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兆勇

作品数:277 被引量:1,737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5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4篇天文地球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5篇夏季
  • 59篇环流
  • 56篇降水
  • 51篇气候
  • 36篇热带
  • 29篇年际
  • 28篇北半球
  • 24篇年际变化
  • 24篇季风
  • 22篇海温
  • 20篇气温
  • 20篇流层
  • 20篇ENSO
  • 19篇夏季降水
  • 17篇大气质量
  • 15篇涛动
  • 15篇海温异常
  • 15篇北半球夏季
  • 14篇大气环流
  • 12篇西太平洋

机构

  • 239篇南京信息工程...
  • 28篇南京气象学院
  • 16篇中国气象科学...
  • 14篇江苏省气象局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教育部
  • 10篇南京市气象局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气象局广...
  • 6篇中国气象局国...
  • 6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嘉兴市气象局
  • 4篇湖北省气象局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沈阳中心气象...
  • 4篇天津市滨海新...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气象灾害重点...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作者

  • 277篇管兆勇
  • 30篇王黎娟
  • 24篇何金海
  • 24篇王盘兴
  • 19篇卢楚翰
  • 14篇蔡佳熙
  • 13篇何洁琳
  • 10篇金大超
  • 9篇刘毅
  • 8篇李丽平
  • 8篇钱代丽
  • 8篇秦育婧
  • 7篇李明刚
  • 7篇万齐林
  • 7篇梅士龙
  • 6篇高庆九
  • 6篇叶德超
  • 6篇唐卫亚
  • 5篇徐建军
  • 5篇朱保林

