994年
- 连续35例心脏手术应用含钾37℃温血持续灌注行心肌保护。全组心脏停跳完全,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4.2%,脱机顺利,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临床效果表明,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法是可靠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吴良洪田家政甄文俊孙耀光黄文马玉健
- 关键词:灌注心肌心内直视手术
- 主动脉左房联合切口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
- 1989年
- 双瓣置换手术死亡率仍较高,约为10~38%,老年人双瓣置换术报道较少。我院于1988年4月成功地为1例62岁老年患者施行双瓣置换术。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患者男性,62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
- 金旦年张仁尧田家政甄文俊
- 关键词:双瓣置换术联合切口主动脉根部逆行灌注瓣膜病变机械瓣
- 肺单发结节的诊断被引量:1
- 1996年
- 肺单发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一般是指直径为2~4cm 的肺周围性孤立性病灶。多数SPN 并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常在胸部 X 线检查时发现。SPN 虽然良性病变居多,但判断其是否恶性,成为 SPN 诊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炎性肉芽肿及支气管肺癌,占据 SPN 的80%。
- 田家政
- 关键词:支气管肺肿瘤炎性肉芽肿
- 常温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 1998年
- 为探讨常温体外循环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我们对20例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凝血及纤溶机制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20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8~62岁,平均41.2岁。体重23~103kg,平均59...
- 王良旭吴良洪孙芾田家政甄文俊欧阳小康
- 关键词:体外循环凝血功能纤溶功能常温
- 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诱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 1992年
- 心律失常是心脏直视术后早期最常见之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8%~74%。特别是频发、持久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干扰心脏的射血机能,引起低心排甚至循环骤停。因此。
- 田家政金旦年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脏外科手术
- 非稀释性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心脏直视手术的研究
- 吴良洪田家政甄文俊欧阳小康佟宏峰孙耀光
- 该研究采取在常温或近常温下以含钾之氧合温血持续灌注进行心肌保护开展心脏直视手术,获得了成功。该研究的特色是:(1)变低温为常温,更接近正常人体生理状态;(2)变无氧性心肌保护为有氧性心肌保护,增加心脏的能量储备,有利于心...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心肌保护温血灌注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45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 ,检测术前、术后 1天、3天、7天和 14天的血清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T淋巴细胞总数 )、CD4(辅助 T淋巴细胞 )、CD8(抑制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NK)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术后第 1、3天血清 CD3、CD4、CD8活性明显降低 ,CD4/ CD8比值下降 ,NK细胞活性增强 ;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前降低。术后 7至 14天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不良影响 ,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 ,改善术后病人免疫机能 。
- 王良旭吴良洪甄文俊田家政马玉健王厚芳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机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比较 2 9例冠心病 CABG成功者术前与术后 1周、2~ 3周、2月及 3月等不同阶段 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 (5 .6± 2 .6天 )比较 ,异常 Q波和 T波低平、双向的发生在术后第 1周显著增多 (16 .7%与 11.5 % ,P<0 .0 5 ,8.0 %与 2 .6 % ,P<0 .0 1) ,此后 ,异常 Q波的发生显著减少 (P<0 .0 5 ) ,T波低平或双向的发生则持续到第 2~ 3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 ST段压低 >1.0 m m和 T波倒置在术后第 2~ 3周、第 2月显著增多(5 .5 %、6 .3%与 2 .3% ,P<0 .0 5 ;31.3%、2 7.0 %与 17.8% ,P<0 .0 1) ,此后 ST段压低者减少到术前水平 ,T波倒置非常显著地减少 (9.2 %与 17.8% ,P<0 .0 1)。结论 冠心病病人 CABG术后出现早期一过性异常 Q波、T波低平或双向、ST段压低变化 ,此后上述改变逐渐减少恢复到术前水平。
- 吴万里孙福成田家政葛力董学勇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