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迅
- 作品数:71 被引量:37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林群落中少花蒺藜草入侵地土壤特性被引量:18
- 2014年
- 对科尔沁沙地2个典型人工固沙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中优势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境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2生境地中土壤pH值在7.35~7.8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86~5.90 mg·kg-1之间,碱解氮含量在21.4~59.07 mg·kg-1之间,有效磷含量范围为1.13~2.22 mg·kg-1,速效钾含量在78.24~173.20 mg·kg-1之间.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随着少花蒺藜草生长期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侵地土壤沙化加重.
- 周立业张玉霞杨秀梅田迅姜健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少花蒺藜草土壤养分人工固沙林
- 少花蒺藜草异型性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抗氧化生理响应差异被引量:5
- 2023年
- 以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异型性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了不同老化时间后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人工老化处理时间增加少花蒺藜草M型种子发芽率呈快速线性下降趋势,处理末期发芽率降至25%,而P型种子发芽率下降趋势平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未老化种子相比降幅达56%、19%和74%,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相反,处理期内呈上升趋势。异型性种子间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M型主要通过调控SOD和POD活性,P型种子主要通过调控CAT活性减少生理损伤,M型MDA含量高于P型。少花蒺藜草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氧化损伤累积,种子逐渐失活,而异型性种子应对老化的生理响应特征差异意味着少花蒺藜草在繁殖输出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一定程度上为其成功入侵多种生境提供了生理基础。
- 牛震姜汇张瑞徐礼莹吕广超张志新田迅
- 关键词: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特性
- 4种生境下长刺蒺藜草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本文研究入侵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长刺蒺藜草(Cenchrus longispinus)在河滩、草甸、沙沼、牧场4种不同生境下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测定和分析长刺蒺藜草的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可塑性指标等。同时比较不同入侵程度生境的长刺蒺藜草的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结果表明:(1)4种生境下,其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刺蒺藜草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在草甸、沙沼最大,牧场、河滩最小。(2)长刺蒺藜草在各生境生物量分配比的范围为:根为3.37%~8.66%、茎为24.13%~28.66%、叶为26.66%~45.61%、果为18.96%~45.84%。在水分较少的河滩生境,长刺蒺藜草的根生物量分配比和叶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大于其他3种生境(P<0.05);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在草甸、沙沼、牧场生境下分配比的比较结果为:果生物量分配比>叶生物量分配比>茎生物量分配比>根生物量分配比。(3)不同生境下的长刺蒺藜草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异速生长指数表明,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果生物量-总生物量在草甸、沙沼和牧场为等速生长关系,在河滩为异速生长关系。(4)长刺蒺藜草在不同生境下其表型可塑性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沙沼生境的表型可塑性最大,而草甸生境最小;比较变异系数与可塑性指数后发现各器官生物量中根的表型可塑性最高。(5)长刺蒺藜草的根冠比在水分匮乏的河滩生境最大。(6)随入侵程度的增强,不同入侵程度生境中长刺蒺藜草的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存在差异,与叶、果生物量分配比相比较,根、茎生物量分配比受生境入侵程度的影响更大,二者均随入侵程度的增强而增加。研究说明,长刺蒺藜草生长发育过程中既存在等速生长又存在异速生长,并采取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策略以适应生境的异质性,增强了其入侵、繁殖、扩散能力。
- 张琦吕广超田迅
- 关键词:生境生物量分配
