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文 作品数:35 被引量:9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早期呼吸功能锻练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法洛四联症手术患儿康复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功能锻练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法洛四联症(TOF)手术治疗的患儿康复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7例T OF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n =44)和对照组( n =43).观察组采用早期呼吸功能锻练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照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两组治疗均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SGRQ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 SGRQ 评分降低,且观察组 SGRQ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 .05).治疗后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 )、pH值、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值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值下降,观察组PaO2 、pH值、SpO2 值高于对照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 )均升高,且观察组 VC 、FEV1 、FVC 、FEV1/FVC 值高于对照组( P < 0 .05 ).[结论]早期呼吸功能锻练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TOF能有效提高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杨贵红 肖剑锋 罗金文 田甫翠 李运飞 张凯关键词:儿童 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S)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VSD合并RVOTS手术治疗76例。结果: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VSD合并RVOTS术前易漏诊;术中仔细探查、有效疏通,效果良好。 陈仁伟 周文武 黄鹏 曾德斌 刘剑 罗金文 刘平波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右室流出道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行外科手术治疗VSD合并中-重度MR的患者21例。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1年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21例术后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13例无明显反流,5例为轻度反流,3例为轻-中度反流。远期随访1年,15例无明显反流,5例为轻度反流,1例为轻-中度反流。结论VSD合并中-重度MR患者应做好综合评估,尤其是术前和术中食道超声评估,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术后早晚期效果。 罗金文 陈思雨 刘剑 黄鹏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儿童 术后强化式呼吸道管理模式对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后强化式呼吸道管理模式对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短期预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术后强化式呼吸道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肺通气各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呼吸频率、PaCO_(2)和HR指标明显降低,SpO_(2)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PaCO_(2)和HR指标低于对照组,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术后强化式呼吸道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短期预后疗效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肖娅 罗金文 周丽欢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呼吸道管理 分析小儿法洛四联症临床及应用基础 2018年 法洛四联症是当前常见的心内复杂畸形,治疗水平直接反映了先心病治疗的基础水平和发展历程.近些年来对课题模式进行分析,围绕法洛四联症的实际情况需要应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提前进行病症分析.如何降低病死率是关键,需要明确实际指症,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成功率等影响大,婴幼儿体外循环改进是关键,需要做好病危患者的处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对法洛四联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等进行分析. 罗金文 黄鹏 易立文 王敬华 张凯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三七总皂甙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分析三七总皂甙对防治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n=10):正常组(C组),单纯低氧组(H组),低氧+卡托普利组(HC组)和低氧+三七总皂甙组(HP组).H、HC、HP三组建立常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后,经胸直接行肺动脉插管测量各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动脉平均压力值,最后处理肺动脉观察肺动脉病理改变.结果 (1)经胸肺动脉直接插管法测量出各组大鼠肺动脉内压力:H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和平均肺动脉压力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HP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学检查:H组的大鼠肺动脉病理改变相对明显,表现为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膜肥厚、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多、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等.结论 三七总皂甙具有抑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血管重构作用,具有防治肺动脉高压的效果. 杨小晖 黄鹏 罗金文关键词:缺氧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影响机械通气时间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小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一期根治术后影响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的因素,以更好地掌握拔管时机,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TOF一期根治手术的患儿130例。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其他畸形、McGoon值、室缺大小、主动脉骑跨程度、右室流出道是否跨瓣增宽、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等指标对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的影响。结果:130例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5~192(47.59±9.42)h。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Goon值和体外循环时间是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McGoon值〈1.5,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是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 罗金文 杨欢 杨一峰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机械通气 体外循环时间 围体外循环手术期胰岛素抵抗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婴儿围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进行观察,探讨IR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行CPB手术的婴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麻醉诱导后5 min、CPB启动前、CPB启动后15 min、主动脉开放5 min、CPB结束15 min 5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查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同时记录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取HOMA-IR峰值时间点将患儿分为高IR组和低IR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别。结果:患儿围CPB期胰岛素、血糖及HOMA-IR在麻醉后逐渐升高,于主动脉开放后达到峰值,各时间点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IR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手术强烈应激刺激引起的代谢紊乱程度能够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预后,降低CPB手术中患儿机体IR程度以及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的程度非常重要。 陈仁伟 罗金文 易立文 刘剑 陈京南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胰岛素抵抗 预后 婴儿 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二尖瓣返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外科手术治疗PDA合并MR的患者12例。分别于动脉导管结扎术后1周、3个月和1年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左室内径、左室收缩功能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MR/LA)的变化。结果:12例术前诊断PDA合并中、重度MR患者均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3月后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MR/L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VEDD术后1年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中重度功能性MR的PDA安全、有效。 罗金文 吴勤 杨欢 杨一峰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二尖瓣返流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短轴缩短率 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27例一期手术矫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一期手术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其它复杂心脏畸形的病例;所有患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采用围手术期精细化管理,共27例患儿纳入本研究,日龄范围4~28 d,平均(20.1±6.9)d;体重2.7~4.5 kg,平均(3.6±0.5)kg。结果27例中,术后延迟关胸11例,出血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乳糜胸1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例,心律失常2例,血压升高1例,再插管3例。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并早期死亡1例,其余26例均经过精细化管理治愈出院。随访3~48个月,吻合口狭窄再手术1例,其余患儿复查结果均满意。结论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一期矫治手术效果良好,若术前乳酸已出现进行性升高会影响术后结局,围手术期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非常重要。 张凯 邓喜成 罗金文 阳广贤 易立文 刘剑 王敬华 黄鹏关键词:主动脉缩窄 室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