传媒

  • 43篇大气科学学报
  • 38篇南京气象学院...
  • 28篇气象学报
  • 23篇气象科学
  • 23篇大气科学
  • 23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高原气象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第三届长三角...
  • 2篇江苏高教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30届中国...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11篇2012
  • 27篇2011
  • 23篇2010
  • 23篇2009
  • 21篇2008
  • 18篇2007
  • 13篇2006
  • 3篇2005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可能成因的动力诊断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集II,诊断分析了气候平均场上6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借助一个两层半大气模式,从动力学上初步揭示了西太平洋热带大气准10天振荡(Quasi Ten-day Oscillation,简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与季风槽东伸西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可能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季风槽准10天东西振荡是气候平均场上西太副高双脊线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槽东伸西撤与QTO传播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QTO向西北方向传播,东风切变作用于斜压辐散的经向梯度,在对流中心北侧生成正扰动涡度。QTO在季风槽东侧激发的气旋性扰动涡度,诱导季风槽东伸,侵入副高,造成副高外围变形,形成双脊线。因此,形成西太副高双脊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西太平洋热带大气QTO。尽管季风槽东伸直接引起副高双脊线发生,但是它只不过是受QTO影响的一种表现。本文仅为诊断结果,其结果还有待于模式敏感性试验的验证。
祁莉张祖强何金海管兆勇王黎娟
关键词:季风槽
时间平均流场对风场振动的优势选择作用
1994年
本文根据谐谱展开的水平动量方程,在一定的假设下导出了集时间平均场的涡、散性质于一体的诊断关系式──大气振动频率的优势选择判据,并据此讨论了基本场的水平不均匀对大气振动的影响。通过这个关系式,利用1982年ECMWF资料对优势频率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对流层高、中、低各层的全球分布。从而指出在实际大气中存在着基本场对某频率上的振动有选择放大作用。
管兆勇黄士松
关键词:风场振荡
独立于南北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欧亚-太平洋大气质量振荡及对冬季气候的影响
利用1979-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欧亚-太平洋区域陆地与海洋间大气质量迁移变化的特征.结果 表明,滤除南北半球大气质量涛动和北极涛动的影响后,欧亚大陆和北太平洋异常大气质量变化存在显著...
张茜管兆勇
关键词:大气质量遥相关热力强迫
江淮流域梅汛期间对流层上层斜压波包传播的气候特征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1980-2007年江淮流域梅汛期间(6-7月)对流层上层斜压波传播的平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平均的斜压波动同样具有明显的下游发展特征,在其东传过程中组织成局地的波包向下...
梅士龙管兆勇周秋林
关键词:江淮流域梅汛期斜压波包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AOD等级变化及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2000年3月~2017年1月Terra卫星反演的最新版本C06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NCEP fnl全球业务分析数据、CMAP降水、CERES SYN1deg Ed4月平均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依据区域平均AOD距平的显著年际变化特征,将历年AOD划分为5个不同的污染等级,并探讨了不同污染等级的局地成因及其与季风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夏季中国东部地区AOD异常偏大与地面风速小、中高层季风环流系统不利于气溶胶扩散有关.气溶胶污染最重(最轻)时,气溶胶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气温、风速及降水存在密切联系;在其他污染等级下,除了与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有密切关系外,与其他量的联系并不明显.气溶胶污染严重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相对减小,地面气温异常偏低,低层大气冷却,地面风速减小,地面降水呈现南多北少的变化特征;反之,气溶胶污染较轻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相对增加,地面气温异常偏高,低层大气加热,地面风速增大,地面降水呈现南少北多的变化特征.
马奋华管兆勇
关键词:AOD
2010年冬季江苏省雷暴异常活动与北极涛动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运用江苏省冬季雷暴日数统计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结合30a江苏冬季雷暴异常变化可能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年冬季雷暴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冬季江苏省雷暴活动异常偏多,其异常变化与同期北极涛动环流异常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AO(ArcticOscillation)指数偏弱时江苏雷暴增多的天气原因主要是:1)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地区气压异常偏高,中纬度地区气压异常偏低,乌拉尔山以西有阻塞高压与之配合,因此东亚冬季风偏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对流层低层30°N附近表现为异常暖中心,低层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强盛,江苏处于水汽辐合中心,这样“上冷下暖”和“上千下湿”的配置不仅有利于引起大气异常上升运动,也易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利于雷暴天气的发生。2)30—50°N北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异常偏低,引起低层风场异常辐散,对应上空为异常的下沉运动,通过类似于沃克环流圈形式使得东亚同纬度地区低层辐合异常,有利于该地区异常气旋性环流的加强。
张蓬勃姜有山姜爱军管兆勇孙佳丽刘梅
关键词:雷暴北极涛动负相关关系
对流层顶气压与气温的年(代)际变率研究:冬季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对流层顶气压、气温资料,研究了1979-2002年冬季全球对流层顶气压、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选取了冬季对流层项变率最大的区域来定义气压指数、气温指数。通过分析得到:(1)全球对流层项气压、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增高,但在整个热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顶气压、气温的分布较均匀。在分析时段内全球平均的对流层顶气压呈下降趋势,气温呈降低趋势。这些从全球资料得到的结果支持了已有的从部分探空资料所得到的结果。(2)对流层顶变率最大值出现在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最小值出现在低纬度地区。气压指数和气温指数显示出准13a及准3~6a的周期。在1992年以前准3a的周期变化较强,1989年后准6a较强,显示出年际变化的年代际差异。对流层项气压与对流层顶气温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呈显著正相关,但在热带和副极地的部分地区相关较弱。对流层顶气压与对流层平均气温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呈显著负相关,但在极地地区有正相关关系,显示了对流层顶与对流层内部变化关系的复杂性。
朱保林管兆勇
关键词:北半球冬季
热带对流季内振荡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用外逸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记为OLR)资料分析了热带对流季内振荡(ISO)强度的气候及年际异常特征,重点研究其与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气候上,强OLR ISO区位于...
李丽平王盘兴管兆勇何金海
关键词:季内振荡气候异常热带对流海表温度
文献传递
开设专题讨论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以专题讨论课为切入点,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教学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设置并强化专题讨论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张新厂管兆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亚洲-西太平洋夏半年ISO传播特征及其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联系的观测事实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1979—2007年夏半年(5—10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亚洲-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半年对流季节内振荡(ISO)的传播特征以及热带天气尺度波动与ISO的联系。结果表明:(1)夏半年AWP区域的对流ISO存在东西传播特征,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在整个AWP区域,以沿赤道东传且周期约30~60 d的扰动为主,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则以在10~20°N西传且周期约20~40 d的扰动为主;在初夏ISO以沿赤道东传为主,晚夏ISO向西传播加强,主要活动区域也向北转移,西传波在晚夏西北太平洋区域活动最强;(2)ISO强对流伴随低层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首先生成在印度洋区域,之后沿赤道东传到西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当对流传播到西太平洋时具有西北传播的特征;(3)ISO与热带天气尺度波动关系密切。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对流在西北太平洋同时加强,ISO促进了热带气旋(TC)的群发,而TC群发对流也成为ISO对流在西太平洋西北向传播中的一部分。
何洁琳万齐林管兆勇林爱兰王黎娟
关键词:气候动力学季节内振荡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