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胎球蛋白/肿瘤体积比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的临床评估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体积比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期相同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随访复发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半年内复发组(A组)18例,半年后复发组(B组)12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术前AFP值、术前肿瘤体积、AFP/肿瘤体积比以及术后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分析AFP/肿瘤体积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A、B两组术前肿瘤体积分别为(48.90±35.92)、(37.25±20.29)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AFP值为(140.06±106.22)ng/mL,明显比B组[(83.21±33.29)ng/mL]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组织的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3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例7例,B组为:高分化7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FP/肿瘤体积比均值为(3.51±1.39),明显比B组(2.47±0.9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AFP/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存在显著相关性(r=0.574,P=0.021),AFP/肿瘤体积比值越大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越大。结论AFP/肿瘤体积比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估指标,当AFP/肿瘤体积比大于3.5时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 胡华华杜凌
- 关键词:甲胎球蛋白肿瘤体积肝癌复发
- 超声内镜预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超声内镜预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该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经超声胃镜定期随访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结局按照是否出现静脉破裂出血进行分组,其中出血组(研究组)30例和未出血组(对照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经超声测算出的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等指标的均值差异,试图分析所得指标对静脉破裂出血结局的意义,评估超声内镜预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结果研究组的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局与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小板计数相关性不大(P>0.05),与平均静脉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局关系密切,利用超声内镜监测这些指标,能够提前预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结局。
- 胡华华刘俊关丽愉许捷鸿易宏李中专覃树芬邓翔宇
- 关键词:超声内镜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
- 肝硬化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A1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和腹水中CA125的水平、可能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A125含量,35例患者同时检测腹水中CA125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6.90±127.12vs9.63±4.73,P<0.05),并随着肝硬化child-pugh逐级升高,中量腹水组高于少量腹水组;肝硬化有腹水组血清CA125含量明显高于无腹水组(P<0.05);腹水中CA125水平高于血清中CA125(468.54±221.86vs252.89±165.68,P<0.05),两者之间显著相关(r=0.339,P<0.05)。结论检测血清及腹水中CA125的水平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胡华华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血清癌胚抗原
- 丙泊酚麻醉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使用丙泊酚麻醉下经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116例分为无痛麻醉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予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待患者平静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平稳后进行硬化剂治疗术;B组患者直接行经内镜硬化剂治疗,观察并记录胃镜插入时、检查进行5min、拔镜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的波动,记录两组手术完成时间和内镜操作医师的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波动程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内镜操作医师对A组患者的术野暴露、食管蠕动和术中出血情况评估,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手术时间也较B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使用丙泊酚麻醉下经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术使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内镜操作医师对麻醉状态下术野的满意度较高,术中出血减少,同时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 梁淑敏胡华华许捷鸿卢瑶易宏
- 关键词:丙泊酚内镜食管静脉曲张
- 青年人胃癌与老年人胃癌的内镜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以来经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并经病理或开腹手术确诊青年人胃癌42例.就其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分化程度等有关资料,与老年人胃癌174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组织学病理为以低分化腺癌(21例,50‰)和粘液腺癌(7例,16.7%)多见.临床分期以胃癌的生长方式以Borramnn分型Ⅲ、Ⅳ多见(32例,76.2%).结论 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早期诊断及治疗很重要.
- 胡华华
- 关键词:胃肿瘤青年人
- 辅用硫酸镁在不全肠梗阻患者中的肠道准备效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比较硫酸镁+灌肠与单纯灌肠在不全肠梗阻患者中的肠道准备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52例不全肠梗阻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18例,检查前口服硫酸镁+灌肠;对照组34例,检查前仅单纯灌肠。观察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肠道准备达Ⅱ级、Ⅲ级率为77.8%,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研究组的3度清洁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灌肠有较好的肠道准备效果,且不降低安全性。
- 刘俊胡华华易宏许捷鸿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硫酸镁不全肠梗阻肠道准备
- 肝硬化与瘦素相关性临床研究
- 易平陈刚韦卉易宏黎丽许捷鸿胡华华
- 课题来源:该课题《肝硬化与瘦素相关性临床研究》是柳州市科学技术局柳科综字[2005]第22号文下达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50438。课题背景:中国有着大量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其中的3%可发展为肝硬...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硬化瘦素肝脏疾病
- 经内镜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底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行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后的3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常规药物治疗的3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B组)比较,观察6个月后重度PHG的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的重度PHG发生率为63.33%(19/30)显著高于B组的30.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胃底静脉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导致其患者的PHG明显加重。
- 胡华华许捷鸿易宏
- 关键词: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
- 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昏迷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重症脑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意识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治疗4周后、8周后的GCS评分为(7.57±0.88)分和(11.63±1.33)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和6.7%,平均意识苏醒时间为(4.67±1.07)d;对照组的GCS评分为(7.50±1.09)分和(10.40±1.14)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和13.3%,平均意识苏醒时间为(5.87±0.81)d。两组治疗4周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GC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意识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针刺十三鬼穴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昏迷患者优于醒脑静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 胡华华赖军华刘欢张其顺张宏生邬庆莲
- 关键词:十三鬼穴针药并用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复合乳酸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4~2018-06收治的Hp感染阳性的胃窦溃疡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与对照组(90.70%vs8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腹泻分别为2例(4.65%)和8例(18.60%)、腹胀为3例(6.98%)和10例(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恶心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虽未能明显提高Hp根除率,但可减轻患者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 陈志新赖祥丽胡华华
-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