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根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核素
  • 3篇一线治疗
  • 3篇晚期
  • 3篇显像
  • 3篇腺癌
  • 3篇疗法
  • 3篇化疗
  • 3篇甲亢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功能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核素
  • 2篇血清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手术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石根明
  • 8篇张晓琛
  • 8篇徐农
  • 8篇方维佳
  • 6篇沈朋
  • 6篇黄穗
  • 6篇包悍英
  • 6篇郁兰芳
  • 6篇李林法
  • 5篇沈文华
  • 5篇赵葵
  • 5篇钱炯
  • 5篇黄学军
  • 5篇程维荷
  • 4篇闻世凤
  • 4篇朱诚忆
  • 2篇王尧
  • 2篇蒋海萍
  • 2篇杨以理
  • 2篇胡志强

传媒

  • 4篇实用肿瘤杂志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肿瘤化学治疗...
  • 1篇2014CS...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三醇组甙对大鼠胸腺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4年
人参三醇组甙腹腔连续注入14天,可加速胸腺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更新和增殖,提高胸腺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导致胸腺向外周输送T细胞的储备增强,提示人参三醇组成可促进大鼠胸腺细胞的增殖活性。
李修义张迎春吕喆付海青石根明马兴元
关键词:人参皂甙胸腺细胞学
A549肺腺癌多细胞球体放射抗拒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A549肺腺癌多细胞球体放射抗拒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方法放射抗拒细胞为6MV高能X线照射25Gy后的第10代再增殖细胞,对照组为A549亲代细胞和MCF7长春新碱耐药(MCF7VCR)细胞。6种化疗药物分别为顺铂(DDP)、长春花碱酰胺(VDS)、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丝裂霉素(MMC)和阿霉素(ADM),异搏定(VPL)作为耐药逆转剂。MTT比较药敏试验效果,RT PCR检测mdr1和MRP耐药基因表达。结果A549亲代和放射抗拒细胞对DDP耐药,对VDS、5FU、HCP、MMC和ADM敏感,VPL的抑制率分别为98%和25%(P<0.001)。未加药组A549亲代细胞的A值为放射抗拒细胞的2倍(P<0.001)。MCF7VCR细胞对DDP和MMC耐药,对VDS、5FU、HCP和ADM较敏感,VPL的抑制率80%。A549所有细胞的mdr1β2MG为0,MRPβ2MG为0.7左右,MCF7VCR分别为35和4.36。结论A549放射抗拒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变化,对VPL的敏感性减低不能以mdr1和MRP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来解释,可能与某种膜蛋白的变化,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减低有关。与化疗引起的多药耐药不同,对于放射抗拒细胞,VPL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耐药逆转剂,应寻求新的生物制剂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放射抗拒复发肿瘤。
史德刚石根明黄钢
关键词:肺腺癌多细胞球体抗拒化疗药物敏感性
吉西他滨2小时输注加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吉西他宾2小时输注(10mg/m·min 固定剂量输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4例ⅢB和Ⅳ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3岁(19-75)。腺癌3...
