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英达
- 作品数:48 被引量:6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大庆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热重法,利用热重分析仪试验分析了大庆油页岩的热解失重过程,得到了TG曲线及DTG曲线。通过曲线分析得到其热解失重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即400℃~600℃为热解主要阶段。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大庆油页岩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其失重比例基本不变,但初始热解温度、峰值温度和最大热解速率都呈上升趋势,而失重率递减。由此看出提高升温速率可以有效提高热解速率。
- 郜俊智翟英达
- 关键词:热重分析仪热解
- 上行开采层间岩层控制的关键位置判定被引量:45
- 2009年
- 针对历史原因或复杂地质条件等导致曾经遗弃的可采煤层上行开采问题,提出上行开采的关键技术是岩层控制,而岩层控制的突破点在于其关键位置的确定。考虑到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关键层的结构最终演化为面接触块体结构,并且该结构中的块体强度高、刚度大,块体间摩擦面近似平面,结构面贯穿块体,结构的失稳源于块体沿着接触面的剪切滑移,故借鉴块体理论的思想,用矢量分析法建立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关键层结构中块体的参量矩阵并计算相应的判别矩阵,判定层间岩层关键层结构的可动块体,进而通过虚设切向"净滑动力"的方法探索上行开采层间岩层控制关键位置的具体判定方法,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以及上行开采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冯国瑞闫旭王鲜霞康立勋翟英达
- 关键词:采矿工程
- 提高矿业工程类本科生弹性力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 1999年
- 弹性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在理工科院校许多专业开设,我校矿业工程类的采矿工程、地下工程结构、工程地质等专业也都很重视这门课的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内容上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反映难学、压力大,课堂上能听懂老师讲课,课后做作业却感到无从下手。针对学生学习上的诸多困难及学习积极性低的状况,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及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本人对多年来弹性力学教学体会和经验的总结,供各位老师和同仁参考。
- 翟英达
- 关键词:教学质量弹性力学思维方法
- 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确定方法探讨被引量:298
- 2008年
- 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煤柱支承压力在底板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柱底板的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应力集中程度最高地方在煤柱下,向采空区发展则应力集中程度迅速降低;分析非均匀荷载状态下巷道易于变形和破坏的原因,得出在非均匀的荷载作用下,巷道支护体结构更易出现局部过载,产生局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支护体结构失稳。指出在布置下部煤层回采巷道中,除避开煤柱支承压力增高区外,还应考虑煤柱下底板应力分布状态非均匀性的影响,应力分布状态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可用应力改变率衡量。提出采用应力改变率确定极近距离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方法,并通过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张百胜杨双锁康立勋翟英达
- 关键词:采矿工程极近距离煤层数值模拟应力状态巷道布置
- 泥岩蠕变性质的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从试验入手,研究了李雅庄矿泥岩的蠕变性质及蠕变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流变力学模型,建立了描述该泥岩的蠕变性质的蠕变方程。
- 翟英达石兴刘吉新
- 关键词:蠕变方程泥岩蠕变矿山
- 块裂结构岩体中的三维应力传递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岩石力学中碎裂介质理论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应力在三维块裂介质中的传递规律.根据矿山地下开采中采场上方一定范围内岩石破断后可能形成的块体形状,把破断块体抽象成具有一定长、宽、高和破断角的规则块体,建立了采场上覆岩层三维块裂介质力学计算模型;借助应力计算理论,研究了自重应力在三维块裂介质模型中的传递规律,得到了相应的三维应力计算公式.块裂介质中块体自重产生的三维应力大小受计算位置上方岩块数量、岩块密度以及岩块的长、宽、高、破断角等几何参数的控制,同时还与块体的重力分解系数有关.
- 翟英达康立勋朱德仁
- 关键词:岩体自重应力
- 基于降速减能的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飓风危害消除装置
- 本发明属于煤炭开采灾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降速减能的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飓风危害消除装置,包括风速传感器、第一挡风装置、控制器和第一减速装置;第一减速装置包括移位减速降能巷道、移位减速降能装置和专用增阻轨道;移...
- 张玉江程豪杰冯国瑞翟英达刘辉邓晓刚周正李家卓康立勋
- 文献传递
- 超前支承压力区煤巷支护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解决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煤巷难支护的问题,以煤峪口矿8712综放工作面终采线煤柱中部补掘回撤专用通道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FLAC 3D数值模拟、矿压监测等研究方法,对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的煤巷支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60 m,“锚网喷”支护在应力降低区和原岩应力区取得了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应力增高区内巷道失稳变形仍较严重,根据应力增高区内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提出“锚网喷+让压锚索+注浆锚杆+底板切槽”联合支护技术。现场应用及实测数据表明,巷道表面位移量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工作面的安全回撤及类似地质条件下煤巷围岩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杨亚威翟英达
- 关键词:高应力巷道煤巷支护孤岛综放工作面数值模拟注浆加固
- 含水层下开采方案优选的集对分析同一度方法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集对分析同一度方法,以某矿第四系巨厚松散含水层下煤炭开采为例,根据可供选择的7种开采方案,优选出防水煤岩柱高度设计值、月度产量、吨煤开采成本、采出率4个评价指标,对这4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一个最优评价集,并详细论述了各个方案与最优评价集的贴近度计算过程,选取贴近度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确定了不同防水煤岩柱高度下对应的最优开采方案,作为六采区内各区段煤层开采方案的依据。
- 高明翟英达
- 关键词:集对分析贴近度含水层下采煤
- 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
- 本发明涉及遗煤复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割透煤壁后停止牵引,前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后滚筒;b、采煤机上行扫煤,前滚筒同时把下行时留下的余...
- 陈旭忠翟英达周建峰张百胜张郑伟焦雪峰贾永生刘锦荣曹东升张小荣焦义李先章付茂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