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皮瓣
  • 2篇缺损
  • 2篇救治
  • 2篇骨科
  • 2篇骨折
  • 1篇大血管损伤
  • 1篇修复重建外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桥
  • 1篇血管桥接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修复
  • 1篇严重毁损伤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引流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陈聚伍
  • 10篇肖飞
  • 7篇任佳
  • 7篇王楠
  • 5篇周筠
  • 5篇朱志强
  • 5篇王福建
  • 4篇孟宇
  • 2篇杨国辉
  • 2篇裴辉
  • 1篇刘永福
  • 1篇陈倩
  • 1篇孟伟利
  • 1篇孟伟莉
  • 1篇裴理辉
  • 1篇王秀玲
  • 1篇毕方刚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动取皮机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电动取皮机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面积皮肤缺损46例,均应用电动取皮机实施创面修复手术,游离皮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固定,通过观察术后皮片成活情况、受皮区外观及瘢痕、有无感染,供皮区边缘整齐程度、取皮深度是否均匀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6例患者中,31例(67.4%)创面一期愈合,15例(32.6%)二期愈合。结论应用电动取皮刀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方便快捷,取皮厚度均匀、边缘整齐,节省皮源,皮片成活率高;回植皮可提高皮肤缺损修复效率;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利于皮片固定及皮片生长。
孟宇陈聚伍王楠任佳孟伟莉朱志强肖飞
关键词:大面积皮肤缺损
健侧血管桥接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严重毁损伤56例报告
本文分析54例小腿严重毁损伤患者,经健侧血管桥接背阔肌皮瓣治疗后,患肢巨大创面及骨外露得以修复,避免了大块骨坏死骨缺损发生,肌皮瓣外观饱满,色泽均匀,足部缺血明显改善。
王福建陈聚伍朱志强周筠肖飞裴辉王楠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
手法复位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效果。方法闭合性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儿19例,急诊手法复位后应用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随访1a,按照Weber评估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疗效优12例,良7例;无畸形、行走疼痛、活动受限及骨骺过早闭合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出现钉孔感染,骨折痊愈拔除克氏针后感染完全控制。结论手法复位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孟宇陈聚伍王楠任佳朱志强肖飞周筠王秀玲陈倩裴理辉孟伟利
关键词: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儿童手法复位外固定架
雌激素对骨髓细胞白细胞介素-6及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2013年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骨髓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及骨髓源性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90只雌性SD大鼠均分为3组:对照组(N组)、去卵巢组(OVX组)及雌激素组(OVX+ E2组).OVX组与OVX+ E2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OVX+ E2组按照0.02 ml/kg的剂量每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次.术后第1、3、5周取骨组织培养骨髓细胞,检测骨组织培养液及血清中IL-6含量,对破骨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1)术后第1、3、5周OVX组骨组织培养液IL-6含量分别为(62.01±12.38)、(95.63±16.79)、(139.00±20.11) ng/L,OVX+E2组分别为(27.99±9.59)、(30.74±10.17)、(36.29±11.28) ng/L,两组含量均高于N组(P<0.05),且两组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P<0.05);(2)各组各时间点血清中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1、3、5周OVX组破骨细胞数分别为(16.55±1.78)、(28.02±3.99)、(29.57±2.86)个/高倍视野,OVX+ E2组分别为(10.99±1.52)、(20.02±3.52)、(18.01±2.17)个/高倍视野,OVX+ E2组各时间点破骨细胞数均小于OVX组(P<0.05),但均大于N组(P<0.05).结论 雌激素对骨髓细胞IL-6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血清中IL-6无明显影响;雌激素对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肖飞陈聚伍孟宇廉传举
关键词:雌激素白细胞介素-6
肢体大血管损伤36例的救治与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肢体大血管损伤救治的相关经验。方法对36例肢体大血管损伤患者实施积极救治,根据不同伤情行血管修补7例,直接端端吻合14例,自体静脉移植8例,游离皮瓣移植4例,分别处理合并伤。结果36例中无死亡病例,截肢4例,肢体大血管修复33例,成功30例(90.9%);肢体功能良好者27例(75.0%)。结论对于肢体大血管损伤,院前与院内及时救治是挽救生命的前提;CT三维血管成像是明确诊断和指导手术探查的有效手段;血管修复不应严格限制缺血时长,尽早重建肢体循环仍是保存肢体、恢复功能的关键;妥善处理合并伤及并发症能提高临床疗效。
孟宇陈聚伍任佳王楠肖飞
关键词:肢体大血管损伤救治血管修复
皮瓣肌皮瓣移植在修复重建外科中的应用
创伤及各种原因造成较大软组织缺损,尤其合并骨髓炎、骨不连,临床处理比较棘手。自1973年Danil及杨东岳首先成功地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后,修复重建外科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自1993年10月~2011年3月间,应用显微外科...
