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新

作品数:27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4篇白血
  • 14篇白血病
  • 11篇儿童
  • 10篇急性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5篇淋巴细胞白血...
  • 5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基因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儿童急性
  • 3篇预后
  • 3篇微流控
  • 3篇微流控芯片
  • 3篇患儿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2篇血小板

机构

  • 25篇昆明市儿童医...
  • 6篇大理大学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田新
  • 6篇黄体龙
  • 6篇蒋鸿超
  • 5篇杨春会
  • 5篇奎莉越
  • 5篇张桢
  • 4篇林云碧
  • 4篇杨跃煌
  • 3篇王爱萍
  • 2篇肖曙芳
  • 2篇马静
  • 1篇李超
  • 1篇赵明波
  • 1篇冯俊
  • 1篇王惠萍
  • 1篇李明
  • 1篇刘晓梅
  • 1篇殷洁
  • 1篇吕孟兴
  • 1篇张丽萍

传媒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1例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难治性ITP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难治性ITP(RIT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1例同意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次,每周1次,连用4周)联合地塞米松(0.6 mg/kg·次,每日1次,连用4 d)药物治疗的RITP患儿进行研究。治疗期间隔日监测血常规,同时记录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病程及年龄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31例患儿中11例(35.5%)4周后血小板>100×10^(9)/L且半年无反复,9例(29%)血小板>30×10^(9)/L但<100×10^(9)/L且半年无反复;11例(35.5%)血小板无回升,持续低于30×10^(9)/L。2)利妥昔单抗使用中,4例(12.9%)出现皮疹,其中1例(3.2%)出现严重的药物性皮疹;2例(6.4%)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1例(3.2%)出现喉头水肿。3)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二联疗法对儿童难治性ITP半年总有效率达64.5%,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难治性ITP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孙高源田新方春连甘佳鑫吴玉虹毛晓燕尹润秀郭怡龄秦晶晶
关键词: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中血脂异常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年
旨在探讨血脂异常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进一步探索血脂中的脂质和载脂蛋白如何差异性地影响ALL。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初诊的ALL儿童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MICM分型诊断。根据患儿的血脂表达,分为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并详细收集了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了236例血脂异常的ALL患儿。相较于对照组,血脂异常的ALL患儿在无事件生存率(EFS)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血脂异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血脂异常的ALL患儿,血脂正常的ALL患儿具有更为乐观的预后。
聂琪刘莉田新
关键词:脂质代谢异常载脂蛋白A
紫癜性肾炎同时并发肠套叠及阑尾炎一例
2021年
患儿,女,8岁,因"腹痛、呕吐10 h"入院。患儿5 d前确诊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病程中偶有腹痛,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中(不详)。10 h前出现阵发性腹痛,脐周为主,伴反复呕吐胃内容物,无便血、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入院查体:双下肢紫癜样皮疹,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周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6次/min。肛门指检未触及包块,退出指套无血染。
李鑫张婷桑宝华田新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肛门指检胃肠型阑尾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一线治疗方案无效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作为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二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入院的,经一线治疗方案治疗无效或者糖皮质激素依赖,而后接受rh-IFNα-2b治疗的95例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男性患儿为53例,女性为42例,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3∶1。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患儿的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病程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Bonferroni方法进行不同病程患儿总有效率的两两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受试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研究接受rh-IFNα-2b治疗的95例ITP患儿的总有效率为53.7%(51/95)。95例ITP患儿中,33例(34.7%)接受rh-IFNα-2b治疗后随访期内持续有效,18例(19.0%)接受rh-IFNα-2b治疗时短暂有效,当其病情反复后,经一线治疗方案有效;2例(2.1%)接受rh-IFNα-2b治疗时短暂有效,当其病情反复后,一线治疗方案及rh-IFNα-2b治疗无效,34例(35.8%)治疗无效,2例(2.1%)首次接受rh-IFNα-2b治疗后出现高热不退而停止用药,2例(2.1%)随访期内自行停止用药,4例(4.2%)失访。②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段的ITP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为≤3个月、>3~12个月、>12个月ITP患儿的rh-IFNα-2b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5.4%(30/66)、75.0%(15/20)及66.7%(6/9),3者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0.043)。但是,不同病程ITP患儿rh-IFNα-2b治疗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③95例ITP患儿中,20例(21.1%)首次用药后出现流感样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其中出现高热(最高温度为39 ℃)的患儿为4例(4.2%,�
张晨李娜蒲刚玲方春连刘亚会杨春会田新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一种用于检测信号素4D的微流控芯片
一种用于检测信号素4D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导电玻璃基底和PDMS覆盖板,导电玻璃基底表层电镀有氧化铟锡薄层形成ITO导电玻璃,ITO导电玻璃与PDMS覆盖板通过氧气等离子体键合;ITO导电玻璃上设有设有中央筛选通道,中央筛...
蒋鸿超奎莉越张桢田新王爱萍黄体龙邱丽娟
文献传递
初发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单核细胞microRNA表达谱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筛选初发和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血液中单核细胞差异表达的microRNA。方法分离初发和复发B-ALL患儿及正常儿童单核细胞,提取核酸行HiSeq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预测与之相关的候选靶基因和信号通路。结果初发组/复发组共检出差异表达的microRNA 20个,10个上调,10个下调。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has-miR-30a-3p,has-miR-30a-5p,has-miR-30c-2-3p,has-miR-139-5p,has-miR-99b-5p。富集到的候选靶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成分和蛋白结合方面,即细胞质、细胞内组分、蛋白结合、细胞内、细胞质部分。结论复发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难题,从microRNA水平研究儿童ALL在初发和复发之间的差异。为ALL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为诊断、治疗和预后寻找新的靶点。
邱丽娟世淑兰蒲刚玲夏世梅房建铭田新
关键词: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核糖核酸
一种吸痰防喷溅的护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防喷溅的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切口罩、鼻口罩;所述气切口罩为碗状,顶部位置有圆孔,圆孔内的漏斗状膜—吸痰管入口,气切口罩的侧面各有一根直角通气管,一根直角通气管上有氧气连接管,一根直角通气管外连接...
刘晓梅吕孟兴谭力张丽萍李明肖曙芳田新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Semaphorin 4D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微流控芯片
一种利用Semaphorin 4D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芯片本体上开有进样室和阀门槽,芯片本体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芯片本体由顶板、盖板和功能底板从上至下依次热键合组成;所述的顶板上开有第一进样洞口和阀...
蒋鸿超奎莉越马静田新张桢王爱萍邱丽娟
文献传递
93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IKZF1基因缺失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IKZF1基因缺失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及预后的影响,为合并IKZF1基因缺失B-ALL患儿的化疗方案选择和强度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初诊并可获得足量骨髓DNA样本的93例B-ALL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IKZF1基因表达情况,将其分为IKZF1基因缺失组(n=18)和IKZF1基因未缺失组(n=75)。计算IKZF1基因缺失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儿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早期治疗反应,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CNS)分级、微小残留病(MRD)分组,危险度分组、是否复发及生存状态的构成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儿的2年无病生存(DFS)和总体生存(OS)率,分别绘制生存曲线。本研究样本收集均征得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批准文号:CCCG-ALL-2015),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结果① IKZF1基因缺失发生率为19.4%(18/93)。② 2组患儿性别、年龄、初诊时CNS分级、早期治疗反应及危险度分组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ZF1基因缺失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50×10^9/L及MRD分组为高危的患儿比例分别为38.9%(7/18)和27.8%(5/18),显著高于IKZF1非缺失组患儿的13.3%(10/75)和8.0%(6/75),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19; χ^2=4.72,P=0.009)。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的复发率为33.3%(6/18),显著高于IKZF1非缺失组的9.3% (7/75),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08)。③ 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2年DFS、OS率分别为(72.7±13.4)%和(81.8±11.6)%,显著低于IKZF1非缺失组患儿的(92.3±3.0)%和(94.4±2.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ZF1基因缺失是导致B-ALL患儿复发的高危预测因素之一。应将IKZF1基因缺失作为一�
房建铭田新杨春会王亚丽刘晓雯孙晶
关键词:基因缺失预后儿童
儿童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L-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427例初诊ALL患儿临床资料,以初诊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为界限,分为高白组92例与非高白组335例,比较2组间的临床特征、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总生存时间(OS)、无事件生存时间(EFS)等。结果427例ALL患儿中,男性250例,女性177例,男女比例1.41∶1,高白组92例(21.5%),非高白组335例(78.5%)。与非高白组相比,高白组患儿年龄<1岁和>10岁、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重度肝脾肿大、危险度为高危的比例更高(P<0.05),初诊幼稚细胞百分比、血尿酸(UA)水平、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更高(P<0.05),初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以及合并超二倍体的比例低(P<0.05)。高白组的3 a EFS及OS均低于非高白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初诊白细胞计数≥100×10^(9)/L、年龄>10岁、年龄<1岁、T-ALL、高危、D15 MRD阳性、D33 MRD阳性、CNSL、MLL重排阳性、MEF2D重排阳性是影响ALL患儿EFS率及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L-ALL患儿初诊时普遍存在显著外周血幼稚百分比更高,血UA及血LDH升高,并且常伴有发病年龄<1岁或>10岁、T-ALL、肝脾肿大、高危,高白组患儿早期治疗反应欠佳,预后不良。
李海金李慧园刘新妙田玥李娜段正铖田新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白细胞性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