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凡

作品数:113 被引量:45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农业科学
  • 18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6篇油茶籽
  • 66篇茶籽
  • 50篇油茶籽油
  • 50篇籽油
  • 50篇茶籽油
  • 39篇油茶
  • 14篇茶油
  • 11篇茶皂素
  • 10篇压榨
  • 10篇抗氧化
  • 10篇核桃
  • 10篇核桃油
  • 9篇营养
  • 9篇美拉德
  • 9篇美拉德反应
  • 8篇榨油
  • 7篇总酚
  • 7篇毛油
  • 7篇抗氧化性
  • 6篇压榨油

机构

  • 11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9篇中南林业科技...
  • 9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绍兴上虞洁华...
  • 1篇漳州城市职业...
  • 1篇丽水市农业科...
  • 1篇腾冲高黎贡山...

作者

  • 113篇罗凡
  • 77篇费学谦
  • 49篇王亚萍
  • 47篇郭少海
  • 35篇方学智
  • 35篇杜孟浩
  • 35篇姚小华
  • 23篇钟海雁
  • 18篇胡立松
  • 8篇王金元
  • 7篇王龙祥
  • 7篇王超
  • 6篇陈焱
  • 5篇王开良
  • 4篇许伟
  • 3篇葛昕
  • 3篇仲山民
  • 3篇朱俊朋
  • 2篇陈水文
  • 2篇龙奇志

传媒

  • 22篇中国油脂
  • 20篇中国粮油学报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粮食与油脂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全国油茶技术...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2014功能...

