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梅
- 作品数:49 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免疫策略研究
- 朱凤才胡月梅李靖欣孟繁岳张雪峰陶红梁祁刘沛朱磷扬葛恒明顾善儒
- 自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首次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EV71)以来,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EV71暴发和流行的报道。大量研究表明手足口病患者中的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是由EV71所致。2...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药物治疗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价某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1 200名3~5月龄知情同意、无百白破疫苗接种史、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病史、无百白破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健康婴幼儿,按1∶1比例随机接种3针次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每针次间隔1个月。在观察期内对受试者进行安全性观察,采集免前和全程免疫后第28d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原性观察。结果免疫后试验组抗百日咳毒素(PT)、丝状血凝素(FHA)、白喉类毒素(DT)、破伤风类毒素(TT)抗体阳转率均>9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4种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抗体几何平均增长倍数(GMFI)除PT抗体外,其他3种抗体水平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均以1级和2级为主,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2%,仅疲倦乏力、肿、疼痛等发生率试验组(2.17%~6.17%)高于对照组(0.67%~3.50%)(P值均<0.05)。结论该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与同类上市疫苗相比,免疫原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可以耐受,可进一步进行多联疫苗探索和研究。
- 胡家垒李贵凡胡月梅刘爱民王建军王慎玉陈奕娟王文娟唐蓉梁祁
- 关键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
- 进口加拿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评价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评价加拿大Shire公司生产的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流感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试验组发热反应率(3.69%)及局部反应率(1.75%)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照组免疫后H1N1、H3N2、B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8%、95.8%、52.3%和92.3%、90.2%、62.3%;结果显示两种流感疫苗间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1N1、H3N2及B(亚)型抗体GMT平均增长倍数分别为22.4、16.8、8.2倍和21.2、12.5、7.4倍;试验组免疫后H1N1、H3N2、B型抗体保护率(99%、99%、53.9%)与对照组免疫后三型保护率(96.2%、98.4%、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拿大Shire公司生产的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临床安全性良好;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胡月梅方捍华高桂华张雪峰张艺飓朱石炜朱凤才
- 关键词:免疫原性裂解疫苗抗体阳转率整群随机抽样
- 国产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成人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用于成人加强免疫的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方法:分两阶段开展:第一阶段采用开放性设计,评价试验疫苗的安全性,在确认安全性的情况下开展第二阶段试验;第二阶段采用单中心、随机、盲法、同类制品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择18~30岁的常住健康人群,按1∶1的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阳性对照疫苗,使用日记卡记录接种后28 d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28 d的血液标本,使用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浓度检测。结果:第一阶段招募30名受试者,试验疫苗接种后7 d内总体不良反应为33.3%;第二阶段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各入组600人,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7%和31.5%,以轻中度不良反应为主,最常见接种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分别为疼痛和发热,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破伤风抗体浓度达到保护性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均达到100%,GMC分别为3.38、3.16 U/ml。结论: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用于成人进行加强免疫和进一步进行联合疫苗的研制。
- 梁祁戴启刚顾晟年王诗远李洪光彭志行胡月梅
- 关键词:安全性免疫原性加强免疫
- 对应分析在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主要甲乙类传染病与年龄、性别的相互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04年~2006年发病率在前10位的传染病资料,用对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年龄与传染病的关系在男性与女性人群中均相似:0~14岁人群的多发传染病为麻疹和猩红热;肺结核多发生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而血源传播肝炎、淋病及梅毒主要危及20~49岁青壮年人群。痢疾在各年龄人群中的发病情况相似;肠道传播肝炎则更易发生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结论:针对传染病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发生频率不同的特点,可各有侧重采取防病措施。对应分析在传染病资料管理中也可广泛适用。
- 宋俐茅群霞张雪峰胡月梅
- 关键词:传染病年龄
-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的有效性研究: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被引量:52
- 2020年
-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大肠杆菌)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设计,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中国5个地区入组18~45岁健康女性,按年龄分层(18~26岁组、27~45岁组)后进行区组(12个疫苗编号为一区组)随机,按1∶1比例分配至研究组(双价HPV疫苗)或对照组(戊型肝炎疫苗),按照0、1、6月三针免疫程序接种。主要终点为分析疫苗对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高级别生殖器癌前病变和HPV持续感染(6个月以上)。结果共入组7 372名女性,其中研究组3 689人,对照组3 683人,平均随访3.3年。在符合方案人群中,对于预防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原位腺癌和宫颈癌和HPV持续感染的有效性分别为100%(95%CI:55.6%~100%)和97.8%(95%CI:87.1%~99.9%)。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单独著文报道)。结论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杆菌)能够有效预防HPV16和(或)HPV18相关的高级别生殖器癌前病变和HPV持续感染。
