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钢
- 作品数:75 被引量:35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历史的温度:纪录片《旅顺记忆1904—1905》的叙事张力
- 2016年
- 大型电视纪录片《旅顺记忆1904—1905》运用全景化的叙事模式,以时间为轴线,立体、客观、全面地展现了1904—1905年间日俄两帝国争夺中国旅顺等地的真实过程。该片没有过多地拘泥于历史的表象,而是用历史的观点去关注人物的命运以及战争对国家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影像叙事中缝合历史与现实。
- 田维钢张仕成
- 关键词:情景再现影像叙事演员表演叙事节奏真实美
- 我国网络视频监管政策的演进表征及作用机理探究被引量:2
- 2023年
- 自1999年首个网络视频规范性文件出台,我国网络视频乱象治理走过了25年的历程,监管政策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与完善。如何理解这一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何辨识政策变迁背后的作用机理,也成为我国治理网络视频、构建网络内容生态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技术发展、行动者互动关系、政策变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网络视频治理依照其治理重点划分为基础性技术安全、框架性内容安全以及顶层性信息关系安全三个阶段,同时构建理论框架,提出技术触发为外部逻辑,引发政府、用户、平台之间的内部互动关系,形成网络视频政策的螺旋渐进式变迁,各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也构建了网络视频监管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 田维钢赵海蕴刘有鹏
- 关键词:网络视频政策网络
- 如何提升时政报道的核心影响力——2013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综述被引量:4
- 2013年
- 时政报道是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公众了解社会上层建筑动态的重要窗口。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提高时政报道的实效,是近年来业界和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新一届中央的“八项规定”要求改会风改文风,为媒体改进时政报道提供了新机遇。
- 杨凤娇田维钢
- 关键词:时政报道传播环境上层建筑受众需求
-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审美异化被引量:3
- 2009年
- 近年来,真人秀电视节目在全球的风行影响到了电视节目界的推行趋势,而唯收视率和商业利益的趋使使节目制作的方向朝着审美异化领域大为拓展。本文从审美异化真人秀节目的起源、现象及观众的审美异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反作用。
- 田维钢付晓光
- 关键词:真人秀电视节目
- 西方媒体对党的“十八大”报道的特点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对中外媒体来说是一场新闻盛宴。然而,在这场盛宴中,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西方媒体的报道以其一贯固有的以意识形态判断为框架,在导向上有意识地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重组,使得我国国家形象未能得到真实的呈现。对待这一现象,媒体人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紧迫感,切实提高传播能力和话语能力,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
- 田维钢杨蒙郎靖和
- 关键词:西方媒体新闻事实国家形象话语能力有意识
- 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竞争现状与战略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网络视频行业,视频网站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至关重要。本文梳理网络视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现阶段行业竞争特点,进而预测未来行业竞争趋势,为视频网站如何确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 田维钢顾洁杨蒙
- 关键词:网络视频
- 移动新闻的新闻形态特征:情境、平台与生产方式被引量:9
- 2013年
- 通过对手机参与大众新闻传播实践历史的考察,本文对"移动新闻"这一概念进行了正本清源,并指出移动新闻这一依托于全新媒介技术的新闻形态主要在传播情境、传播平台以及生产方式上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这些新特征也是我们进一步推动移动新闻发展的出发点。
- 顾洁田维钢
- 关键词:手机新闻移动化情境
- 自媒体短视频内容监管的内涵要求、逻辑生成与实现路径被引量:6
- 2022年
- 复杂适应性理论是第三代系统理论的代表,自媒体短视频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呈现出计算不可化约性、非遍历性、涌现现象和根本不确定性四个复杂性特征。短视频中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公开传播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自媒体短视频内容,严重危害网络空间生态环境。针对自媒体短视频复杂系统中不良内容监管的困点和难点,亟待讨论其产生的深层逻辑,提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监管机制。在复杂适应性视域下的短视频监管路径要以政府机关为主导,从行业协会进行垂直把关,对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生态的分层级把控,对用户进行合理引导,内容生产者要把握住创作的责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化监管模式。
- 田维钢刘倩
- 关键词:网络治理
- 如何从文化误读走向文化共情?——基于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024年
- 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作为呈现真实自然、描绘生物百态的影像载体,是传承历史、对话文明的重要工具,也是新时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YouTube平台中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海外用户评论进行研究发现,存在文化误读现象。为此,本文从媒介真实、文化隔阂以及文化殖民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文化特质、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对话的角度,对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如何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从文化误读走向文化共情提供有益借鉴。
- 田维钢郎玉茁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误读
- 未来的媒介产品特性:放进口袋里——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谈媒介融合被引量:10
- 2012年
-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保罗·莱文森以“媒介进化论”为核心的媒介理论而成为北美第三代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成为当代纽约学派的领军人物。
- 付晓光田维钢
- 关键词:媒介融合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