年份

  • 9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17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1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超高酸价毛油的高效精炼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酸价毛油的高效精炼工艺,其包括:(1)将超高酸价毛油加热,加入75%或85%的磷酸;(2)通过混合器加入NaOH溶液,连续搅拌;(3)按毛油量的10%加入10%的NaCl溶液,加热,脱皂;(4)脱皂后...
郭少海杜孟浩方学智罗凡王亚萍费学谦
茶油精加工及产品深度开发集成与示范
费学谦金青哲陆顺忠王亚萍罗凡庞茂荣李文林刘佳李碧霞农盛文张志清
该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证明:过早或过晚采收、传统的堆沤处理有使油茶籽品质下降的风险,在浙江及相似气候区油茶籽最佳采收期为十月下旬,采后及时脱粒干燥、脱壳冷榨可显著提高茶油营养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压榨茶油苯并(a)芘超标风险...
关键词:
关键词:茶油
热处理延长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研究了油茶籽经过不同条件加热后其压榨油氧化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测定压榨油过氧化值、酸值、水分、脂肪酸、油脂伴随物等指标探讨影响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油茶籽经过不同温度加热20 min后,其压榨油的氧化稳定时间显著延长,30、60、90、120、150℃加热条件下分别比初始延长了1.1、4.2、5.2、3.5、3.9倍,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60、90℃和120℃的加热温度下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变化趋于平缓,30℃和150℃下加热40 min后氧化稳定性仍有提高,在加热60 min时,5种温度氧化稳定时间分别比初始延长了4.4、5.0、4.4、3.1、5.8倍。水分、酸值、过氧化值、角鲨烯含量、β-谷甾醇含量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变化呈现负相关,说明水分、酸值、过氧化值低的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好,角鲨烯和β-谷甾醇等抗氧化物质并不是提高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活性成分。总酚、5-丁基二氢-2(3H)-呋喃酮、3,4-二甲基-2,5-二氢呋喃、正辛醇、苯甲醛、戊酸、辛酸、苯乙醛、壬醛等物质的含量与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呈现正相关,说明总酚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可能是延长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罗凡费学谦杨楠钟海雁
关键词:油茶籽油理化性质总酚美拉德反应
一种浓香营养油茶籽油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香营养油茶籽油的加工方法,其包括:(1)将油茶籽剥壳烘干后,将水分烘到8%以下;(2)烘干的油茶籽,进行炒籽;(3)炒熟的油茶籽,进行榨油;(4)将压榨后的油茶籽饼用粉碎机磨成粉,水分烘干到3%以下;(...
郭少海罗凡王亚萍费学谦姚小华
文献传递
一种高品质核桃油加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核桃油加工工艺,其包括:(1)将干果核桃送入烘干机低温干燥;(2)干燥后的核桃,完全脱壳,制作成核桃仁;(3)完全脱壳的核桃仁,送入可自控升压的立式液压榨油机压榨制油;(4)液压冷榨的毛油,用过滤机...
郭少海杜孟浩方学智罗凡
文献传递
不同种类硅酸镁对油茶籽油处理效果的研究
2021年
通过测定油茶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色值,探讨了不同种类硅酸镁、不同处理时间对不同酸值油茶籽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油茶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色值L^(*)均有所上升,色值b^(*)均有所下降。不同种类硅酸镁对油茶籽油的酸值降低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碱硅酸镁、高钠硅酸镁和国外硅酸镁,对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降低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钠硅酸镁、国外硅酸镁和高碱硅酸镁。这是因为高碱硅酸镁碱度较高,而高钠硅酸镁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氧化镁含量低。此外,高钠硅酸镁具有较佳的脱色效果,这是可能与高钠硅酸镁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而水分含量较低有关。当油茶籽油的酸值越低,不同种类硅酸镁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的降低程度越大,对提高油茶籽油的亮度、去除黄色色素和降低绿色色素能力越强。综上,采用硅酸镁进行油茶籽油的精炼适用于酸值小于3.0 mg/g的油茶籽毛油,且处理时间20~40 min较佳,三种硅酸镁中高钠硅酸镁具有较佳的脱色脱酸效果。
田潇潇罗凡方学智杜孟浩郭少海罗力军严朝阳崔旭
关键词:油茶籽油硅酸镁酸值过氧化值色值
微波和红外处理对油茶仁油组成和稳定性影响规律被引量:5
2021年
通过微波和红外两种方式加热油茶籽,研究了油茶仁的水分、含油率以及压榨油茶仁油的水分、氧化稳定时间、分子质量组成、液质成分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和红外加热均可有效去除油茶仁和油茶仁油中的水分,相比油茶仁随加热强度增大水分降低的规律,油茶仁油中水分在加热后期有略微上升。不同功率微波处理油茶籽后,油茶仁油的氧化稳定时间随加热时间上升,不同温度红外处理油茶籽后其压榨油的氧化稳定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但是加热一定时间后油的氧化稳定时间与红外加热温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61;经过不同方式加热后油茶仁油的分子质量都有上升趋势,两种加热处理后,油茶仁油中分子的分散系数在1.05~1.06之间,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越来越窄,但高功率或高温处理一定时间后分子质量分布越来越分散。负模式下测到油茶仁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壬二酸,辛二酸,15,16-二羟基亚油酸,9,12,13-三羟基-反10,顺15-十八碳二烯酸,姜辣素,油酸等加热后期含量明显上升,考虑是氧化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正模式下油茶仁油中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油酸酰胺,蓖麻油酸,棕榈酰胺等。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热处理提高茶油氧化稳定性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生产中油茶籽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罗凡王龙祥郭少海姚小华钟海雁
关键词:微波红外分子质量
一种压榨油茶籽油的适度加工方法
一种压榨油茶籽油的适度加工方法,属于油茶籽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取新鲜、成熟且杂质含量小于0.5%的油茶籽;油茶籽投入旋转烤炉进行炒籽,炒籽温度140-150℃,炒籽时间30-40min;油茶籽趁热淋水,...
罗凡郭少海费学谦李康雄王亚萍姚小华
文献传递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油中的多种天然酚类物质被引量:46
2011年
建立了同时分离、检测茶油中23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比较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优化了流动相、检测波长、进样量等参数。23种酚类物质在优化条件下均可有效分离,并在0.059~9.115μg/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7 6~1.000 0,检出限为0.041~0.379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0.7%~10.1%。23种酚类在茶油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2%~101%。运用该方法测定了某茶油毛油样品,共检出羟基酪醇、原儿茶酸、儿茶素、4-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香豆酸、阿魏9种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1.178、2.749、1.714、1.287、0.223、0.363、0.219、0.363、0.097μg/g。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适于不同茶油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分析。
罗凡费学谦方学智王亚萍王金元
关键词:茶油酚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
不同壁材组合油茶籽油微胶囊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研究了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壳聚糖、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配组合,采取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并以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化效率及产率、微胶囊质量评价、微胶囊的形态和微胶囊氧化稳定性为评定指标,比较不同壁材组合得到的产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为组合壁材的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冲调性和氧化稳定性,较高的微胶囊化效率及理想的颗粒形态和粒径,是适宜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理想壁材组合之一。
葛昕费学谦陈焱罗凡王亚萍
关键词:油茶籽油微胶囊壁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