- 乔友林吴婷李荣成胡月梅魏丽惠李长贵陈汶黄守杰赵方辉黎明强潘秦镜张询李晴洪颖赵超章文华苏迎盈王军志朱凤才李少伟潘晖榕李益民张军夏宁邵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4月,选择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月龄的常住健康婴儿,在Ⅰb期临床试验中,20名2月龄婴儿接种高剂量sIPV试验疫苗;在Ⅰ期临床试验中,60名2月龄婴儿按1:1:1的比例随机接种低剂量sIPV试验疫苗、sIPV对照疫苗或野毒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wIPV)。对受试者进行安全性观察,并采集受试者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30 d的血清样本进行免疫原性观察。结果高、低剂量组、s IPV对照组和wIPV对照组中,总体征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0%、55.0%、65.0%和50.0%,以1级(轻度)不良反应为主;Ⅰ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007.47、2070.22、1580.56和364.70,Ⅱ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700.26、477.52、220.98和159.75,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366.21、522.75、289.64和306.74。结论低、高剂量s IPV试验疫苗在2月龄婴儿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免疫原性优于2个对照疫苗。
- 唐蓉梁祁李贵凡智恒奎王建军胡月梅
- 关键词:安全性免疫原性
-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所致手足口病相关特征分析被引量:4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所致疾病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面有无差异。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研究现场"可疑肠道病毒病"监测系统发现的病例数据,比较分析EV71和CA16感染患儿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儿疾病均以手足口病为主,其中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更多见,CA16感染致呼吸道感染和非特异性疾病所占病例比例较高(均有P〈0.001)。EV71感染患儿皮疹、呕吐、抽搐、烦躁不安、惊厥和嗜睡症状发生率均高于CA16感染(均有P〈0.05);EV71感染患儿的发病病程比CA16感染长(Z=-10.22,P〈0.001);CA16感染致流涕症状比EV71感染更多见(χ^2=6.36,P=0.012)。CA16和EV71感染患儿月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高峰均为4-6月份,其中CA16感染病例明显多于EV71感染。结论 EV71和CA16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基本相似。EV71感染较CA16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更为复杂,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 姚学君金鹏飞嵇红李靖欣胡月梅孟繁岳甘正凯周洋张雪峰朱凤才
- 关键词:肠道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感染流行病学方法
- 2012--2014年江苏省儿童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2--2014年江苏省6—35月龄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A71)中和抗体变化规律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以江苏省赣榆县、射阳县、东海县、宝应县、邳州市和泰兴市为研究现场,依托现场建立的肠道病毒监测系统,结合监护人主动报告和被动就医的方式,对该期间入组的1276名6~35月龄安慰剂组研究对象进行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定期血清学随访,对发现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疾病患者,采集标本进行Ev-A71病原学确诊。采用χ2检验、χ2趋势检验或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的差异。结果2年随访中,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值分别为39.33、56.41和32.25,P值均〈0.001),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分别为22.57%(288/1276)、37.72%(444/1177)和42.84%(422/985);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GMT水平分别为9.95、15.37和24.05(F值分别为22.90、46.36和41.58,P值均〈0.001)。2年间,Ev—A71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13.47%(158/1173)和20.73%(192/926),其中,319例基线时月龄为24~35的儿童2年间新发感染率较高,基线时至随访第1年为17.87%(57例),随访第1年至第2年为27.20%(65例);EV—A71中和抗体年衰减率分别为2.81%(33/1173)和8.10%(75/926)。结论2012--2014年,江苏省儿童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3--4岁儿童Ev—A71新发感染率较高;自然感染后所诱导的EV—A71中和抗体水平可至少维持2年。
- 周洋李靖欣孟繁岳胡月梅金鹏飞张雪峰朱凤才
- 关键词:肠道病毒属血清流行病学队列研究
- 国产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国产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0、21d程序选择老年组、少年组和少儿组各220人,按1︰1比例随机接种15μg、3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成年组330人,按1︰1︰1比例随机接种15μg、3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安慰剂对照(PBS);0、28d程序只选择成年组220人,按1︰1比例随机接种15μg、30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观察各组接种后的总体不良反应率、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率以及免疫后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GMT水平和平均增长倍数。结果1210名观察对象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2%,均以1级不良反应为主,未观察到3级及3级以上不良反应、其他异常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30μg剂量组免疫后HI抗体阳转率和保护率与15μg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接种程序同一剂量组内第1针免疫后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免疫后GMT及增长倍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按照0、21d程序各接种1针15μg甲型H1N1流感疫苗,即可在12~60岁人群中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 庄茂欣潘红星姚根红陈维金张雪梅姜崴李晓波王轶文蔡岩赵晓青胡月梅刘文东周余春曹民权崔颖杰郭立君朱凤才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