王福建陈聚伍朱志强周筠肖飞裴辉王楠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技术皮瓣移植缺损修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骨质疏松症对照组(0)以及4个实验组(A、B、C、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家兔均摘除双侧卵巢后饲养12周,制备骨质疏松模型.将全部家兔制作左胫骨骨折模型,且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2d于骨折处按照0.2ml/100 g的注射剂量注射不同的注射液.N组与0组家兔注射三蒸水;A 、B、C、D4组注射IGF-1(注射剂量分别为l、10、100、1000 g/kg).于术后2、3、4、5周从每组抽取样本进行动态X线检查,左胫骨骨折处3点应力实验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1)去卵巢手术前骨密度为(0.31 ±0.02) g/cm2,去卵巢术后骨密度为(0.27 ±0.01) g/c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2周,C、D两组均出现微量骨痂;术后3周,A、B、C、D各组均出现骨痂,且C、D两组骨折线变模糊;术后4周,C、D两组出现大量骨痂,且局部有增粗;术后5周,C、D两组骨折处出现大量的骨痂,骨密度明显增高,增粗区域明显增大,A、B两组骨折线均变模糊;(3)生物力学结果:术后5周,A、B、C、D组分别为(35.02 ±4.44)、(40.15 ±5.09)、(51.11 ±9.00)、(61.29±.9.18)N,实验组生物力学强度依次增大;(4)组织学结果:骨折后一定时间之内,各组的软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且D组软骨细胞数目增长速度最快.结论 IGF-1体内局部注射能够明显促进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且骨折愈合速度的快慢与IGF-1的注射剂量大小有关.
肖飞陈聚伍王福建任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折愈合骨痂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防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进行病原菌分析及临床防治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防治的目的。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急诊外科收治骨科手术的1100例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术后切口的分泌物进行常规培养和细菌学分析。结果1100例手术患者中有29例出现了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64%;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占86.21%,革兰阳性菌4株占13.79%,排名前3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4.48%、20.69%、13.79%;I、Ⅱ、Ⅲ类手术切口分别出现6、11、12例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98%、3.0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120、120-240、〉240min分别出现2、14、13例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65%、1.96%、1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防治,一方面要了解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做好针对性的应对准备;另一方面应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对重点切口类型加以重点的关注。
肖飞陈聚伍周筠杨国辉任佳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病原菌
广泛皮肤脱套伤救治体会
广泛皮肤脱套伤是创伤外科急救常见复杂创伤之一,如何提高其诊治水平、有效地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功能及外观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15例广泛皮肤脱套伤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陈聚伍刘永福王福建肖飞王楠任佳毕方刚
关键词: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对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临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2月医院急诊外科行内固定术后发生术后感染6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感染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内固定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因素。结果急诊外科行内固定术患者1 836例,有62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4%;单因素分析显示,伤口开放、伤口污染、手术时间、激素应用、糖尿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和合并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伤口污染(β=0.79,OR=2.20)、手术时间(β=1.45,OR=4.26)、激素应用(β=1.52,OR=4.57)、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β=1.76,OR=5.81)、糖尿病史(β=1.65,OR=5.21)、合并基础疾病(β=1.58,OR=4.85)与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是影响因素(β>0,OR>1)。结论对发生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需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满意康复效果;同时在行内固定术时重视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可尽量避免其发生。
肖飞陈聚伍王福建朱志强周筠王楠杨国辉任佳
关键词:内固定术后感染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