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晓鑫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腰椎
  • 2篇植骨
  • 2篇内固定
  • 2篇关节
  • 2篇复位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结核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切吸
  • 1篇腰椎间盘切吸...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结核
  • 1篇植骨内固定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乳酸

机构

  • 6篇潜江市中心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田晓鑫
  • 6篇文俊
  • 6篇刘君
  • 4篇邓泽彦
  • 3篇罗灏
  • 2篇方忠
  • 2篇黄拥军
  • 2篇张皓
  • 1篇周建中
  • 1篇项菁
  • 1篇王运涛
  • 1篇项青

传媒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26例腰椎间盘突出经APLD治疗后,观察术后疗效和分析术后恢复时间、椎间盘突出类型、切吸量以及术后处理等相关因素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经平均2.8年随访,治疗有效率为94.1%(212/226),其中术后2~4周治疗有效率达到77.83%(165/212);切吸量>2g的治疗有效率为98.5%(205/208);中央性局限性突出的有效率为99.1%(118/119)。结论 APLD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简单有效的方法。术后2~4周为恢复最佳时期;后正中突出并良好的后纵韧带为最佳适应证;术后适时、适度牵引治疗有助于APLD疗效的提高。
文俊刘君邓泽彦田晓鑫张皓罗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吸术
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单一小切口对19例19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期采用26例26髋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8个月;微创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髋臼假体前倾角、髋臼-假体黏附率及股骨-假体三点固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关节位置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及医生可进一步开展该手术。
刘君黄拥军项菁田晓鑫文俊唐贤钧张皓罗灏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
一期经后前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交锁
2015年
颈椎外伤常发生于下颈椎骨折,伴有脱位和小关节的交锁时,颈髓可能受到前后两个方向的压迫,单纯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可能均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减压效果和稳定性。近几年来,随着颈椎间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内固定材料的完善,颈椎损伤的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我院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复位植骨内固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交锁5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文俊方忠刘君邓泽彦田晓鑫
关键词:前后联合入路复位植骨前入路植骨内固定前后路手术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2010年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9月期间,43例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病患者并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及截瘫改善情况、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1.5年;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8例合并截瘫的患者中,5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ASIA分级改善l~3级;植骨均在术后6个月~2年融合,治愈率58.08%,好转率18.58%。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25.7°。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地治疗胸腰椎结核,并能够同时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临床疗效满意。
文俊刘君邓泽彦田晓鑫项青罗灏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手术植骨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2年
跟骨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但其骨折往往累及跟距关节面或跟骰关节面,如复位不良,则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足踝关节功能,甚至部分肢体残废,所以对跟骨骨折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处理要求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坚强可靠的固定。
文俊方忠刘君邓泽彦田晓鑫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跟距关节面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复位不良
可吸收性防粘连膜在肌腱修复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可吸收性防粘连膜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急性手部屈伸肌腱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用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包绕肌腱缝合端,对照组不使用可吸收性防粘连膜,对损伤肌腱均采用5-0肌腱缝线行Kessler改良法修复,所有病例术后均行石膏托外固定。鼓励患者早期做手指活动,三周后拆除石膏托,行主动性手指屈伸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2-10个月,平均4.6月。屈肌腱修复后的功能用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伸肌腱功能恢复用Miller分级法评定。试验组综合优良率为96.08%(49/51),对照组综合优良率为51.11%(23/45)。结论可吸收性防粘连膜临床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减轻肌腱吻合术后粘连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刘君田晓鑫王运涛周建中黄拥军文俊
关键词:肌腱修复聚-DL-乳酸肌腱粘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