- 科尔沁沙地植物的生态及分布区型结构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为调查科尔沁沙地草原近年来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生态特征,以反映该地区环境变化和植物生态适应性。本研究于2013年8月选取科尔沁沙地共56个样地,对样地植物按典型的科、属、种分类系统和株生长型、根生长型、Raunkiaer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及分布区型进行调查和分类,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具有典型的地面芽植物气候、中旱生生境条件、植物分布区系结构复杂的特征,共发现121种植物,隶属于31个科,6个株生长型,5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和13个分布区型。其中,禾本科最多,占23.1%;菊科和豆科分别占22.3%和11.6%。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7%;分枝型和丛生型分别占30%和19%。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占61%;刷状根型和根茎型分别占22%和15%。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种类最多,占35%;一年生植物和地面-地下芽植物分别占26%和14%。水分生态型以中生型植物种类最多,占44%;旱生型和中旱生型分别占26%和23%。分布区型结构中,蒙古-东北-兴安-华北分布区型(Mo-N-D-C)的植物种类占据首位,达30%;接下来是蒙古分布区型(Mo)和蒙古-东北-华北(Mo-N-C)分布区型,分别占18%和10%。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草原目前处于生态恢复的早期阶段,植物区系较复杂,水分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有利于该地区植物正向演替,但表层土壤生态环境依旧脆弱,一年生植物数量占绝对优势,应继续加强草地管理,合理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
- 姜汇高凯周立业田迅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生长型生活型生态类型分布区型
- 绿地草坪混播组合方案灰色—回归最优设计被引量:5
- 2001年
- 运用三因素饱和最优设计原理和灰色局势评价方法 ,对以草地早熟禾为建群种 ,混播紫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的绿地草坪组合方案进行了灰色—回归最优分析 .结果表明 ,当草地早熟禾占 6 2 %,紫羊茅占 2 0 %,多年生黑麦草占 18%,总播种量为 15 5 g/m2
- 何凤艳李根柱乌云达来张永亮田迅
- 关键词:最优设计
- 利用天然深共晶溶剂绿色高效提取红车轴草异黄酮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深共晶溶剂绿色高效提取红车轴草异黄酮的方法,包括红车轴草全草预处理;天然深共晶溶液制备;红车轴草异黄酮成分提取;异黄酮成分分析;红车轴草异黄酮富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天然深共晶溶液作为新型...
- 于丽丽霍红雁狄建军田迅王华徐雅楠李鑫周文华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为例被引量:4
- 2022年
- “互联网+教育”的飞速发展,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内蒙古民族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从教学团队、线上线下平台建设等方面,打破传统,初步改革构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 刘海萍陈宇杰张颖刘跃辉田迅
-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教学模式
- 科尔沁沙地少花蒺藜草不同生育时期生理适应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为探究不同生育时期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在科尔沁沙地的生理适应特性,采用随机取样法在自然条件下采集各生育时期少花蒺藜草茎叶及根,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少花蒺藜草生理指标含量明显不同,与其他生育期相比,苗期植株的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及酶活性都达到最大;分蘖期,植株的REC、SP、Pro、CAT及POD的含量和酶活性较苗期呈下降趋势,Pro含量最低,为0.039 mg/g,REC达到最大,为241.32 U/(g·h);开花期,植株的SP含量、POD活性最小,分别为3.57 mg/g、2 145 U/mg,SOD活性达到最大,为394.31 U/g;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在全生育时期变化不明显。
- 马金宝张永莉田迅周立业
- 关键词:少花蒺藜草适应性生理指标
- 亚洲玉米螟OfJHAMT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洲玉米螟OfJHAMT基因及其应用。亚洲玉米螟OfJHAMT基因的RNA干扰序列片段合成的dsRNA在亚洲玉米螟防治中的应用,采用了一种亚洲玉米螟OfJHAMT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
- 马红悦 刘叶田迅 闫锋陈宇杰罗蕊 马文静 吕广超 白学平
- 科尔沁沙地凹头苋物质分配规律动态变化研究
- 2015年
- 为研究凹头苋各部分物质含量分配比例及动态变化,通过取样处理分析等方法测定凹头苋相关数据,根据根冠比、茎叶比及各器官对全株贡献率等动态变化数据,研究凹头苋的物质分配和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取样时间的推迟,凹头苋根冠比、茎叶比等各部分比重呈现出相关性。其中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在植株的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并随生长中心的转移和源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 田迅王琳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