徐农沈朋方维佳张晓琛郁兰芳包悍英石根明黄穗钱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宾卡铂
文献传递
维拉帕米和α-干扰素对MCF-7/VCR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和α-干扰素(α-IFN)对于恶性肿瘤细胞的耐药逆转效果,为实体瘤供血动脉内序贯介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6种化疗药物顺铂(DDP)、长春花碱酰胺(VDS)、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分别对A549肺腺癌细胞及MCF-7/VCR乳腺癌耐药细胞作药敏实验。细胞株接种前加生理盐水稀释的高浓度维拉帕米0.2mg/mL或低浓度α-IFN5U/mL,观察维拉帕米对A549细胞及MCF-7/VCR耐药细胞的细胞毒性;然后单独作MCF-7/VCR耐药细胞的维拉帕米或α-IFN逆转实验,同时加化疗药物,MTT法观察疗效。结果(1)A549细胞对DDP耐药,对其他5种药物敏感。MCF-7/VCR耐药细胞对DDP、VDS耐药,对MMC、5-FU、HCP较敏感,对ADM敏感性较低。(2)维拉帕米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很强(抑制率98%),对MCF-7/VCR耐药细胞的抑制率80%;MCF-7/VCR耐药细胞加维拉帕米后再分别加其他化疗药物,使较敏感的药物变成敏感,使耐药的DDP增加50%敏感性,对耐药的VDS无逆转作用。(3)α-IFN和化疗药物共同作用MCF-7/VCR耐药细胞,使耐药细胞对DDP、VDS由不敏感变为较敏感,对较敏感者也有逆转作用。结论0.2mg/mL的维拉帕米或5U/mL的α-IFN对于MCF-7/VCR耐药细胞均有逆转作用,其中维拉帕米的细胞毒作用较强;维拉帕米和化疗药物共同作用MCF-7/VCR耐药细胞,对耐药的长春新碱类药物VDS无逆转作用,而α-IFN使VDS由不敏感变为较敏感,从而为实体瘤供血动脉内序贯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耐药逆转药物提供了依据。
史德刚黄钢石根明
关键词:维拉帕米Α-干扰素耐药逆转
FOLFIRI二线治疗复治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背景: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是第二大死因。在中国,结直肠癌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位于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五位。约有半数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发展为转移性疾病。由于奥沙利铂比依立替康更早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我们积累了较多奥沙利铂一线...
包悍英方维佳张晓琛石根明黄穗郁兰芳钱炯陈敬牟海波王晓婷沈朋徐农
文献传递
枸橼酸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化疗药物能刺激内脏粘膜的类嗜铬细胞释放5-HT3,而导致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复杂生理反应。5-HT3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引起呕吐反射的外周神经元突触前5-HT3受体的兴奋,可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且不引起椎体...
郁兰芳张晓琛徐农方维佳沈朋黄穗石根明包悍英
关键词:肿瘤化疗化疗药物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石根明
肝纤维化指标在甲亢病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8
2004年
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在甲亢中的应用。对照组 5 5名 (男 2 9名 ,女 2 6名 ) ;甲亢组为经13 1I治疗ATD治疗后患者共 173例 (男 5 8例 ,女 115例 ) ,用RIA测定甲状腺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提示 ,甲亢患者血清PCⅢ、Ⅳ·C水平显著增高 ,并与TT3 、TT4、FT3 和FT4的增高一致 ;血清PCⅢ、Ⅳ·C水平与甲状腺肿大呈明显正相关 ;甲亢患者PCⅢ、Ⅳ·C阳性率 (% )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阳性率 (% )相符。本文认为PCⅢ、Ⅳ·C可作为甲亢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新的辅助指标之一。
朱诚忆付鸿叶石根明吴健媛
关键词:甲亢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甲状腺功能血清
核素显像在阴囊急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1996年
作者用99mTc-RBC核素阴囊显像检查阴囊急性疼痛27例,发现急性睾丸扭转者呈病侧睾丸放射性核素分布缺损区,而睾丸炎症则显示放射性核素分布部分增强,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相符,提示该方法具有无创伤、迅速、准确的鉴别诊断价值。
赵葵李林法沈文华闻世风黄学军程维荷石根明胡志强朱选文
关键词:精索扭转放射性核素成像睾丸炎
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杭州市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检查仪的4家省级医院中,收集1995~2000年进行过全身骨核素显像的乳腺癌住院病人225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行骨显像时间从乳腺癌确诊当时至术后294个月,共发生骨转移113例,除去可疑骨转移3例后阳性率50.9%(113?222)。通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有4项:(1)临床分期,Ⅰ~Ⅳ期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945(95%可信限1.396~2.710);(2)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039(95%可信限1.011~1.067);(3)局部骨症状或体征是否存在,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722(95%可信限1.060~2.796);(4)确诊时或手术时的年龄,40~50岁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2.084(95%可信限1.122~3.867),年龄>50岁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2.837(95%可信限1.473~5.465)。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卡方检验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超过5个的患者较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5个的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2)。结论手术时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局部骨症状或体征、手术时年龄是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明确这些危险因素有利于骨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
石根明王跃珍
关键词:骨转移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手术体征病历资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