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兵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盆中丘陵地区农业干旱分布规律及对策研究Ⅰ——应用广义线性模式理论研究日降水特征
- 1993年
- 一、前言四川盆中丘陵地区属春、夏、伏旱交错区,年际间干旱变化波动大,时、空变化规律不易掌握,致使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生育期安排失误,加之灌溉条件差,农业生产不稳定,巳成为我省农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薄弱环节之一。80年代初期,我省气象科技工作者采用传统方法。
- 王宁川罗文兵
- 关键词:农业干旱降水特征雨日灌溉条件作物生育期
- 小麦、玉米需水特征及防旱对策——四川盆中丘陵地区农业干旱分布规律及对策研究之二
- 1993年
- 定量分析了盆丘中陵地区小麦、玉米等作物各生育期的需水量、日耗水量及水分盈亏值的变化规律,重点讨论了不同台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干旱情况。指出(1)小麦需水关键期(拔节——抽穗)水分亏缺多达24.8~32.4mm,各台地小麦普遍发生干旱,以二、三台地更严重:(2)玉米需水关键期多夏旱,频率高达40%~60%。容易导致玉米受旱;(3)小麦有最少需水期与最多需水期之分,玉米则只有最多需水期,但玉米对水分反应更敏感;(4)提出了该地区抗御土壤——作物干旱的若干气候对策建议。
- 罗文兵王宁川
- 关键词:需水关键期小麦玉米干旱
- 四川冬小麦水分亏缺状况及其灌溉效益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一、引言冬小麦是旱地作物,它既需要水分,又怕水分过多。影响我国冬小麦生产的气象因子是水分。文献[1]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较少,仅约200毫米,除川西平原稍感不足外,大多水分有余,需水关键期内亦感水分不足,西部亏缺程度尤甚。我省部分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定性描述,并未考虑水分(包括灌溉)与小麦产量的定量关系,其研究成果难于指导生产实践。
- 罗文兵林玉福
- 关键词:冬小麦生产作物系数缺水量增产效益旱地作物冬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