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常胜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皮
  • 9篇血浆
  • 8篇新生儿
  • 8篇患儿
  • 7篇动脉
  • 7篇缺氧
  • 6篇皮素
  • 6篇缺血
  • 6篇内皮素
  • 5篇血管
  • 5篇血性
  • 5篇缺血性脑病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脑病
  • 5篇肺动脉
  • 5篇肺动脉高压
  • 5篇川崎
  • 5篇川崎病

机构

  • 23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作者

  • 24篇窦常胜
  • 11篇周名雄
  • 8篇张士发
  • 5篇茅双根
  • 3篇程光华
  • 3篇睢燕
  • 3篇刘永芳
  • 3篇顾勇
  • 3篇顾勇
  • 2篇方芳
  • 2篇严颜
  • 2篇郭本标
  • 2篇叶彩宏
  • 2篇李志奇
  • 2篇刘丽
  • 1篇徐国成
  • 1篇杨军
  • 1篇浦春
  • 1篇王清华
  • 1篇张莺莺

传媒

  • 9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3及其受体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6年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众多研究表明,炎症及免疫机制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3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Th2型细胞分泌产生。最近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3可能是一种新的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的调节因子。该文就白细胞介素-13与肺动脉平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进行综述。
刘丽顾勇窦常胜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白细胞介素-13血管内皮细胞
miRNA-145、VEGF与川崎病患儿冠脉损伤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miRNA-145和VEGF在儿童川崎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27例急性期川崎病的患儿,并依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伴有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12例,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15例。同期匹配1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方法监测血浆中miRNA-145和VEGF在川崎病患儿CAL组、NCAL组及正常儿童血浆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提示,三组miRNA-14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64.53, P <0.01),CAL组患儿相对表达量低于NCAL组及正常对照组,NCAL组介于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LLISA法提示三组间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52.87, P <0.01),其中CAL组患儿表达量明显高于NCAL组与正常对照组,NCAL组介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 miRNA-145和VEGF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r =-0.707, P <0.01)。结论: miRNA-145可能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参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且与冠脉损伤的发生相关,miRNA-145和VEGF可作为川崎病辅助诊断指标。
顾勇窦常胜邰海服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VEGF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
2021年
检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中25-(OH)D、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为临床工作中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个月~3岁符合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诊断标准的患儿31例为BICE组,纳入同期入院的33例单纯轻度胃肠炎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25-(OH)D、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水平,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组患儿血清25-(OH)D、Ca水平均低于轻度胃肠炎组(24.40±9.78 VS 29.40±7.96;2.31±0.16 VS 2.40±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PTH、磷、碱性磷酸酶浓度比较(38.12±8.99 VS 36.35±12.65;1.38±0.29 VS 1.41±0.31;255.52±101.58 VS 254.47±102.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血清中低浓度的维生素D、Ca可能是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发作的潜在危险因素。
章姝琪窦常胜
关键词:轻度胃肠炎良性惊厥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36例患儿应用周尔苏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反应、血气分析的变化及疗效。结果:应用固尔苏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用药后30 min均下调呼吸机参数;患儿用药前后PaO_2、PaCO_2,p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36例患儿全治愈。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薛良荣茅双根周名雄窦常胜李志奇郭本标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ET-1和NO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高胆红素症的关系。方法:对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 d及第10 d血ET-1及NO水平。同时以2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出生理性黄疸高峰时ET-1及NO水平。用放免法测定ET-1,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治疗前血ET-1及N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第5 d、第10 d与治疗前比较,血清ET-1、NO水平明显下降(P<0.05),提示血清ET-1及NO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1=0.665、r2=0.604)。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ET-1、NO水平增高,且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ET-1、NO水平可反映胆红素水平。
睢燕周名雄窦常胜
关键词:内皮素-1一氧化氮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川崎病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表达水平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表达,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受累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29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实验对照组:随机选取我院因发热并排除KD的患儿29例;健康对照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采用ELISA法检测上述三组儿童血浆NT-pro BNP表达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Tei指数。结果: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其他发热性疾病及健康对照儿童(P<0.01);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KD患儿急性期LVEF低于恢复期及其他发热性疾病组(P<0.01);LVEDDI及Tei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结果提示,KD患儿急性期NT-pro 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结论:KD患儿血浆NT-pro BNP水平变化可能与患儿急性期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相关,NT-pro BNP对预测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顾勇窦常胜茅双根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脏受累
复方丹参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ET与CGR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窦常胜周名雄沈伊娜程光华
关键词:复方丹参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ETCGRP
新生儿HIE血浆ADM动态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 ic encephalopathy,H IE)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 edu llin,ADM)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动态测定32例H IE新生儿生后24h、3d、7d血浆ADM水平,并以30例正常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结果:H IE组生后24h、3d、7d ADM浓度分别为(139.58±37.86)pg/m l、(121.97±35.73)pg/m l和(97.25±21.27)pg/m l,三者间差异显著(P均<0.05);与对照组(87.49±15.00)pg/m l比较,生后24h、3d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7d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ADM参与新生儿H IE的病理过程,且可能是机体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发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张士发周名雄张新路杨军窦常胜李志奇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肾上腺髓质素血浆
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免疫相关的综合征,在儿童中发生率最高,其病理学特点是累及全身中小动脉的炎症性改变,其中,冠状动脉的病变最为常见且对KD的预后有直接影响。近年有相关研究表明,KD患儿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凝异常,这些病理变化可能来源于病态的冠脉扩张或狭窄以及动脉瘤的形成等。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KD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异常方面予以综述。
赵茜窦常胜
关键词:川崎病血管内皮
外周血PCR和ELISA方法早期诊断婴幼儿Cpn感染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衣原体(Cpn)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呼吸道感染婴幼儿11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pn DNA,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肺炎衣原体IgM抗体。结果11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PCR和ELISA同时阳性18例,PCR单独阳性15例,IgM单独阳性2例,总计35例,阳性率31.8%。FQ-PCR和ELISA法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7,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FQ-PCR可快速、敏感、准确地定量检测外周血CPDNA载量,直接了解肺炎衣原体在患儿体内感染和复制情况。
方芳窦常胜浦春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外周血单核细胞荧光定量PCR呼吸道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